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在說甚麼?

甫於2009年12月13日去世的著名經濟學家薩繆遜,1970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美國第一位榮獲此殊榮的經濟學家。
甫於2009年12月13日去世的著名經濟學家薩繆遜,1970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美國第一位榮獲此殊榮的經濟學家。
Getty Images
第53期
陳博志

第二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薩繆遜(Paul A. Samuelson)日前過世,媒體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他的貢獻極多,其中一個是「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它證明自由貿易可以讓兩國的工資拉近,甚至拉到相等。根據這個定理和它背後的道理顯示,如果台灣和中國更密切往來甚至簽ECFA來免除關稅,中國的低工資把台灣工資往下拉的力量將會增強,台灣工資將更難上漲,失業的壓力也更大。可惜最近政府和部分媒體發動一連串的批評,企圖否定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力量。薩繆遜天上有知,必會感嘆這種為達政治目的而反智的行為。 

理論複雜、道理簡單

國際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是個數學有點複雜,但道理卻相當簡單的學理。它的基本論點就是當兩國在密切貿易往來時,若本國某種生產要素較外國貴,用這種生產要素生產的產品,它的成本和價格自然也就很可能較高,因此會導致不少人改買進口品,甚至改到外國去生產。於是本國這種生產要素的需求會減少,它的價格也很可能下降,和外國的要素價格變成更接近。這樣的道理很簡單,不須太多假設條件,大多數情況都能成立。  

薩繆遜1949證明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是上述道理的一個特例:他用標準的國際貿易理論模型,證明在一些經濟學界常用的假設下,自由貿易往來的兩國間的要素價格不只會拉近,而且最後會相等。這是嚴格的數學證明,所以當其中某些假設條件不成立時,兩國的要素價格就不會完全相等。

然而,只要略懂國際貿易理論的人都可輕易證明,當實際情況和薩繆遜的假設有一點差異時,兩國要素價格雖然不會完全相等,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貿易仍會使兩國要素價格變得更為接近。所以高工資國家和低工資國家的密切往來,會使高工資國家面對一個「把工資往下拉的力量」。這也是我國和中國簽ECFA或有更密切經貿往來必然會付出的重要代價。

然而,國內有一些官員或學者卻誤以為,實際條件只要和薩繆遜的假設有一點不同,工資或要素價格被拉得更接近的作用就會消失不見。

條件稍異、結果近似

2009年12月11日在台大的一個研討會中,有官員表示實際情況和學理並不相同,言下之意是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問題不必管。這種說法的錯誤可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大家中學時都學過自由落體的重力加速度,東西從愈高的地方掉下,則到地面時的速度和衝擊力就愈大,所以從椅子上跳下沒關係,從九樓跳下就會完蛋。如果有位學者說,伽利略的重力加速度原理是假設物體在真空中掉下,沒有空氣阻力才能成立,而實際的地表上卻有空氣和風力等因素,所以重力加速度的原理不能成立,也因此從九樓跳下來不會有事......那這位學者很可能就是蛋頭學者了。空氣阻力雖然會使重力加速度減緩,但除非阻力相對於重量很大,像雞毛蒜皮之類的東西,否則物品從九樓掉到地面的衝力還是很大。

主張ECFA不會使台灣工資被中國拉低的說法,就像是說空氣阻力可讓人從九樓平安跳到一樓甚至往上飛一樣荒謬。即使薩繆遜的假設未滿足,絕大部分時候,更密切的貿易往來仍會使兩國要素價格更接近,也就是高工資的國家,其工資仍會面對下降的壓力,只是兩國工資不一定會拉到相等而已。以下用稍技術性一點的方式來說明這個結果。(詳細與比較複雜的學理說明,請參閱台灣智庫網站中陳博志教授的相關文章,如〈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政策運用〉、〈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圖解〉以及〈要素價格均等化不是石器時代的理論〉。)

古典理論、學理嚴謹

在兩種產品、兩種生產要素的場合,薩繆遜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推演過程是說,貿易可使兩種產品在兩國的相對價格相等。而兩國技術相同且生產函數為一階齊次性的假設,使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和產品的相對價格有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所以當兩國產品相對價格相同時,要素相對價格也會相同。因此在一階齊次性的假設下,兩國生產要素的絕對價格也會因而相同。

若兩國之間仍有一些運費和其他貿易障礙,貿易即不會使兩國產品相對價格完全相等,但仍會變得更為接近,因此兩國的要素相對價格也會拉得更接近。兩國間的貿易障礙愈小,要素價格間的距離就會愈小。所以儘管實際情況並不像薩繆遜所假設的無運費和貿易障礙,但貿易自由化仍然使高工資的國家工資下降。

