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錄製《財經搖滾》節目時,主持人安慈小姐提到我兩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咖啡店與理髮店:哪個能圓夢、哪個是惡夢?〉。她問:「怎麼會想到用『反向投資哲學』來談創業?」
我笑說:「因為那時看到太多人,都選了一條太擁擠的路,開咖啡店,然後太辛苦了。」
所謂「反向投資」(Contrarian Investing)哲學,原本是金融投資策略:當大家都看漲時,你反而放空;當別人恐慌賣出時,你靜靜進場。這邏輯套在創業上也一樣受用:別跟風、別盲從,熱門不一定對你最好。越少人注意的地方,反而藏著最實在的機會與價值。
你看到的光鮮 背後其實是斑斑血淚
對上班族創業者來說,第一步通常是選產業,也最容易錯。你會很自然地被那些「看起來很酷」的行業吸引,如:咖啡店、手搖飲、文創市集、寵物旅館、夾娃娃機、自助洗衣等,這些產業夢想滿滿、媒體常報導,IG拍起來也美。但一個產業太熱,通常代表對手太多、利潤被擠壓、行銷成本高、顧客開始疲乏。
說穿了,就是一場遲到的戰爭。當你還在煩惱Logo要多有質感,別人早就砸錢買廣告、談合作、搶市占。
從經濟學來說,這種「進入門檻低」的產業,一旦過熱,就會變成「完全競爭市場」,最終走向「無利可圖」。十多年前的台北手搖飲就是例子,品牌開得快,消失得也很快。一旦市場變得「都差不多」且「開始拚價格」,創業就不再是夢想,而是惡夢。
別想點子了 先看誰被忘了
你可能會問:「那我該怎麼構想創業計畫?」
反向創業不是從「我有個好點子」開始,而是從「什麼被忽略」出發。許多人創業是想做一間個性咖啡館、一個潮潮的App。但真正的市場導向(Market Orientation)會問:
.哪些需求一直存在,卻被當作空氣?
.誰被主流市場遺忘了?
以健身產業為例,多數人鎖定年輕族群、設備齊全、網美風格。但業績往往不怎麼樣。有人反其道而行,聚焦銀髮族體適能、女性專屬健身、社區小型健身站等,雖不華麗,但穩穩抓住一群「想運動卻被忽視的人」。
這就是反向創業的核心:避開光鮮亮麗的選項,別人看不見的痛點才是你能深耕的市場。
無聊產業 才是真正的藍海
如果你還沒有具體方向,建議你看看「無聊產業」(Boring Businesses),它非常符合反向哲學。什麼是無聊產業?就是那些不酷、不新、不上新聞的行業,例如:水電修繕、房屋抓漏、清潔公司、傳統理髮、鞋包維修、園藝除草、瓦斯配送等。除了無聊之外,通常還有工作繁重、環境不佳甚至惡劣骯髒等不利因素。
所以,這些行業沒人搶,也不會有創投來投,但有兩個超強特性:
1. 剛性需求(Inelastic Demand):
水管壞了,不能等AI;鞋底開了,會寫程式也沒用;廁所堵了,不會因為你忙著追劇就自動打通。
2. 高轉換成本(High Switching Costs):
假設你有一個長期信任的水電師傅,家裡問題自然都找他。如果要換人,你不知道去哪找,萬一找錯,後果更麻煩。這讓客戶黏著度極高。
再加上三個隱藏優勢:
.年輕人嫌累不想做,競爭自然少。
.客戶靠口碑與信任,不用砸廣告。
.做越久越熟練,而你越熟練越細心,客人就越不會換人。需要時間累積。
這些組合,讓你的事業即使進入門檻低,也能避開紅海競爭,走出自己的藍海策略。
白領變黑手 他翻轉了人生
雖然是聽來的,但我相信故事是真的。讀者諸君應該也聽過類似情節:一個朋友的朋友,原本在大公司上班了十多年,工時長、壓力大,導致身體出狀況。後來他辭職,成立了一間清潔公司。一開始既辛苦又尷尬,朋友笑他「白領變黑手」。但他咬牙撐下來,靠口碑穩穩接單,甚至包下社區型業務。
現在,他不用加班、不做簡報、不再苦等主管提拔。感嘆當初「在辦公室裡打拚了將近二十年,卻換不到一張掌握人生的門票」,如今終於有穩定收入、有熟客轉介。他第一次覺得:「我終於掌握自己的人生。」還能聘用弱勢者,做一點社會回饋。
這不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第二人生嗎?
無聊 也能變成創作寶藏
更妙的是,無聊產業不只可以創業,還能成為創作內容(Contents)。許多人邊做邊拍影片,教人修鞋、補漏、水電DIY,反而打出知名度,甚至開課等。總之,副業比本業還賺。
因為這些內容都是「急需又普遍」的實用技能。馬桶堵住了,沒時間讓人胡亂摸索,要立刻上網查「如何通馬桶」。你願意分享實用知識,就很容易累積觀眾與信任。
光是COVID-19期間,「如何自己理髮」相關影片就有上百萬點閱率。
冷門 不等於沒機會
很多人不是沒能力,而是選錯了戰場。在某些產業,你越努力只會越焦慮;但換個方向,你的細心、責任感與人生歷練,反而會變成最大的優勢。
創業不一定要開間漂亮的店,或做出破億營收才叫成功。對工作多年、想找出口的人來說,只要能自由掌控時間、有穩定收入、做得下去,就是人生的大翻轉。
給被卡住的你:下一條人生路的入口 可能在不起眼的地方
你不是唯一對生活感到卡住的人。很多人也在心裡問著:「還有沒有下一條路?」
有的。別人沒看見的地方,不代表沒路了。別急著說「太無聊、太辛苦、太難堪」,其實,無聊的產業做久了,也就不無聊了。事業上軌道之後就有穩定的現金流,日子其實挺滋潤的。
有些路,入口很不起眼,但只有你實際走進去才會發現,它原來是人生的另一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