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外國學生從美國大學畢業後,都會傾向留在美國發展事業。但據美國考夫曼基金會(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的調查報告,新的趨勢是外國學生逐漸回流母國,更多外國學生認為回國找工作比在美國更有保障。
報告指出,外籍學生對美國的經濟情況和他們是否能爭取到工作簽證越來越不樂觀。參加調查的學生中,僅有6%的印度籍學生、10%的中國籍學生以及15%的歐洲籍學生願意長期留在美國。
維維克‧瓦德瓦(Vivek Wadhwa)是哈佛法學院負責「勞工與工作生活」項目的高級研究員,他也是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普拉特(Pratt)工程學院的訪問學者。瓦德瓦表示,目前許多美國公司不再僱用外籍勞工,因為他們害怕被貼上政治上或公共關係上的反面標籤。例如由於2月份對7,000億美元銀行紓困法案的增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就撤回了一些原本提供給外籍學生的工作。新的條文不准那些接受紓困金的金融機構申請高技術移民的H-1B工作簽證,如果他們近期已經或準備裁掉美國員工。
瓦德瓦認為,移民們幫助創立了許多傑出公司,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其中包括谷歌(Google)、英特爾(Intel)、電子灣(eBay)及雅虎(Yahoo)。因此他建議放寬對臨時工作簽證,如高技術外籍勞工的H-1B工作簽證的限制。
考夫曼基金會的報告題目為《失掉世界上最優秀最聰明的人:美國的新移民企業家,第五部分》,它是基於去年10月份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進行的問卷調查。它針對正在美國攻讀學位的、或於2007至2008年學年畢業的1,224名外籍學生的回答。
在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大多數的外籍學生認為美國提供最好的工作機會。但最近的調查發現,52%的中國籍學生、32%的印度籍學生以及26%的歐洲籍學生認為他們的母國有更好的機會等著他們。
報告也說明這項調查的局限性,這項研究不是真正的隨機調查,不能被認為是典型樣本。這項調查樣本中有229名中國學生、117名西歐學生和878名印度學生組成。
MSNBC3月19日則報導,以前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獲得者們進行的調查顯示,92%的中國籍學生打算畢業後在美國至少工作或從事研究5年,同樣的數字印度籍學生有85%。顯然這樣以留居美國為首選的潮流,已經成為明日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