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腎質量好」是醫學成就?我看是道德淪喪

哨子先生

你知道在台灣,29週的早產兒存活率是多少嗎?

​90%以上。

​而且不是勉強活著,是可以健康長大的那種,這樣的醫療技術在四十年前就存在。

​但在中國,即使到了近年,醫學理當更進步的時代,29週的早產女嬰可能只會被當作「器官供體」處理。

​最近 「國有器官」的話題很熱,「嬰兒腎」問題再度被拿出來討論。

起因是歌手TANK因快速獲得心肝捐贈,配合中共舉辦新聞發布會,感恩「祖國」、讚嘆「奇蹟」,引起討論。有醫界人士就去查中國器官移植的文獻,發現《美國移植雜誌》(AJT)2023年曾刊登一篇由上海仁濟醫院提出的個案報告。

主角是兩名剛出生2~3天的29週早產女嬰。

這兩名新生女嬰在出生幾天後便被宣布死亡,其腎臟立刻被摘除並移植給另外兩名成人患者。​

文章聲稱手術「成功」,強調移植腎功能良好,稱之為「醫學技術突破」、「器官移植成就」。但關於死亡原因、搶救過程、是否腦死等資訊,以及如何經過倫理審查或家屬諮詢的過程,卻隻字不提。

​同時,網友發現有2024年有一位中國泌尿科醫師在抖音拍片推廣「嬰兒腎臟的優點」,認為嬰兒腎「質量好」、「再生能力強」、「耐缺血」,強調「移植後6到9個月,腎臟就會長到成人大小」。意思是——嬰兒腎很好用,應該大力推廣。

你以為在講醫學,我卻覺得他們在談養殖。

​臺灣小兒科醫師蒼藍鴿說的最好:這不是醫學進步,而是人性崩壞。

根據該論文,這兩名嬰兒並不是腦死捐贈者,而是在出生2~3天後「接受撤除維生」。我忍不住想問:如果中國的醫學技術真的這麼好,29週早產兒是真的無法救嗎?​有醫生就質疑,嬰兒若是經過「盡力搶救」,其腎臟通常已無法移植。

​所以問題來了:她們是真的救不回來?還是有人先決定——不救了?更別提這兩名早產兒怎麼都是女嬰?這是巧合嗎?還是某種文化下習慣性的選擇?

​可能有人會說:想太多,這只是兩個案例,不代表全部,不能一竿子打翻全船。

​但我們真的能確定,真的只有兩個嗎?

​我們知道,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器官移植數量,但器捐意願卻極低。——因為華人普遍還是有「死要全屍」的觀念。

​我們知道,在中國器官移植等待時間比全球其他國家都短。——腎臟與肝臟平均僅需等待1、2個禮拜,甚至幾天。與捐贈系統完善、器官配對過程極度嚴謹的歐美國家:腎臟平均等待3年、肝臟平均等待2年相比,中國配對器官的速度快、得、驚、人。

​我們知道,器官移植已經是中國醫療輸出、外交的一部分。——有興趣可搜尋「馬來西亞元首兒子」、「器官外交」等關鍵字

​從頭到尾,中共對於器官來源、配對資料庫是誰管理?至今沒人能說得清楚。

​這證明中共早透過國家機器運作,以軍醫院體系為中心,將全中國人口打造成一座「巨型活體器官供應庫」,供中共政權隨意使用。

​這不是器捐,這叫「供體」。

​器官移植本該是生命的延續與祝福,是人性大愛的展現。是誰讓這樣的話題沾染上邪惡陰影?正是那個不把人命當人看的政權。

​人類在追求醫學進步的同時,也應該有身而為人,應該堅守倫理的底線。我以為這是普世價值,是不必多言的基本要求。但在某國,以及護航的人眼中,都不重要。

​當一個政權可以決定一個嬰兒值不值得救,當器官能「隨到隨配」,當生命能被預約、被挑選——法輪功、維吾爾族、圖博人、香港少年少女、無名早產女嬰⋯⋯下一位被當作供體的,會是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除舊布新 新年理財健檢小祕訣
您注意到了嗎?上個月美國聯準會調升利率,但台灣10A總裁彭淮南,卻宣布央行調降利率半碼(0.125%)。公股龍頭臺灣銀行,…
舊金山總督溫泉 洋溢山野的樂趣
一樓露天風呂環境天然,充滿野趣。 鄭楷翰表示,餐廳每天和魚販配合,用餐可先詢問今日主餐是不是您喜歡的魚。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
跟著綠兔子 看見手作民具的永續價值
剛踏進「綠兔子」位於溫州街老公寓三樓的工作室,溫潤的香氣撲鼻,竹子、藺草、木頭等氣味混合揉雜。空間不大,加上四處堆放的竹編品與老器具,…
辛巴威:從「非洲花園」走向經濟崩潰
聯合國安理會7月否決了制裁辛巴威領導人的決議案,其中俄羅斯和中國雙雙投票否決英美提出的這個決議草案,辛巴威政府方面表示慶祝。此前,…
中國人的信任危機 原因何在?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原本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基本條件。然而在現今的中國大陸,不僅民不信官,官也不信民;而且官與官之間彼此設防,…
鮑亮名熱血拚勁 衝出聯誼會展銷奇蹟
會長鮑亮名幾句風趣的話語,隨即炒熱「精品展銷聯誼會」這個大家庭的氣氛。2013年排除萬難創會至今,「感激幫助我的人,更感激傷害我的人。」…
回顧世界三年抗疫背後的政治考量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中國從此使用封城方式抗疫,後正式名之為「清零」。2022年12月,…
堅持走正義的路 鍾愛救父後的真情告白
8月9日,第8次兩岸江陳會在台北登場,會中簽訂了《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雙方並以共識文件納入人身自由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