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教育的品牌選擇

Thinkstock
第149期
糰媽

觀察二十年來,台灣的幼兒教育信仰種類愈來愈多元化,有人本教育森林小學、蒙特梭利、華德福、福錄貝爾或在家自學團體等。翻閱這些教育信仰的理念簡章,總是讓做為父母的我深感認同。

其實,天下父母心是不分國界的,在英國即便公立幼稚園已具備完善的系統,稍有能力與理想的父母,也是會把孩子送到像是華德福或蒙特梭利等私立幼兒園。英國公立幼兒園學費是零;半公立的幼兒園一個月學費大約在二萬至三萬元台幣之間;私立的幼兒園月費則約為四萬至六萬元台幣,甚至更高。

實踐教育理想?選擇名牌?

我很佩服、羨慕那些為孩子犧牲原有生活的家長。他們為了實踐自己認同的教育理想,有些甚至舉家遷移到上述學校附近,或選擇辭掉工作陪伴孩子生活,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在一個更有創造力的環境成長。相較於花很多時間陪孩子補習與學才藝的父母,這些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受到現行教育體制的制式(主觀)汙染,多一點與大自然一起生活與自主成長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因為創造力似乎沒辦法透過背誦、考試或練習而來,而這樣的能力卻可能因為背誦、考試或練習而「漸漸消失」。

我也非常期望我的孩子可以進入上述這些理想的教育體系。然而以我的收入、心力與能力,無法不顧一切地將這樣的想法付諸行動。因為要追求這些教育信仰,不只是要有經濟能力,若父母沒有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一同實踐這些信仰,付出愛心與時間來陪伴小孩,有些理想很難被真正的落實。比如說,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孩子不要被太多「具像」、「制式」的圖像所影響,同時也希望孩子接觸到的玩具與家具等盡量都是以天然材質為主,希望孩子的生活用品中沒有卡通人物、沒有塑膠用品。

然而,在現代的環境中,要遠離塑膠、遠離電視卡通等,是多麼困難的事情。華德福學校依照其理想去打造這樣的環境,然而,是否家長在家裡也盡可能地實踐這樣的理念,少用塑膠袋、多用天然材料?是否曾經思考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並與孩子一同討論?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有許多的自我學習,讓孩子在「工作」中學習生活、社交與獨立。如果父母只是把孩子放到蒙特梭利學校,孩子回家仍然是由傭人或爸媽來伺候,這樣的教育理念似乎就可惜了。

而森林小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推廣「愛」的教育。雖然我們家是個不打小孩的家庭,然而面對孩子一些在我們價值觀裡脫序的行為,有時還是會以罰站、減少看電視的時間來規範孩子,也無法像朱校長演講說的那樣,這麼全然地實踐「愛」的教育。

因此,無論家長選擇哪一個幼兒園、哪一種教育理想,都很棒。更關鍵的是,爸媽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您希望孩子能從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達到甚麼無形的目標?您是否能夠支持這樣的教育理念,一起與孩子從生活中來改變?

教育理想非貴族產物

觀察福祿貝爾、蒙特梭利與華德福教育皆起源於歐洲的社會階層。這些教育理念多是由於創始人從其生活周遭,嘗試改變社會底層的一種教育實踐。這也說明了這些教育信仰、教育理想並非是貴族的產物,而是為特殊對象所設計出的教育理念。也或許因為如此,這樣的教育理念很難百分百地移植在一般普羅教育中。然而,每一種教育信仰中,都有一些精神是可以普及化的,差異只是在於如何將之融合在各種不同文化下的教育體制。

英國政府於2007年訂定學齡前基礎學習架構(EYFS,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其中有許多操作與華德福教育的理念接近,像是從自然素材如水、沙等,觀察或手作遊戲中學習。不論在學校、遊戲團體、才藝班,都是在「玩」。英國教育應該相信寶寶可以玩出些甚麼,整個社會像是遊戲機會的創造機器,透過遊戲與探索,引導孩子主動學習,來培養其創造性思考。

對我這個無法從頭到尾貫徹這些教育信仰的媽媽來說,我認為英國公立的幼兒教育已經涵蓋部分華德福、蒙特梭利、福祿貝爾等的部分教育理念,而台灣有許多公立的幼兒園也開始將其中好的教育理念納入教學方式。

選擇幼兒園的建議

在經濟因素之外,想要分享給各位的是我自己選擇幼兒園的標準。雖然遠遠不及魯道夫.斯坦納、瑪利亞.蒙特梭利、人本教育基金會的遠大理念,但卻是我自己覺得很適合我的孩子的標準:

1. 學校空間寬敞與舒適。

2. 不要有蜻蜓點水與琳瑯滿目的才藝課程。

3. 最好每天都是在玩。

4. 每天有時間讓小孩子到戶外跑跳。

5. 當然不能打小孩很重要,理論上應該每個學校都要符合這一個標準。

6. 最後一點很難,希望老師時時刻刻會記得跟小朋友說:「請、謝謝、對不起。」

在我簡單的標準下,可以在經濟的公立幼稚園找到,也可以在昂貴的私立幼稚園找到。花越多錢,並不等同於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創意或更獨立。世上沒有一套所謂絕對最棒的教養公式,而父母的「愛」與「陪伴」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而這也是「英倫橘子」專欄一直想傳達的訊息,如同福祿貝爾曾說過的一句話:「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九寮溪生態園區 重展原民的生存印記
天朗氣清,途經色彩鮮明的泰雅大橋,天然的美景映入眼簾,我們抵達九寮溪生態園區。 宜蘭大同鄉崙埤村是泰雅族原住民的生存地,…
上海地鐵追尾 溫州動車事故重演
中國高鐵「追撞」交通事故頻傳。繼7.23溫州動車事故後,9月27日下午2時許,上海地鐵10號線又發生追尾事件。事故發生後不到5小時,…
柯P青年團隊:網路時代只看大義
九合一大選甫落幕,人人都在談「網路世代」對戰局的關鍵影響。透過社群的傳播,公民運動的能量越來越蓬勃,以往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世代,…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6. 《賽德克‧巴萊》再造國片奇蹟
台灣電影界2011年最轟動的盛事,就是《賽德克•巴萊》的上映。魏德聖導演把塵封80年之久的台灣日治時期重大史事「霧社事件」,…
個性化造物 3D列印創新風潮
自2009年以來,3D列印市場在北美和歐洲快速成長,如今已經無所不在,深刻地影響各行各業,從傳統製造業到食品產業,從配件飾品到醫療行業,…
被科學證實的佛法神通
愛因斯坦曾說,佛學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科學的新發現都能夠驗證佛學的觀點。許多在佛門中修行的人,修煉到一定境界後,…
甚麼都能賣!大陸拐童販嬰橫行
在中國大陸,淘寶網拍購物幾乎無所不賣,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有人連「孩子」也在賣。對某些人而言,孩子恐怕不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而是可以變賣的「…
找對關鍵族群 聯名雖老哏但有用
「品牌聯名」(Co-Branding)是行銷老哏,這幾年不僅沒有退燒,聯名行銷(Joint Marketing)反而有越來越熱門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