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入林 攜手築夢

將相入林 攜手築夢
林肇睢經常跋山涉水尋找台灣之美。
岳翔雲
第7期
諸葛靖
出身鹿港的台明將公司總經理林肇睢,多年來為事業打拚,
不僅是「南北二路走透透」,更是經常奔走於海外地區。
林肇睢發覺台灣最美,但也最被國人糟蹋、忽視,
他要集眾人之力還給台灣一個美麗的山水。

在台明將企業一手打造的「台灣玻璃館」一次簡報裡,總經理林肇睢滿懷信心地談到傳統產業的未來需要以群聚迎接挑戰。總結時,林肇睢突然話鋒一轉,信手拈來談起台灣的生態山川之美:「台灣的蔬果、昆蟲、鳥類、蝴蝶等種類真的非常豐富,我想應該居世界之冠。」

充滿活力、具本土草根性的林肇睢,熱愛事業、熱愛山林,更勇於築夢。多年來馬不停蹄地奔走於國內、外各地,他發覺還是台灣最美,但也最被國人糟蹋、忽視……

行車於蜿蜒的台灣山間林道,遠山青翠依舊,但淺山地區林相卻已被檳榔、果樹、蔬菜占據。林肇睢說:「台灣山林的生命力正受到威脅。」當台明將領軍的台灣玻璃產業群聚已逐漸落實並進軍中東杜拜等新興市場而繳出漂亮成績時,林肇睢另一個「退耕還林──攜手護山林」的大夢也在積極進行。

 

情義相挺攜手護山林

為了集眾人之力、聚眾人之智,還給台灣一個美麗的山水,林肇睢成立了「將林教育基金會」。近年來陸陸續續在南投縣國姓鄉收購、租用將近60公頃被過度開發的山地,以綠建築概念及生態工法進行土地復建、山林生態的保育;並根據不同地形、氣候、季節種植適合的原生種植物,進而種植誘鳥植物、蝴蝶蜜源植物、規劃生態池等,讓動植物有個豐富多元的生存空間,使山林回歸自然。

身為企業經營者,林肇睢感謝這塊土地的栽培,行有餘力之下,積極回饋社會。除大量涉獵保育知識外,亦多方請益,甚至廣發英雄帖,邀請專家學者及有心之士共襄盛舉。在林肇睢的呼籲下,著名生態老師盧耀欽經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山上勘查與記錄,荒野保護學會亦提供相關建議與協助。

林肇睢最近偕同基金會成員拜訪以復育台灣原生種植物聞名的黃慶賢先生(《看雜誌》第三期封面故事),實地瞭解黃先生守護山林20年的心路歷程與豐富成果。黃慶賢表示:「就是單純的愛這塊土地,希望植物可以放心地在這裡生長。」林肇睢說:「聽到每一棵樹被保護、復育下來的故事,真是獲益良多。」

將林更與「台中農業改良場」、「國姓鄉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策略聯盟」共同合作,齊心努力將國姓生態之美推向檯面。林肇睢表示:「生態復育需要眾人的參與,尤其是地方人士的加入,這樣才能真正落實與推廣。」「長福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榮和則談到,希望與林肇睢一起來呼籲政府單位在藍腹鷳等保育鳥類出入的區域,成立生態保育區,他願意長期投入守護的工作。「喬園山莊」主人蔡喬也表示,現在台灣人對自己土地的關懷更積極,對未來更有信心。

林肇睢甚至鼓勵玻璃產業的上下游廠商利用機會來國姓度假、開會,既瞭解生態也帶動觀光。「如果能活絡地方觀光,大家就會主動的來愛護原本就屬於他們自己的園地。」為了提供無暇深度旅遊的朋友也可以擁抱自然,林肇睢更發揮所長將山川、生態之美燒製在玻璃器皿上,並在台灣玻璃館展出,讓更多人可以貼近台灣。

忘塵無憂心靈桃花源

不僅關心自然生態,將林也關注青少年身心發展。基金會計畫安排一些單親、低收入戶的弱勢族群孩子,讓他們進入生態復育園區的「中途之家」接受大自然的洗禮,用愛讓他們安穩的度過青少年期,進而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2008年基金會開始在各級學校推出台灣之美專題講座,暑假期間亦將舉辦青少年生態體驗營等活動,讓保育觀念向下紮根。生態老師盧耀欽表示:「將林基金會是企業界率先走向社會公益跟環境公益結合的民間組織,希望能走出一個新的方向,讓社會與環境都越來越美好。」

另外,基金會也利用幽雅的環境與原有小木屋整建「忘塵」、「無憂」、「思源」等山莊,準備未來提供給文學創作者、藝術家、傳統工藝家及禪修人士,在自給自足、無拘無束的情況下,有個創作及靈修場所。在關注山林復育時,將林同時不忘提供「心靈的桃花源」。

凡事盡力 無怨亦無悔

林肇睢說他的一生都在為了圓夢而努力。雖然推動玻璃產業群聚與攜手護山林,都曾遭受質疑,但最終是得到太太及公司員工的支持。他說:「就是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有一天,當夢想成真,你會得到欣悅;即使夢想沒有落實,至少你會無怨無悔,因為你盡力了。」

走訪國姓地區,許多民宿業者、餐廳老闆、地方人士等,對於外地來的林肇睢如此積極地投入國姓地區山林保育工作,紛紛加以支持鼓勵。一個人走,不如大家手牽手一起向前走。相信假以時日,必會引起更多人士投入。只要一棵樹被保護、一片山林得救,持之以恆,台灣的生機就能永續長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腦海中那憨厚的笑容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毎個人的小學作文都曾這樣寫過。只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又如何能理解光陰似箭? 日前同窗好友的一通電話,…
什麼是魂魄?什麼是精神?
  人們經常會用這樣的詞彙,如「神魂飛揚」、「魂不附體」、「體魄」,這個人的「精神」很好,那人的「意志」堅強。常用這些字和詞,…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地主與富農的逆襲!
中共建政後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先後進行了多次政治運動,其中最涉及財富重分配的當屬「土改」與「文革」,…
俄羅斯邁入高收入國家 中國尷尬?
俄羅斯Ridus新聞網7月初發布消息稱,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俄羅斯每人年平均GDP達1.27萬美元,被認為已經步入「人均高所得國家」行列。…
紐約攬勝 石溪海灘觀雲隨想
以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兩次位於紐約長島的石溪大學,但是由於行程匆忙,沒有時間欣賞周邊的大海與藍天。2012年初夏,…
日劇《東京家族》 誠摯說一個兩代互動的故事
《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