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
前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 現任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環保議題老是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議和衝突,這是因為很多環保問題的影響人們有見仁見智的看法,當然難免有爭議,而爭議沒有好的機制解決,就會造

由於多年來出生率偏低,台灣的總人口將在三年後開始下降。

蔣渭水先生在1921年11月把台灣的問題當成疾病,寫了一份診斷書和處方箋。

美中貿易爭議仍然火熱,最近卻傳出中國媒體奉命冷處理這個議題(《自由時報》2018年7月16日引述《南華早報》報導)。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先生6月6日指出,台灣現在的窒息感與主管機關防弊心態濃厚而缺乏興利的態度有關,不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出現類似情況

民主國家人民可以自己做主,市場自由經濟中之企業也自主經營,各種人民團體也都可以自治,所以在自由思想下,大學自治好像也很有道理。

美國認為中國採取不公平的貿易、產業、和匯率政策,因此對中國提出了多項貿易制裁,中國也採取了多項報復措施。

低薪問題近年備受注意,也有很多政策推出及很多相互指責出現。但問題並未解決甚至未釐清。

國家經濟成長和發展主要決定於兩件事:資源的累積及資源的有效運用。各種經濟理論和政策可說都是在處理這兩件事。

2016年《勞基法》的修訂引發很多批評,2017年《勞基法》因而再提修訂,但仍引發不少爭議甚至抗爭,其原因之一是大家對《勞基法》該追求

近十年來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不足,主要國家長期採行貨幣擴張政策而成效不盡如意,因此近來又有不少改用財政擴張來提振經濟的主張,但財政擴張的長

政府在2009年要求各部會訂出施政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以評估施政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