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瑞揚、阿爆、磊勒丹《我‧我們》 第二部曲 在吟唱、電音、舞蹈中讀排灣

左起磊勒丹(ReretanPavavaljung)、阿爆(Abao)、布拉瑞揚(Bulareyaung)。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由國家文藝獎得主布拉瑞揚、金曲歌后阿爆、視覺藝術家磊勒丹共創的《我‧我們》第二部曲將在本週於台中歌劇院上演。以溫和版電音加上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入圍歌手Kivi 的即興吟唱,加上八位舞者的雙人舞形式,演繹排灣族對人第二階段的定位「以腦思考」。布拉瑞揚表示,該舞作呈現壯年世代的穩重、豐厚,而雙人舞也呈現了舞者對生活的體驗。

布拉瑞揚(Bulareyaung)、阿爆(Abao)、磊勒丹(ReretanPavavaljung)同屬排灣族,被戲稱為「排灣陣線聯盟」。磊勒丹表示,排灣族不只有木雕與圖騰,還有非常多的文化內涵;三人在聊天中,激盪出以排灣族認為人具有明顯的三階段發展為創作核心。

1

布拉瑞揚示範年輕舞者與資深舞者的雙人舞趣事,右為台中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謝平平攝影

》排灣族看人發展的三階段

布拉瑞揚解釋,排灣族認為人有三階段:年輕時期 pulima(手巧的人)、邁向puqulu(智慧的腦),而年長者則回歸本源,從puvarung(心)出發。

三階段包括了「手巧的人(pulima)」,意指年輕世代用手來推動生活的各種事物,如:織布、砍柴等。而到了中年,則是「用腦生活(puqulu)」,未來的第三部曲則會是以長者「從心出發(puvarung)」為主。

第一部曲在2023年推出,阿爆以激烈的電音來描述年輕世代的張揚。她笑說,年輕時,總希望大家眼光都在自己身上,「別人沒在看我,我也覺得他就是在看我。」她邀請每位舞者挑出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為每人進行創作。

第二部曲,她則邀請每位舞者以一個詞形容自己,如白紙、小刀、土地等,阿爆再以此為創作元素,量身定做。並加入聲音收集師,與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入圍歌手Kivi(吳美婷;屏東滿洲八瑤部落)的現場即時吟唱。

布拉瑞揚表示,第二部曲從佈景、音樂、舞蹈來描述「智慧的腦」,但舞蹈仍以人為主角,八位舞者組合著片段的生命經驗,以此進行創作,「現代舞就是一種感覺,不會告訴你答案,讓你親自去體會、感受。」

3

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的Kivi將在《我・我們》現場吟唱。謝平平攝影

》與原民舞蹈的衝突

本是雲門舞集編舞者的布拉瑞揚,某次有機會幫原民舞團編舞時,感受到自己所學與族人希望差異極大。

「怎麼用現代舞在編我們(原民)的舞蹈?」

「你會唱歌嗎?」

原民對他的種種疑問,也讓布拉瑞揚陷入困惑,但他更加難理解的是身份認同——他是雲門舞團的編舞者、現代舞的翹楚,回到部落,卻沒有人認識他,而他也不懂排灣族舞蹈,與吟唱的重要。

布拉瑞揚將自己歸零,丟掉芭蕾技巧,如旋轉、舉腿、跳躍等,學習原民傳統的樂舞;再從多次的田野調查中,了解原民文化。

「舞者,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他有一個特別的開關。」當吸收的東西夠多、夠豐富,舞者就能展現出來。

但他表示,舞蹈仍需要技巧,但並不是唯一。當初他正是在純樸的族人中,看到不以高度技巧為主的舞蹈,令人迷醉的吟唱,因此重新認識了原民舞蹈。

如今的創作,他也希望舞者在生活的過程中,去找到一個新的身體,貼近自己的樣子。

》布拉瑞揚舞團少見的雙人舞

在《我‧我們》第二部曲中,他將八位舞者兩兩配對,每一組有一位發動,另一位跟隨;他減少自己編舞的部分,由舞者從生活中找出發展元素。期間發生許多趣事,例如始終避開對方的二位舞者,最後還是在一組;而年輕的街舞舞者,與資深舞者也產生不少有趣的嘗試,「我們不斷嘗試到最終。」

布拉瑞揚在2015年回台東成立布拉瑞揚舞團(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B.D.C.)。後來擔任台中國家歌劇院首位駐館藝術家,並接受委託製作布農族生活傳統歌《路吶》,至今已有七部作品在歌劇院上演,如融入阿美族成年禮精神的《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以泰雅族織布聲為召喚的《己力渡路》等。

《我‧我們》是布拉瑞揚首度創作的排灣族作品。他笑說,自己知道有天一定會創作排灣族的作品,但直到邁入五十歲後,開始思考死亡的意義,才讓「近鄉情卻」的他,勇於探索自身血脈文化的三部曲,「但也有人說,這是我的中年危機啦。」

他表示,這系列幸好有阿爆、磊勒丹共同創作,打破了以往孤獨創作的習慣。

此次,舞台設計王孟超設計了一大片蓋滿舞台的布,隨著8個吊點升降,如同山巒高低起伏,布面上有影像設計徐逸君轉化著磊勒丹精心繪製的圖像,磊勒丹以古拙筆法繪製的人身形,表達身體的協調,在一個圓形裡放入兩個腦袋象徵平衡,用4個方形圖騰和向上飄的狼煙,象徵用腦的睿智。

「不只有我一顆腦袋在舞台上,這裡是集結了眾人的puqulu。」

布拉瑞揚舞團的《我‧我們》 第二部曲,2025年3月28至30日,將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三場,歡迎讀者上網訂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西藏態度或有歷史性轉變
在中國官員與達賴10月下旬即將舉行新一輪對話前,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發表講話,表示對與中共中央政府談判「失去信心」。…
G20針鋒為歐債 德國或債台高築
6月於墨西哥召開的G20峰會充滿了對歐債危機的抱怨與責難。美、中與新興國家紛紛對歐盟發難,認為消極的態度坐失了解決問題的契機。…
溫家寶「哀歌」亦真亦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14日在任內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上與往常一樣,高調提出「政改」。但其言談卻被外國媒體稱之為「swan song」,…
杜文正「裝飾」人文空間
從紐約到台北,從東京到北京,大城市從文化到政治,各有異同。但大都市的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都有成群的摩天大樓——從杜拜的哈里發塔,…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日本清水寺 京都の風物詩
去年寒假有機會遊覽京都,城市內留存的無數寺院、神社等歷史古蹟,與日本殊有的生活方式,讓不熟諳日本文化的我目不暇給,眼界大開。 京都…
中國「中產階級」在個稅徵收門檻前消失
最近,北京又讓世界看到了這個國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國人大將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之後,高達三、…
惠風文集 靈犬
在診所內見一女子進入,隨行的小狗被擋在自動玻璃門外,但筆直的視線沒有片刻離開過主人。看不到她時,小小的身體以各種姿勢高高低低左右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