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忙?陆客商机只是一场幻想

2008年7月4日,陆客观光首发团在国父纪念馆孙中山铜像前合影。
Getty Images
第161期
赖宛琳
人潮不等于钱潮 --- 2008年开放至今,陆客旅游人数从原本的33万,暴增到近400万,成长近11倍,占总体观光人口40%,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规模,足见台湾观光业对陆客依赖之深。但在风光数字的背后,台湾真的有赚到钱吗?还是这一切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白忙一场?

2008年7月4日这天,台湾观光业者期待已久的「陆客观光团」首发来台。当时,台湾社会一片看好,旅游业、礼品业、百货业,甚至路边小吃摊都兴奋以对,总统马英九也视其为任内重要政绩。大家无不期待,「陆客商机」能为台湾停滞多时的经济成长注入一股活水。

然而时光流转,现在提起陆客,大家却是骂声不断。大量陆客充斥各大热门景点、五花八门的陆客脱序行为、团客和艺品店间的消费纠纷屡见不鲜、旅游质量快速下滑……曾几何时,陆客观光成为负面名词,一条龙的问题更是台湾观光产业的痛。

一个最初看似前途光明、普遍叫好的政策,为何不过七年光景便落到这般境地?这中间到底出了甚么差错?

 

陆客来台观光年代表 


2006.8.27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成立。
2008.6.13  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2008.7.4   两岸首航,陆客来台旅游首发团抵台。
2008.7.18  陆客来台观光正式开放,每日来台人数配额3,000人。
2011.1.1   陆客团每日来台人数配额增至4,000人。
2011.6.28  首批自由行大陆旅客来台,每日来台申请配额上限500人。
2012.4.28  陆客来台自由行配额上限调整为每日1,000人。
2013.4.1   陆客团每日配额调整至5,000人,自由行配额调整为2,000人。
2013.5.1   交通部观光局实施陆客优质团,并受团客每日人数配额限制。
2013.10.1  中国实施旅游新法,严格规范购物行程并禁抽佣金。
2013.12.1  陆客来台自由行每日配额调整至3,000人。
2014.4.16  陆客来台自由行每日配额调整至4,000人。
2014.11.28  开放「原民部落深度旅游陆客团」,不受每日配额限制。
2015.5.1  开放「陆客高端质量团」,不受每日配额限制。
2015.9.21  陆客来台自由行每日配额调整至5,000人。


小辞典:组团社与接待社

台湾一般习惯统一称为旅行社,在中国大陆分为两种说法:组团社即指在出发地负责招揽客人、安排行程、联系交通和导游等相关服务的业者;接待社,又称地接社,则指旅游当地负责提供接待服务的旅游业者。


先天不足:

垄断 vs. 竞争 两岸市场不对等

「经济民主连合」召集人赖中强认为,两岸观光旅游互动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市场不对称。旅行社的经营在大陆属于特许行业,数额有限;能够争取到拥有对台旅游资格,更是需要良好政商关系,目前能经营赴台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大陆简称「组团社」,参见小辞典)多半都具有国营背景。反观台湾,经营旅游业进入门坎低,属自由竞争市场,对比于中国大陆的管制经济,双方观光产业在本质上完全不同。

目前大陆组团社计311家,台湾的接待社则有449家。旅游网站kkday执行长陈明明说:「整个中国大陆有十万多家旅行社,却只有三百多家可以出团来台,很明显就是垄断的市场。」买方强势的市场形势下,为分食这块陆客大饼,台湾业者只得削价竞争或配合对方条件。赖中强说:「当他们(组团社)的谈判地位强,就可以决定要用哪家游览车、住哪间饭店、去哪个礼品店,然后接下来可以杀价,最后就形成一条龙产业。」

谈判地位强,不仅可以强势决定服务内容,还可以积压欠款。为了能有下一笔生意,许多台湾旅行社敢怒不敢言。

 

台湾现今各大热门景点都可以看到陆客的身影,不仅冲击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与劳动条件。叶俊宏摄影

 

各国来台游客人数成长图
 

 

后天失调:

缺乏整体规划 冲击台湾观光承载能力

不少专家学者直言,现在陆客观光来台引发的许多争议,是台湾政府在规划陆客观光政策时,缺乏整体性的长远规划,只以人数和消费额为目标,一味冲数字的结果。

「(来台人数)一开始三千人,到后来四千、现在五千,这还只是团客部分。还有自由行,再加上小三通来的、员工旅游团、原住民部落深度旅游、高端团……全部算一算,现在每天台湾大约有一万名陆客过来。」赖中强批评多年来政府无上限地增加陆客人数,虽然美其名有总量管制,但是却陆续推出不同项目团体和名目,且皆不受配额限制,总量管制早已名存实亡。

