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事件專題報導

谷歌效應:投資中國風險上升

支持者至香港谷歌公司表達谷歌「對中共網路監控說不」的贊同。
Getty Images
第55期
宋傑

媒體和業內人士近日表示,儘管谷歌事件不會導致中國外資企業的撤離,但還是會引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商業環境以及中國投資風險的擔憂。

據悉,今年5月起,中國將針對資訊安全產品實施強制認證制度(Chinese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CCC),生產廠商申請時必須將晶片藍圖和軟體原始碼交給相關單位,不然無法在中國生產、進口和出售。

谷歌等多家美國公司遭中國駭客攻擊,引起西方企業對資訊安全的警惕。對其他中國公司來說,谷歌事件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加劇了對將來遭到網路攻擊的擔憂,尤其是網路駭客盜取知識產權的擔憂。谷歌事件也引發外商對信件內容防護的重新檢視。中國美國商會日前表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對來往商務資訊的安全性感到憂心。

除了科技業外,包括金融、通訊、化工等產業的外資都曾遭受駭客入侵。一位金融業主管表示,情況讓人擔心,各公司已經感覺到他們在中國的專業技術很容易被盜取。

儘管外商基於利益考量,盡量避免激怒中國政府,去年還是發生了兩件雙方對立的事件。首先是中國政府要求電腦製造廠商安裝「綠壩」網路過濾軟體,遭到數十家科技公司大力反對,北京政府最後宣布該措施無限期延後。

接著,去年10月中國政府的新規定,要求廠商產品必須獲得認證,才能列入政府優先採購產品之列。業界批評此舉意在要把外國新科技轉移給中國企業。這一問題目前尚未獲得解決。

2002年,時代華納因擔心中共會索取用戶的郵件副本,終止了其麾下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與中國的電子郵件合資計畫。

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1月15日指出,中國利用產品認證、專利權、間諜和網路駭客等手段,意在取得國際駐中國公司的商務情報和技術。

德國資訊商業通訊新媒體公會(BITKOM)總裁謝爾(August-Wilhelm Scheer)警告,如果規定要求特定資訊商品申請認證,迫使軟體原始碼公開,那麼,致力創新的企業將離開中國。防火牆、作業系統和伺服器,都屬於資訊安全產品的範疇;而包括手機和晶片卡等含有安全科技的產品,也可能包括在內。

歐盟商會一份文件指出,如此一來,外商智慧財產權恐將不保,與認證標準無關的產品機密情報,都有可能落入中國競爭公司的手中。德國企業主管表示,中國的專利保護是個大問題,中國應採用國際共同認證標準,以減少機密不必要的流出。

駐北京德國商業代表說,機密外洩已經成為歐洲出口廠商最大的阻礙。例如太陽能領域的一家德國軟體公司也因為不願交出程式原始碼,而拒絕來自中國的大訂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從蓋婭假說談疫情後的經濟生活
猶記得2019年底,雖有中美貿易大戰,世界各大股市仍然十分熱絡,甚至屢創新高,經濟景氣也是蒸蒸日上令人振奮。人們當時再怎麼也無法想像,…
中國二萬億外匯存底用到哪去了?
英國權威財經報紙《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在北京時間3月16日上午刊出報導披露,…
5年新建50個洛陽 中國「鬼城」排行榜出爐
近日,2015年中國50大「鬼城」排行榜出爐。排行榜前50個城市中,有地級城市(行政級別相當於地區、自治州、盟)26個,縣級城市(…
Made in Taiwan出頭天
中國大陸毒奶粉事件讓全球民眾意外地上了一堂「國際條碼課程」,現在民眾在超市買食品時,詳讀的不是包裝上的廣告或價錢,…
拜登掌權 害美國損世界
這場美國大選如果最後是左派民主黨拜登偷竊成功而掌權,不僅重創美國,也因美國是自由世界旗手而嚴重損害西方戰略。…
世界經濟、QE,以及安倍三箭的前景
全球和各國的經濟波動不定,問題也層出不窮,但其背後主要還是幾個重大因素在推動。不管是要掌握經濟的動向,還是要擬訂正確的政策,…
形式高於內容的「維基解密」事件
最近,維基解密事件成了世界上頭號新聞。儘管有評論者認為,這是外交界的911事件,涉及到25萬份文件的洩密將使世界各國政府尷尬不已。…
一輩子做一次傻人 - 科技人的綠色服飾創業夢
幸島的一百隻猴子「幸島的一百隻猴子」出自船井幸雄的《第一百隻猴子》一書。據說在日本宮崎縣有座非常迷你的島嶼:幸島(Kosh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