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搖滾

妙在留餘

對企業而言,萬事有冗餘才有源源不絕的創意。fotolia
對企業而言,萬事有冗餘才有源源不絕的創意。fotolia
第132期
林茂昌

如果有機會參觀企業或工廠內部,單從印象來看,你會比較喜歡哪一種企業:(A)井然有序,毫無閒雜物品;(B)不算亂,但顯然也不是勤於整理整頓。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比較喜歡(A),但我們看到的企業,通常是(B)。

企管顧問的人,如果看到(B),就會喜形於色,因為機會來了,可以把(B)改造為(A)。投資研究員看到(A)則見獵心喜,想說,總算抓到大魚了。似乎,我們都認為,整齊清潔和乾淨俐落代表著效率,而效率越高越好。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企業也是效率越高越好,而浪費、資源閒置、冗員等,會影響企業競爭力,在市場激烈競爭之下,容易被淘汰。

但矛盾來了,我過去參訪過許多企業,似乎,賺錢的企業大多屬於(B)。而(A)型企業則甚為少見,偶爾發現一、二家,過不了幾年,就傳出經營警訊。不知是否巧合,我所見過的那二家,老闆都曾經是叱吒一時的青年創業楷模,令人不勝唏噓。

高速行駛的車子不能轉彎

為甚麼獲利能力不錯的公司常常看似雜亂散漫;而管理效率至上的企業最後卻面臨財務危機?最近和一位當年任職於其中一家的舊識碰面,談起了這個話題,他表示,當時公司的生產、物料管理、採購、客服、人事和財務等,一切都繃得緊緊的,所以一個蘿蔔一個坑,甚至於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每一種資源,包括人,都是全速運轉;而當產業環境改變時,高速行駛的車子是不能轉彎的。

賓州大學企研所教授Hambrick和達特茅斯學院教授D’Aveni,在1988曾針對五十多家破產企業隨機選取同產業競爭企業的十年資料做研究,發現前者的潛在冗餘平均值明顯低於後者。而當外部環境改變時,冗餘過少的企業就會進入一個績效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

「冗餘」是指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多過於實際所用到的資源,有各種不同的形式、種類和層次,例如疊床架屋的組織、存貨過多、閒置產能或空間、人力過多、閒置工時等。一家企業是否有冗餘,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從人員行動的節奏、廠房機械的運轉、倉儲空間的狀況和辦公室設備等。

首先,冗餘當然是企業資源的閒置或浪費,過多的冗餘,將影響企業獲利能力,這點無庸置疑。

但冗餘也是企業因應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例如,存貨就是用來克服供需失衡和生產線問題的一個手段。就這點來看,冗餘發揮了備援的作用。而人員冗餘也有協調組織,減少衝擊的功能。這功能很明顯:如果大家都工作繁重,除了沒時間社交之外,溝通講話也會比較直來直往,容易產生衝突。最後,冗餘也是創新的重要來源,因為創新不一定來自研發或是技術部門,而是來自員工的腦力激盪、與外界交流的靈感等。當你把企業冗餘降到零,必然在無形之中對創新產生重大傷害。

冗餘就是一種特色

既然冗餘不能太多、也不能沒有,而且冗餘有多種形式,那麼,有沒有一個「最適冗餘水準」,在這個水準之下,冗餘所發揮的效益,正好等於它所帶來的成本?很可惜,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冗餘所帶來的效益是或有的、機緣的、無法計算的。

但一家企業,如何容許冗餘、對冗餘的態度,無疑會形成這家公司的特色和文化。例如3M容許每個員工每天可以自行利用15%的工作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此事已成為一個傳奇,許多研究和報導指出,這是3M公司創新的重要來源。

台灣大哥大給予每個員工一年二天的給薪志工假與交通津貼,鼓勵員工按照自己的興趣,投入環境保護、影像教育、藝文活動、網路安全等領域;有的人去花蓮後山關懷老人,有的人去參加嘉邑行善團的造橋義行。幾年下來,對企業文化已經產生積極的影響,數度獲得《遠見》雜誌的企業社會責任獎。這和有些企業實施無薪假以消除冗餘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比。

總之,每個企業都有冗餘,而你的冗餘就是你的特色。

萬事終須留有餘

留餘的概念,除了內部要留有冗餘之外,對外也要留有餘地。這又不得不提到先前那家「青創楷模」公司。他們對待上游的小供應商毫不手軟:殺價、貨款開長天期票子、稍有交貨延遲或小瑕疵便給予嚴厲處罰或扣款。這樣下來,供貨品質卻是越來越糟,因為供應商覺得條件太差,合作起來又不愉快,紛紛把精力拿去服務其他廠商──通常是這家楷模企業的競爭對手。

換句話說,一家企業絕不能有「風景占盡」的念頭,要留一些空間給合作廠商,以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這微妙的差異,不僅平日可以合作愉快,產生無形效益;在重要關頭上,有時還能救命。

這不禁讓我想到河南康百萬莊園留餘匾上的一句話:「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林茂昌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班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體制和國家目標是中國內外衝突的根本原因
美中經貿爭議以來,很多人都把它看成是美中在爭世界的領導地位,是在爭霸,或者是美國要壓制中國不讓它出頭。但現在真相已漸明朗,…
堅持自我品牌 米錄開創台灣觀光商機
「邵族追著白鹿找到了日月潭,靈鳥貓頭鷹指引邵族的獵人找到回家的路。」這是米錄公司所設計的「日月神話」意象T-shirt裡的故事。…
香港學者:中國禽流感或將大流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及朱華晨的研究團隊,聯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與美、澳科學家合作,…
台灣拚觀光 打響福爾摩沙美譽
觀光產業是無煙囪的產業,與科技產業共同被視為是21世紀的明星產業,順理成章成為各國競相開發中最重要的一環。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
解析馬江對學生反服貿的答覆
國民黨在《兩岸服貿協議》爭論中不理會反對的意見而一意孤行,使學生發動抗爭,結果國民黨不只以暴力對付,其因應的說法更暴露國民黨嚴重的心態錯誤…
人生一世啊,良心最重要!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的袁紅冰教授,當時被學生譽為「北京大學精神導師」。目前旅居澳洲的袁紅冰為「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首席委員,並擔任…
雲南傣族潑水節 歡樂祈福
雲南「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中旬傣曆正月,陽曆4月13日至4月16日之間。潑水節是送舊迎新的日子,…
全方位的保險規劃師──謝志明
現任國泰人壽高雄左楠通訊處襄理的謝志明,擁有豐富的銀行理財專業,但他卻放棄了理專的固定收入,挑戰全新的保險領域。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