就在政府不停增加配额的同时,却未有完整的景点承载规划与相关服务配套,不仅台湾观光产业的承载能力出现问题,大量的陆客冲击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与劳动条件。

2008年开放来台至今,每年陆客旅游人数从原本33万,暴增至去年(2014)约398万,成长近11倍(参见「各国来台游客人数成长图」,同期港澳游客成长1.2倍、日本游客成长0.5倍、韩国游客成长1.1倍),占总体观光人口40%,超过三分之一。足见台湾观光业对陆客的依赖之深,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攀升中。反观往年占来台观光客33%左右的日籍旅客,在去年只剩下16%,这中间是否有排挤效应,值得讨论。

而每当交通部观光局宣布观光外汇又缔造多少历史纪录时,背后也反映出更大的问题──这些消费金额,有多少是真正进了台湾本土业者的口袋? 

 

花莲县副县长徐祥明坦言一条龙的观光模式,对于花莲的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叶俊宏摄影

 

强势主导:

中港资一条龙 侵蚀台湾业者空间

「一条龙」源自于香港,是1997年香港开放陆客观光后,与中国旅行社长期互动下发展出的旅游商业模式。交通部观光局业务组长赖炳荣解释,2008年陆客刚来台时,台湾尚未有一条龙情况出现,当时陆客的消费力很高,这也和一开始来台的团客大多属于高端型消费者有关。直到2010下半年,港资陆续进入台湾旅游市场,将一条龙模式引进台湾。

「地球公民基金会」花东办公室主任蔡中岳表示,因为语言相通、金主相通,对岸业者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把带路人换成自己人。

于是,从旅行社、购物店、餐饮店、游览车到饭店,几乎都看得到港资或中资的影子。大陆人来台消费,获利者仍是中、港企业,形成「左手拿钱给右手」的情况。

赖中强举钻石为例:「很多陆客来高雄会买钻石,但是台湾有产钻石吗?你去看,这些钻石店主要都是香港企业在经营。台湾根本不产钻石,也没有甚么大企业是在经营钻石的。那么陆客来台买钻石,我们说消费创造多少GDP,但其实根本不是台湾企业在赚。」

就算没有直接以资金介入经营,台湾业者能分得的利益,还是少之又少。赖中强解释,不见得一定要都是中港资买下才算是一条龙,因为双方市场的不对等,导致台湾业者如果想做陆客生意,就必须配合对方的游戏规则成为一条龙的下游,在短短的八天七夜行程中,尽可能压缩旅游景点停留时间、尽可能塞进最多的购物行程、尽可能鼓励团客消费。

花莲副县长徐祥明无奈表示,为了避免团客在景点停留太久或是产生其它消费行为,许多旅行团来到花莲只走沿海偏僻的台十一线,去一些免费景点例如七星潭、太鲁阁后,就直接载去艺品店消费,反而最热闹的台九沿线,团客完全无法接触。

 

大量陆客人潮抵达,却没有办法成为钱潮,台湾旅游业陷入穷忙的恶性循环。叶俊宏摄影

 

为了服务陆客,艺品店业者也必须负担交通运输费用。徐祥明透露,光是从花莲到宜兰短短一小时的区间车,艺品业者一年就要自行负担团客将近一亿七千万的车资,还挤压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这些都是在浪费不必要的社会资源。

在恶性竞争下,于是低价团,甚至零团费、负团费(旅行社出钱买团客)等都开始出现。旅游业者成为赌客,每一次的出团都是在赌博,赌这团旅客的消费能力,能不能让你回本。这些一条龙业者,以各种名目诱拐消费者进入购物店、以不合理的超高价销售艺品以赚取佣金;导游也背负业绩压力。长期下来不仅严重打击旅游业士气,也赔上台湾的观光质量。

此外,一条龙业者多半私下和旅行社以现金结算费用,并未开立发票,逃漏税情形严重。根据台湾优质观光协会估算,旅行业者一年逃漏税将近7,200万元,其中绝大部分与低价团或零团费有直接关系。徐祥明坦言:「一条龙问题,对于地方观光旅游和产业影响很大。尤其花莲是观光大县,整个影响层面非常、非常的大。」

 


专门经营观光相关产业的老字号企业东洋集团在今年宣布倒闭,震撼旅游业,如今已是大门深锁。叶俊宏摄影

 

夜晚的东华大学志学街可以看见不少陆客散步,但根据当地店家表示,真正愿意消费的陆客很少。叶俊宏摄影

 

恶性循环:

人潮不等于钱潮 台湾陷入「穷忙」

除了一条龙问题,大量的陆客人潮来台,到底有没有产生「钱潮」,也有待商榷。中山大学企管系教授畲健源认为,观光资源有所谓「最适人数」,当承载力超过一定数量后,不但会产生排挤效应,还会增加景点维护成本,例如得增派警力维持交通,增加人力清运垃圾、打扫环境等,甚至可能需要花大钱复原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这些社会成本都将由全民买单。此外,大规模团客也会使其议价(杀价)能力提高,导致游客付费旅游意愿下跌,影响观光整体收入。

