謝氏家族:左起姐姐Christine、謝父、Janet、謝母、阿嬤。
謝怡芬提供
第56期
第一趟回台灣時,Janet並不急於「尋根」,因為爸爸的家鄉高雄縣鳳山市目前並沒有親人,直到2008年。
2008年,Janet的爸爸回台參加同學會。老爸35年沒回來了,老媽也一起回來,Janet那時特別請了兩天假,三人一起回鳳山。他們一塊去找老房子,爸爸開始介紹:「這是以前的教堂、這是火車,以前聽到火車來了就要趕快跑了......」Janet很開心:「我覺得這樣比較有意思,就是有人跟你講故事,不然那就是一棟房子而已啊,不會與情感有聯繫。」
Janet繼續描述所謂的「返鄉」趣事:「我爸爸的那棟房子的鄰居現在還在。因為已經三十多年沒看到我爸爸,我們一起走過去,一開始真的沒人認得出他。」大家一定猜得出來,被一眼認出的,是亮麗又吸引人目光,而且已經具有知名度的Janet。「鄰居還比較先認得我,他們就說,咦,妳就是打廣告那個嘛!妳怎麼來這?然後爸爸叫他們的名字,他們覺得奇怪,怎麼這個陌生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後來鄰居慢慢認出後恍然大悟說:「啊!你就是阿同(音)嘛!」鄰居喊出Janet爸爸的小名。
Janet繼續描述這宛如電視中的劇情:「鄰居興奮地打電話叫他們家四個姊妹回來,沒想到他們四個姊妹都住在鳳山,都回來,每個人都圓圓的。我們全家就坐在那邊,我就感覺那非常棒!真的是回到家鄉的那個感覺!雖然他們我沒有一個認識,但我看他們四、五個人在那邊聊,嘻嘻哈哈的,就覺得好可愛。所以我覺得一個地方是要有人才會帶到那個感情,若是沒有那些人的話,我去那邊就只是看到一個建築物而已。我看到他們我才真的覺得:那是我爸爸的老家。」
Janet一語道破,其實所謂的家鄉,不只「土親」,還必須有「人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