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見豐田 台灣玉的前世今生

▲花蓮縣文化局4月22日起至6月30日在石雕博物館舉辦「玉見豐田——台灣玉研究特展」。
第246期
文、攝影☉趙若蘭

「一石一世界,一玉一乾坤。」玉石天地奧妙無窮。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喜愛玉石的族群,晶瑩剔透的珍貴美玉貫穿數千年華夏文明,形成獨特的「玉文化」。

在早期,玉被視為吸收山川大地精華,具有「天人溝通」的祭祀功能;商周玉器成為貴族階級的身分象徵,與禮制相關;儒家學說興起後,高潔的玉被比喻為君子的品德;戰國以降,玉開始走入世俗化,貴族用以誇耀財富,當時人們認為玉能夠庇護亡者,故漢代形成興盛的葬玉文化。

隨著朝代更替,以及諸多異域文化的融合,玉器在歷史上的使用目的、形制也逐漸演變,更貼近民間,深入中華文化的精髓。

 

館內景致和戶外藍天、綠地、太平洋景觀相互輝映。

▲館內景致和戶外藍天、綠地、太平洋景觀相互輝映。

 

玉見豐田:與美玉的浪漫邂逅

東臨浩瀚太平洋,西倚蒼翠中央山脈,位於東台灣的花蓮,在大山、大海間孕育出豐富多彩、瑰麗雄奇的自然礦產,有「石頭的故鄉」美稱。除了聞名的大理石、玫瑰石、蛇紋石,還有「花蓮特有種」的台灣玉和東海岸玉石等,勾勒出億萬年地貌演進、推移的歷程。

花蓮縣文化局於今(2023)年4月22日起至6月30日,在石雕博物館舉辦「玉見豐田——台灣玉研究特展」,在炎夏中來場與美玉的浪漫邂逅,吸引許多民眾前往一窺花蓮玉石的文化與風貌。

石雕博物館面積不大,但戶外藍天、綠地、太平洋環繞的景觀甚美,搭配相關影片和導覽,令人心曠神怡。

 

現場展出重達2.8噸的豐田玉原石。

▲現場展出重達2.8噸的豐田玉原石。

 

誕生:台灣玉的來時路

展場入口矗立著一顆巨大的台灣玉原石,氣勢十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台灣玉從生成、發現、興盛到沒落的編年史,並展出考古博物館藏出土玉器,以及現代玉石工藝師的平面加工和巧雕飾品。

原來早在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台灣玉就已經出現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包括生前佩戴或入土陪葬的玉玲珠串、管珠、耳玦、手環等,大多為台灣閃玉,亦即花蓮的豐田玉,甚至連菲律賓、越南的考古遺址都有發現,勾勒出「南島文化交流圈」的樣貌。

日治時期,豐田礦區山谷中美麗的翠綠台灣玉全部被當作廢石。直到1958年,一位台灣工學院礦冶系學生廖學誠在豐田礦產調查中,將撿到的廢石磨成薄片研究,鑑定出是「台灣玉」,再經由許多礦業公司研究、打磨成功,1966起掀起一股持續10年的採玉熱潮,台灣玉加工業蓬勃發展,年產量約占當時全球閃玉產量的90%,平均銷售金額高達台幣50億元,也讓台灣成為世界珠寶的加工和出口王國。

 

普通閃玉

蠟光閃玉

貓眼閃玉

▲台灣玉可分為「普通閃玉」、「蠟光閃玉」、「貓眼閃玉」等三大類。

 

麗質:台灣玉的DNA

展場第二區陳列有台灣玉的礦岩和原石,以及一些玉石收藏家的收藏品。「玉」通常指的是閃玉和輝玉這兩種礦物為主的寶石,閃玉俗稱「軟玉」,硬度較高的輝玉則稱為「硬玉」。

 

台灣玉雕技藝先驅黃義雄的各類作品。

▲台灣玉雕技藝先驅黃義雄的各類作品。

 

在賞石、玩石的人群眼中,看質地、賞色澤、觀造型、品寓意……玉石魅力無窮。台灣玉因為內含鉻鐵礦而具有黑色小斑點或條帶,在玉石業者眼中或為瑕疵,卻成為台灣玉與眾不同的辨識密碼。

台灣玉可分為三大類,「普通閃玉」最常見,半透明、具玻璃光澤;「蠟光閃玉」因光澤似蠟而得名,包括古書說的羊脂白玉,但台灣多為淺到中度的灰藍色;「貓眼閃玉」在特定方向觀賞,會呈現出像貓眼的現象,十分神奇。

 

「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玉雕技藝保存者」黃福壽藝師作品「風輕輕地吹」。

▲「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玉雕技藝保存者」黃福壽藝師作品「風輕輕地吹」。

 

為讓民眾領略玉雕之美,會場特別展出兩位大師作品,分別為高齡86歲、被業界尊稱「老獅」的黃義雄,以及被文化部列為「人間國寶」的黃福壽藝師。黃義雄提供包括玉印、玉手環、貔貅、玉珠串、玉蟬、鼻煙壺等作品;黃福壽的玉雕作品則巧奪天工,作品「風輕輕地吹」中一對透亮綠翅的蜻蜓,栩栩如生,連蜻蜓腳上的刺毛都精細入微,彷彿堅硬的翠玉也靈動了起來。以「師徒制」傳習計畫推動玉雕技藝的藝生作品,也在現場一併展出,讓人看見台灣傳統工藝再現光芒的希望。

 

金工藝術家、東華大學林淑雅教授的金玉首飾作品「日照後山」。

▲金工藝術家、東華大學林淑雅教授的金玉首飾作品「日照後山」。

 

閃耀:台灣玉的試金石

第三區域展示的是金工藝術家、東華大學林淑雅教授參酌古玉器物形制,融合玉、銀、金等媒材創作的金玉首飾,深具時尚感,也揮灑出玩玉、賞玉的廣闊空間。

順著展場規劃的路線,探討玉石的前世今生,從考古研究、玉石相關知識,到當代玉石的創作、傳承、創新與應用,參訪者可一窺數千年來陪伴中國人走過歷史風華的玉器演進,以及玉石在當今所呈現出的藝術文創面貌。

從頑石到美玉,玉石經受刻骨銘心的琢磨方能蛻變、昇華,成就更高的自我價值。古人以光澤內斂、溫潤敦厚的玉來比喻韜光養晦的君子德行,以玉為師,意味深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