就连不少业者,对于陆客是不是门好生意,也抱持怀疑态度。接待中国陆客的知名旅行业者凤凰旅行社董事长张金明,在2013年接受《新新闻》专访时比喻做陆客生意是:「吃不到羊肉,还惹了一身骚。」中港资一条龙垄断,加上中国市场潜规则多,即便台湾业者处心积虑争取,分到的也都是残羹剩饭。曾有业者形容:「陆客市场就像是进了中国这个大餐厅,盯着满桌大菜、却上不了桌。」

根据观光局提供之数据显示,台湾方面拥有接待社资格的业者共有449家,但细问之下,实际营运接待陆客业务现在只有约162家。由此可见,当年众所期待的陆客生意,并不如想象中容易维持。

以花莲为例,今年初,经营数十年,事业横跨交通、餐饮、艺品的本土观光企业东洋集团,因不堪亏损而宣告结束营业,震撼各方。立委萧美琴表示,明明花莲陆客人数持续攀升,为何一间有规模的老字号业者会经营不下去?她认为,这正突显出台湾旅游产业结构出现严重问题,东洋集团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

记者来到东华大学志学街,近年有不少玉石业者来此设点营业,光是一条短短600公尺左右的小街,就开了至少4家红珊瑚店。当地红珊瑚连锁业者表示,陆客最近越来越少到市区购物,都被游览车一批一批载来这边住民宿,为了做生意,也只好跟着他们来这里开店。

但是,陆客多吗?「也是要碰运气,因为导游不希望他们(大陆团客)来,会骗他们绕一大圈,走很远的路。」那么陆客购买意愿高吗?业者无奈摇头,「偶尔才会有人买,他们就算进到店里来,也不一定会买,不过很爱杀价。」

一名在七星潭摆摊的水果业者也表示,七星潭虽然陆客不少,但是消费意愿低,又爱杀价,让利润微薄的小店难蒙其利。大体而言,生计并没有因为陆客来而有甚么明显改变。

至于陆客来台,是否有排挤到其它国旅客的消费意愿?从数据上很难直接一窥究竟,但根据观光局统计数据显示,在陆客来台之前的2006年,外国观光客每人在台平均消费金额约4.69万元台币,但2014年仅剩3.99万元。近年来物价攀升,来台人数也持续增加,为何消费金额会下降,值得思考。

无论如何,台湾观光政策确实有漏,加上一条龙垄断式经营的大规模摧残,台湾观光业陷入「穷忙」的恶性循环,甚且赔掉台湾国际形象。拯救观光产业,成为台湾社会刻不容缓的集体课题。

相关连结:

•    惊!我们正在失去花莲
•    五大招 抢救变调的陆客观光
•    如何赚陆客财?发展特色才是王道
•    抢食陆客大饼 拚经济还是搞政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平民燕窩 阿里山楓醣銀耳 喝出妳的Q彈膚質
身體的膠質每天都在流失,持續補充,維持膚質的彈性,是青春的關鍵。雪白色的銀耳又稱為白木耳,外觀晶瑩剔透,帶有淡淡香氣,被視為「平民燕窩」。…
孔子與華國鋒 至聖先師與英明領袖?
2011年初,兩位中國歷史上的人物再次引起關注。一位是被華夏民族尊崇兩千多年,卻在過去幾十年裡被批倒批臭的孔子,…
天災?人禍?改朝換代天象?
人間下雪相傳是由天上的雪神掌管。雪神的玻璃瓶裡盛著雪片,當彤雲密布時,敲出一片雪來,人間就開始下雪。無論真否,雪在老百姓眼裡本是吉祥的,「…
本土黑馬──「瓦薩PIZZA」連鎖店
中午時刻,台北市商業區的上班族來來往往。像往常一樣,飢腸轆轆的人們正在附近尋找中午用餐地點,為著千篇一律的午餐發愁。…
用藝術實現的中國「茉莉花革命」
從2月20日中國出現茉莉花革命的傳言以來,在中國許多城市裡的革命場景亦真亦幻。說它是假的,卻有大量軍警便衣出場,…
淡薄名利的千古隱士陶淵明
陶淵明(公元365年~427年)是晉代文學家,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中國新生代的另類流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許多人而言,孩提時代所接觸的第一首詩便是李白的〈靜夜思〉。李白以這首通俗白話的詩,…
年味
在寒風中看到店鋪裡飄掛著紅紙春聯,才知道過年到了,腦海裡不覺浮現小時候過年熱鬧的景象。 小時候,過年前的一段日子裡就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