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聆賞湖口老街百年風華

湖口老街是全台灣保留最完整的老街。
湖口老街是全台灣保留最完整的老街。
李筱昀
第49期
李唐峰

趁著秋意未濃,陽光依然熾熱之際,約了朋友輕裝前往新竹縣湖口鄉,一訪有全台灣保留最完整老街之稱的「湖口老街」。 

餐館古意盎然居民真誠

中午時分抵達,38度的高溫讓我們難以招架,趕緊躲入一間老街上的客家餐館乘涼、用餐、休息,準備飽足精神後再去體會老街風華。

進到餐館,馬上感受到老街居民的真誠。我們兩人只點了一盤百元的菜,老闆私毫熱情不減地款待我們。一壺熱茶、一大瓶冰涼烏梅汁、一碟白瓜子和純手工特製辣椒醬一道一道免費送上,白飯愛吃多少自己盛,想坐多久都沒關係。在古意盎然的擺設中,我們享受著回到家中的感覺。 

酒足飯飽,我們開始品味這條名聞遐邇的老街,短短300公尺,故事卻有百年長。清光緒十三年至十九年間(1887~1893),台北、新竹間鋪設了全中國第一條正式通車的鐵路,就在現在的湖口老街旁,台灣巡撫劉銘傳擺下了大湖口車站。每天六班車往來艋舺、竹塹之間,南來北往的文人與商旅,在此交匯。1910年至1920年間(日治時代,大正年間),這兒逐次建造了大湖口街,市街更加繁華與熱鬧。 

雕花牆飾深具特色

週末午後,走在老街上,遊人三三兩兩,實在難以想像百年前曾有過川流不息的人潮。就在我站立的位置上,百年前有賣糖的、賣糕餅的、賣茶葉的、賣雜糧的、賣油的、開西藥與中藥行的,還有各種南北貨。目光所及紅磚拱廊建築,仔細瞧瞧,每一間住宅的堂號浮雕、立面雕花、牆飾的吉祥圖案都各具特色,有花草、有龍有鳳、有福祿壽,相當華麗。

這條老街,在民國三年開始建造時,是當地的一大盛事,商家期待、旅人注目。當時居民為了與原先已存在的幾條民街區隔,稱其為「新街」,但經過了百年的風霜,「新街」歷經了1929年火車站的遷移,交通轉運功能喪失,趨於沒落,一路走向了「老街」,曾有過的光環已逝。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但當我們再回頭細細品味,那傳統獨特的味道卻才真正歷久彌新。雖然老湖口的繁榮已逝,但幸運的是這條老街隨著歲月的流轉,散發出難掩的光暈。七十多年的落寞、沉潛,開始化為甜蜜的果實。 

人文豐潤容納不同文化

我們巧遇了一位來自香港的遊客,一個女孩,她背著簡單行囊、手持一台單眼相機邊走邊拍,似乎對於這條古老的街道有著獨特的嚮往。她告訴我們,她來過台灣三次了,這次還是特地跟老闆請假前來,我問道:「為甚麼那麼喜歡來?喜歡台灣的甚麼?」她笑了笑,把食指指向了我,然後回答了簡單的一個字:「人。」

沒錯,就是「人」!湖口老街上住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包括在湖口附近多個營區退役的老兵。湖口的後山就曾經是許多裝甲兵野外操練的據點。國防部還捐了兩部戰車陳列於老街觀光地帶,供遊客緬懷。

老街的南北兩頭恰好是兩棟不同文化的建築,說明了老街居民容納不同文化的雅量。東北端是傳統民間信仰廟宇「三元宮」,西南端則是義大利神父所建的天主堂,而中間歐洲風格的華式店面街道,住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形成非常特別的景致。

三元宮1918年落成,供奉的是三官大帝,據說就是中國古代堯、舜、禹三位賢能君主。這三位君主身後到底有沒有成神,我們是一無所知,但當地居民信仰賢能,益加彰顯了湖口的純樸。 

文物館展出舊時文物

接著,我們走向了矗立於街尾的天主堂,它所在的位置就是當年的老湖口車站,過往的歷史遺蹟已不復見,但政府單位特別在教堂門口做了一個簡單的木質火車候車亭,以及小小一段重鋪的小鐵道,讓遊客與居民別忘了這兒曾有過的璀璨時光。我們觸摸著新造的鐵軌,想像那南來北往的火車,似乎還是有點兒距離感。

但荒廢了許久的天主堂,現在則成了文物館,展出舊時老湖口居民的生活文物。旁邊的幼稚園舊地,也是過去鐵道的位置,現在轉型為旅遊服務中心,以及社區營造的據點。

每一棟建築都承載了豐富的過去,一代經過一代承傳,新的一代用新穎的觀點與想法來重新詮釋老街,但他們仍致力於維持那曾經的美好,深怕失去了記憶,就失去了生命的根。

老街的居民,不會主動向你提起過往的故事,只有當你靜靜地走近一些,才有機會聆聽那百年的歲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美駐伊最高指揮官:預防ISIS 2.0出現
據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領導人說,雖然從「伊斯蘭國」(ISIS)手中解放摩蘇爾(…
2010十大華人事件: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2010年,最震撼兩岸乃至全球媒體熱烈關注的新聞,非「富士康連環跳」莫屬。…
感恩的時刻,如何向媽媽表達謝意?
出生未滿週歲時母親就過世的藝人王彩樺,最近發表新歌的MV〈媽媽〉,不僅歌詞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感動人心;更有粉絲聽完這首歌後,…
從被動代工到獲獎品牌,「鈦坦科技」用敏捷思維做企業轉型
一家代工廠商,如何做品牌?一家連「產品是甚麼?客戶是誰?」都不能公開的企業,能做品牌嗎? 來自新加坡、目前全球有四個辦公室、…
香港回憶錄之「獨闖北京」
(續前期)1995年1月,北京隆冬之際,張五常教授上午下令,我下午就趕飛北京。中間兩個小時趕寫幾篇專欄稿,避免開空窗。此行如此倉促,…
美國記者「不付錢」
中美兩國新聞,嚴格說沒法比較,因美國是辦Newspaper(新聞報),中國的報紙雖形式上也是排版印刷等,但卻沒有新聞的靈魂,即新聞的規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