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被罷免、代理人連環請辭,南韓政局陷「無主狀態」
當前南韓政壇可以用幾個詞形容:群龍無首、選情混沌。
誰也沒想到一場短命戒嚴,竟然引發一連串政局動盪。不僅總統被罷免,現在政府高層都相繼宣布不幹,原本已陷入政治分裂的南韓,正走向比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更難預測的未來。
今年4月,南韓總統尹錫悅遭憲法法院宣告彈劾後,根據憲法規定,國務總理韓悳洙接手代理總統職務。但南韓政局並未因此穩定,尹錫悅下台後,反成為下一波政治混戰的起點。
5月1日,韓悳洙無預警請辭總理與代理總統職務,並於隔天(5月2日)正式宣布參選第21屆總統。
他表示,南韓當前憲政體制已不合時宜,主張修憲將總統任期縮短為3年,以減少對立與鬥爭,也承諾修憲通過後,將從自己開始做起,只做3年總統。
更令人震驚的是,本應接替代總統職務的第三順位者: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崔相穆,竟也在韓悳洙辭職前,迅速宣布辭去職務。
崔相穆曾短暫代理過總統職務,但他對政府長期不滿,特別是先前因拒絕國會推薦憲法裁判官而被彈劾,這讓他對現行體制深感失望。崔相穆辭職後,總統職位臨時會轉由第四順位的教育部長李周浩暫代,這是南韓史上首次出現必須由第四順位者暫代總統職位的狀況。
前總統被罷免,總理與財長接連辭職,代總統接替人選不斷換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內內部持續混亂,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補選日,目前始終無法確認由誰出馬代表參選,只有前黨魁韓東勳表態有意角逐,但他人氣太低。
執政黨陷入內亂,在野黨也沒有好去哪。
尹錫悅遭彈劾下台後,眾人皆認為下任總統肯定是人氣最高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
但就在幾天前,李在明因被控在2021年選舉期間散布假消息,涉及違反違反公職選舉法,被最高法院決議發回重審,也就是其二審的「無罪判決」不被認可。
如果最終判決成立,李在明依照南韓《公職選舉法》,將失去5年參選資格,等同失去下屆總統競選門票。儘管民調顯示他目前支持度高達42%,遠超其他候選人,但能不能參選的命運,將掌握在法院手中。
此時正值與美國就關稅與貿易障礙展開關鍵談判。然而,負責財政與經貿政策的崔相穆已去職,臨時接任的教育部長缺乏國際事務背景,南韓政府陷入真空,呈現「無人駕駛」的混亂狀態。
當美國強勢推進貿易保護政策、區域局勢詭譎變化之際,南韓卻深陷領導斷層與政治分裂的旋渦。一個沒有穩定領導團隊的國家,要如何在外交談判中展現立場,並在這全球經濟重組的關鍵時刻掌握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