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回歸 終於讓歐洲「覺醒」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從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多半選擇觀望、被動配合美國軍援節奏與對俄政策。但隨著川普強勢回歸,接連爆出與澤倫斯基在白宮激烈爭吵、批評歐洲「佔便宜」的言論,終於逼得歐洲集體驚醒——我們的安全,不能再交給海洋另一端的辦公室來決定。

3/27 歐洲各國領袖齊聚巴黎,舉辦「志願者聯盟峰會」討論援烏事宜。然而這場閉門會議,美國完全沒派人參加。法國總統馬克宏說得很白:「即使美國不加入,歐洲也得自己準備好。」 ​ 這句話很可能就是歐洲新時代的起點。

歐盟史上第一次主導防務

歐盟3月發表史上首份《防務白皮書》,提出「重新武裝歐洲」的2030戰備計畫,4年內將投入多達8,000億歐元強化防衛,涵蓋:支援烏克蘭、解決武器供應短缺、建立歐洲本土的軍工體系。

這不只是經費分配或產業政策,更是一場戰略上的轉型:歐盟正式將「防衛自主」納入核心目標,擺脫「防務非歐盟事務」的長期限制,成為軍事規劃的主角之一。

法國出招 核武演習威嚇俄羅斯

作為歐洲唯一擁核國家,以及剛成立的「志願者聯盟」隊長,法國不僅率先提供烏克蘭20億歐元軍援,還在3/25 高調舉行空中核攻擊演習,模擬使用核武飛彈作戰。這樣的訊號已相當強烈:我不僅挺烏克蘭,而且我有核彈可用。

法國總統馬克宏更提出將法國的核保護傘擴大到歐洲盟友,想解決國際間對北約以及民主同盟分裂的擔憂。這種核防務共享的提議,在過去歐洲內部少有人敢碰,如今成為歐盟將面對的正式議題。有專家說,現在已經從「冷戰後時代」進入「戰前時代」,各國都必須繃緊神經。

備戰絕對不是挑釁,而是先壯大自己,才能威嚇敵人。

不只是俄羅斯 歐洲也開始準備面對中國挑戰

防務白皮書裡,歐盟也點名中國,強調中共帶來的制度性挑戰,尤其是解放軍在台海與印太的軍事擴張,並直言「台灣若出事,歐洲必受衝擊」。這句話很重,透露出歐盟現在不只關心俄烏戰爭,更把「台海」視為下一個可能的戰場。

川普的現實主義,終於逼得歐洲也開始面對現實。歐盟防務事務專員庫比柳斯一針見血:「4.5億歐洲人不能只依靠3.4億美國人,來抵擋1.4億俄國人——特別是他們連3,800萬烏克蘭人都搞不定。」

接下來的歐洲,會不會真的靠自己站起來?還是又一次短暫的激情過後,繼續回到過去的慣性?這場硬仗,才剛開始而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住不炒」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提及「房住不炒」,讓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今年將放開樓市的調控。3月12日,…
花蓮外海五年兩船蒸發 台灣也有「福爾摩沙三角」
一艘高雄籍砂石船「瑞太八號」,2005年2月10日下午從台灣花蓮港載滿砂石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船隻於當天晚上和船公司失去聯繫。無獨有偶,…
王如玄的「為官之道」
意外成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大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金融海嘯,帶給她非常嚴酷的試煉。…
房價跌成「白菜價」的中國城市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呈現上漲趨勢。…
神奇數字中 或暗藏宇宙祕密
數字,是我們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概念,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字接觸。但很少有人想過,看似平凡的數字背後有多少無法解釋的謎團?…
不再砍頭!純蜂蜜如何分辨?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平均需要採集1,500朵花的蜜,才能生產一公克的蜂蜜,每隻工蜂終其一生,也只能釀製約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神祕」華裔大富豪的獻金來自何方?
進入7月以來,澳洲媒體廣泛報導了一位「神祕」的華裔大富豪竟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政治獻金捐款人」的消息。在十年之中,…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五):妙用臉書連結精準客戶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臉書(Facebook)的廣告方式多達十二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以便熟悉整個臉書的廣告刊登機制。如果沒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