要說ECFA不會使台灣工資下降的人,在此必須要證明:兩國貿易自由化會使台灣原來相對較貴的產品變得更貴,否則台灣的工資就是要下降。

如果說仍有運費等障礙而不符合薩繆遜的假設,台灣的工資就不會下降,這樣的推論顯然是不合宜的。也有人說我國技術比中國高,不符合薩繆遜技術相同的假設,所以工資不會被拉下來,但這其實也只是不會拉到相等而已,而非不會被拉下來。假設台灣每個人的生產力都是中國的兩倍,也就是台灣一個人相當於中國兩個人,但我們的工資卻不只中國的兩倍,則密切往來仍會把我們的工資往下拉,只是在技術不被中國學去的假設下,工資頂多拉下到中國的兩倍,就不會再往下拉而己。

面對現實、不要扭曲

其他如兩國都未專業化生產,或者不是兩種產品和生產要素的情況,也都能像這樣證明只是不一定會讓要素價格相等,但高工資國家的工資仍會面臨下降的壓力。這類不會相等但會拉得更接近的結果,正是實際上各國間雖早有貿易,但要素價格並不相等的主要原因,所以這些不符合薩繆遜假設的現象及各國工資並不相等的事實,都不能用來否定高工資國家工資會被往下拉的作用。

另外,還有官員指出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要在「兩國勞工可自由到對方去工作」的假設下才成立。而事實上薩繆遜的定理之所以重要,就是它證明即使生產要素完全不能跨國移動,單單只要產品自由貿易就可讓兩國要素價格相等。另外也有媒體社論說,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要假設兩國人民的偏好相同,也是子虛烏有。隨便找一本教科書看,都可看到沒有這兩個假設。

市場力量、不可抗拒

也有媒體社論說,要素價格均等化是老掉牙的理論。事實上,薩繆遜那篇文章仍是目前世界各大學研究所最常用的教材。UCLA的李默(Edward Leamer)教授整理了歐美19所著名大學要研究生唸的國際貿易文獻,其中8家和6家分別選了薩繆遜1949和1941談這個定理的文章,另外8家選了孟岱爾(Robert Mundell;1999年諾貝爾獎得主)1957年由另一個假設談要素價格均化作用的文章。新貿易理論的領導人、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得獎後也指出,所謂新貿易理論並不是取代而是補充傳統理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 p.561)。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要素價格均等的作用並不只薩繆遜這個定理,孟岱爾也曾證明,即使產品不能貿易,勞工也不能跨國工作,只要資本能完全自由到對方投資,也會有把雙方工資拉平的作用。所以讓大量台商更自由到中國投資,也有拉低我國工資的作用。近十多年我國工資上升較慢而失業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資本大量去中國投資,產業和技術大量移去中國所造成。市場機能其實就是「拉平各種價格的力量」,愈自由密切的往來,這種力量就愈大,政府和相關人士切莫否定這種力量,而是要承認且面對它,才能採取正確的政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由上訪看中共的「改革開放」
從數字來看,在中國維權上訪成功的機會,官方自承是0.2%,比中樂透大獎沒有高出多少。而在機率學來說,0.2%的機率其實就等於絕望。…
鹿港小鎮巷子裡的美食
來到鹿港,除了古蹟,絕對不能錯過小吃。 第一市場周邊有許多老字號美食,一人準備一百元,從媽祖廟香客大樓散步到民族路,…
西藏的美麗與哀愁
西藏的美麗和神祕,如夢似幻:隨風飄搖的經幡、輕煙裊裊的白塔、經筒輕轉的信徒、晨鐘暮鼓的寺廟,它是令人神往的佛界淨土;白雪皚皚綿延千里的群山…
寒風獨行
  我在寒風裡獨行 橘黃色的路燈並未增添任何暖意 我在夜晚的河畔踽踽獨行 盼望著人與人之間生命的交集…
在中國長大、在台灣走上街頭的張芷菱
7月31日在中天電視台門口抗議的七百名學生中,兩位主持人表現亮眼。他們一位是遊行總召、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林飛帆,…
吳靜芳遨遊紙雕世界
午後的麻豆總爺藝文中心,跨越了兩個世紀的大樹搖曳著百年風姿。踩踏著木造樓梯爬上古色古香的老建築二樓,空氣中的檜木芬多精香氣讓人神識清爽。…
氣候變遷美大旱 糧食減產恐成災
豔陽下的7、8月,美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年,超過二十五州嚴重缺水,九成玉米產區遇旱,全國僅有24%的玉米及29%的黃豆生長情況良好,…
蒙塵的白銀世代
二戰結束後產生的「嬰兒潮」(baby boom),不僅帶來大量勞動人口,促進經濟起飛,也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運轉。時光飛逝,轉眼到了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