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崧看保健

古人的養生之道

古人的養生之道
Getting Images
第13期
白菘

人吃飯一天吃兩餐,吃得少,很少吃肉,符合身體的規律。因貪吃而生病的人,通過節食、素食,恢復了健康,從古到今,都有大量的例子。現代科學從生物學上,做試驗,搞化驗,證明人每天需要補充多少蛋白質、多少維生素。要少食多餐、要一日三餐等等。從中國古人修身的角度來看,這個常識就不成立了。孔子的弟子顏回住在窮巷子裡,一天只吃一點東西,喝一點水,就夠了。我認識的一位朋友,每頓一小碗米飯,再加點泡菜,就行了。四十多歲的人了,還是二十多歲的樣子。古人的飲食常識是寡嗜欲、淡滋味、食無求飽、少餐少食,老年人才吃肉,沒有鼓勵人增加營養的說法,反而認為很多疾病都是由於多食、雜食、飲食過度所造成。看人看的是精、氣、神,不是看臉上有沒有油光。

按食譜規畫營養?

人的精神不寧,煩躁不安,會消耗大量的精力,故需要補充營養。如果寧靜無求,精神不亂,吃的就很少,也很少生病。一個饅頭放在嘴裡,慢慢地、心安理得的咀嚼、下嚥,也可以形成美味佳餚。現代科學鼓勵人靠食譜、營養達到健康,除了催肥了身體,催長了身高之外,不但沒有解決健康問題,反而引發了高血壓、心血管等多種疾病。

每天睡足八個小時?

每天保持八個小時的睡眠,也被奉為科學常識,形成一種觀念,不睡足覺就不符合科學。不要說一個修行得力的人,就是一般嗜欲少、精神專一的人,也根本就不需要睡這麼長時間,比如:胡適每天只睡六個小時,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工作。古人睡覺講究省思慮,重德行,白天身心泰然,晚上就能達到入枕即眠、黎明即起的隨心境界。

買器材增加運動量?

現代鍛鍊身體的方法,鼓勵增加運動量,因此製造了大量的器材。可是,除了流一身臭汗,鼓出一塊肉之外,生病照樣生病,還消耗精力,影響工作。古人養生,用書畫、拳術、靜坐、古琴,重點在於心的錘煉,身心合一,不需要大的運動量,不用花很多錢買大的器材,不用占用場地,就能達到很好的目的。國學大師錢穆多年靜坐,雙目炯炯,每天都精力充沛,靠的是「靜」的工夫。

要放鬆,要娛樂?

現代科學說,不要總是工作,要休息、要放鬆、要娛樂,造成了很多人一工作起來拚命,一放鬆起來玩命。各種各樣的美食、遊戲、娛樂,讓人更加疲憊不堪,提前衰老。古人講究行住坐臥都端正,一絲不苟,鬧中求靜,忙中求安,只是告訴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過,做事心要靜,沒有叫你要休息,要放鬆,要娛樂。很多不錯的人,一天到晚的忙,照樣精力充沛,一休息起來反而生病。

科學規定的一些常識,侷限了人先天的能力,使人封閉在物質世界裡,看不到更高層次人生活的真相,造成了人們忙碌、焦躁、麻木、緊張等等的精神狀態。古人的生活常識,是讓人返回到真正人的自然狀態,提升精神的層次,和古人的常識比起來,這些「科學」常識,只能算「偽常識」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陳子紘的美味人生:咬一口公益的馨香
台中市北區的梅亭街、永興街上有許多美味餐廳,如日本廚師與妻子一起開設的明男の厨房(Dining Akio)、吃砂鍋牛肉會停不下來的家味小館…
日久他鄉是故鄉
背起行囊四處流浪,是年少輕狂、想要逃離父母羽翼時,很重要的一個夢。當年歲大到足以遠離家鄉,急切的心就像期待已久等著離巢的鳥兒,…
人間天堂馬爾地夫 恐將陸沉
全國海拔只有0.9公尺的人間天堂──馬爾地夫(Maldives)群島,預計將在2050年消失,主因是地球暖化導致印度洋水位逐漸上升,…
中資民企股災 台灣應以為戒
在香港,說起「民企股」,並非香港本地的民辦企業股票,而是中國的民辦企業,因為香港企業都是私人企業根本不必分國企或民企。 中國股市的歷史,…
向達賴示好?北京再握拳恐失良機
中共官方新華網4月25日報導,考慮到達賴方面多次提出恢復商談的要求,北京政府有關部門準備在近日與達賴的私人代表就西藏問題進行接觸磋商。…
快閃旋風 新行銷方式突破重圍
快閃店(Pop-up shop)近年來備受業者與消費者青睞,知名營運行銷顧問楊智鈞,曾透過快閃店協助日本知名巧克力棒品牌,…
六四在香港20週年
由於六四給香港人造成的震撼,每年六四,政壇總會把六四當作話題。 香港主權轉移以後,除了第一年因為立法會泛民議員不能直通而無法出聲外,…
人間天堂馬爾地夫 恐將陸沉
全國海拔只有0.9公尺的人間天堂──馬爾地夫(Maldives)群島,預計將在2050年消失,主因是地球暖化導致印度洋水位逐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