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六小時戒嚴鬧劇 考驗民主穩定與國際信任

▲韓國民眾不滿尹錫悅的戒嚴決策,上街要求下台。Getty Images
第263期
哨子先生

2024年12月3日深夜,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於電視發表全國演說,宣布戒嚴,引發國內震盪、國際震驚。隨後在野黨火速集結國會投票表決反對,戒嚴失去合法性。在神隱幾個鐘頭後,尹錫悅透過電視演說宣布戒嚴結束。從戒嚴到解嚴不過六個鐘頭,這場韓國史上最短命的戒嚴,瞬間成為國際笑柄。

尹錫悅政治壓力下的誤判

一向以進步、民主形象著稱的韓國,為何會突然上演這齣「戒嚴鬧劇」?尹錫悅為何忽然「大暴走」,不惜隱瞞同黨成員與幕僚、背棄民主也要發動戒嚴令?

根據尹錫悅發布戒嚴令的演說內容,他宣稱戒嚴是為了應對社會動盪,維護國家安全。尹錫悅指責國家被「朝鮮共產主義勢力」控制,認為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正在癱瘓國家,藉由刪減預算來妨礙行政運作、破壞國家憲法、民主制度。

韓國國會在四年前的國會選舉後陷入「朝小野大」的局面,2022年上台的尹錫悅成為「跛腳總統」。身為政治素人的尹錫悅僅踏入政壇8個月就選上總統,過於順風順水的從政經歷讓他缺乏歷練,不擅與敵對陣營溝通;當上總統後又屢次被爆出負面新聞,例如:信仰邪教、夫人金建希涉貪等醜聞,讓在野黨窮追不捨,甚至不惜杯葛預算,或威脅彈劾不認真調查第一家庭的官員。權力運作不順暢、個人生活遭放大攻擊,這應該是讓尹錫悅在極大壓力下,最終做出戒嚴決策的原因。

然而天真的尹錫悅誤判了社會民情與國際情勢,低估韓國國民經過多年民主抗爭轉型,已經極度厭惡「軍事權威式」的執政手法。儘管發動戒嚴是否符合正當性還有待討論,但是當晚戒嚴令發布後,尹錫悅完全得不到認同,連同黨同志都不願相挺,軍警執法也相當克制。戒嚴最終在在野黨迅速號召民眾集結抗爭,媒體、國際社會都不願表態支持的情況下,草草結束,變成一齣鬧劇。

戒嚴看似和平收場,但戒嚴令為韓國社會帶來的憲政風暴才剛開始。

尹錫悅遭國會彈劾 保守派難保住政權

戒嚴鬧劇結束後,該如何處理尹錫悅的失控行為成為政壇爭論話題。國會大廈外每天都有大批民眾聚集抗議,在野黨砲聲隆隆指責尹錫悅的任性戒嚴「毀憲亂政」。一開始,執政的保守派「國民力量黨」不願配合在野黨發動彈劾,希望能說服尹錫悅先暫時遠離國政,到2025年初再辭職下台,給執政黨時間整合。然而尹錫悅事發後屢次不配合檢方調查,發表「戒嚴沒有錯」、「是正常統治行為」等言論,最終黨魁韓東勳拒絕繼續相挺。2024年12月14日,韓國國會以204票贊成通過總統彈劾案。

目前尹錫悅的總統職權已被凍結,由總理韓悳洙代理國家職務。但尹錫悅是否真的下台,根據《韓國憲法》規定,憲法法院需在180天內完成彈劾案審理,且至少有6名法官同意才能成立。問題是,目前僅有6名法官在位,等於此案必須獲全員一致同意,這讓尹錫悅的下台成為變數。

如果彈劾案確定通過,韓國就必須在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決定下一任總統。一旦如此,國民力量黨以目前的情勢來看,絕對難以守住政權。雖然黨魁韓東勳最後順從民意放棄支持尹錫悅,但他的做法也引來黨內不滿,國民力量黨內部陷入嚴重分裂,民間支持度也來到新低。

與此同時,在野黨來勢洶洶,左派政黨「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被視為總統熱門人選,因為他在2022年的大選僅以不到1個百分點的差距輸給尹錫悅。經過這次戒嚴後,最新民調顯示李在明的支持率高達52.4%,是目前最有人氣的政治領袖。不過李在明2022年選後也同樣爆出不少醜聞,意識形態偏激、官司纏身的他能否真的獲得韓國選民的青睞,還需要再觀察。

戒嚴事件引發國際連鎖反應

受到戒嚴令影響的不只是韓國內政,在國際外交上同樣出現明顯的後遺症。戒嚴事件發生後,多國取消原定參訪韓國的計畫,包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日本自民黨副主席菅義偉,以及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美方甚至決定無限期延後與韓國的「核諮商小組」(Nuclear Consultative Group,簡稱NCG)會議及相關兵推。這項被視為尹錫悅招牌外交政策的機制,目的是當朝鮮半島發生核戰危機時,為韓國爭取更多影響力。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尹錫悅的輕率行動已使韓國與其最重要盟友美國之間的關係陷入尷尬局面。而《紐約時報》則指出,尹錫悅的外交政策偏向親美日並排斥中國,如今在野黨若有機會執政,華盛頓精心構築的東北亞聯盟可能面臨解體危機。美國政治新聞媒體《政客》(Politico)分析,如果尹錫悅被彈劾下台,下屆總統選舉可能由李在明勝出,這將動搖現有的韓、美、日安全合作體系,並讓中國在韓國的影響力逐步擴大。

 

尹錫悅如果確定遭彈劾下台,由華盛頓主導的美、日、韓東北亞聯盟恐怕將分崩離析。圖片由左至右依序為:韓國總統尹錫悅、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Getty Images

▲尹錫悅如果確定遭彈劾下台,由華盛頓主導的美、日、韓東北亞聯盟恐怕將分崩離析。圖片由左至右依序為:韓國總統尹錫悅、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Getty Images

 

在野黨魁李在明親中遠美

美國智庫機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金艾倫(Ellen Kim)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相較對中鷹派的尹錫悅,李在明更傾向和中國合作。金艾倫解釋,李在明認為尹錫悅讓韓國扮演「全球樞紐國家」,為韓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像是在烏克蘭與台海問題承受多餘壓力,李在明希望韓國能與中國發展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

金艾倫說,2025年韓國出現政權更替的可能性增加,加上川普回歸,美韓關係將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期已宣布韓國為敵對國,並表明不追求統一、拒絕對話,領導人的變動與政局不穩定,將使美、中與兩韓間的外交角力戰更加詭譎難測。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蔡衍明親上火線 旺中案爭議更「旺」
5月7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舉辦了「旺中案」(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有線系統台案)第二次公聽會。…
現有環評制度的科學和民主問題
環保議題老是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議和衝突,這是因為很多環保問題的影響人們有見仁見智的看法,當然難免有爭議,而爭議沒有好的機制解決,…
「飛天」的曼妙舞姿(之四)
這是阿丹「飛天」系列的第四張照片。本系列主要記錄台灣第一所公辦民營藝術學校──「雲林縣蔦松國中」舞蹈班同學,…
台灣少女黃婷婕的中國舞之夢
去年參加「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從台灣亞太區初賽入圍,再到紐約參加複賽、決賽,我喜歡帶點陽剛的舞。從「花木蘭」到決賽的「出征」,…
新疆加強網控 翻牆列為暴力恐怖活動
中共當局不斷強化控制互聯網。新疆公安廳已將曾在大陸廣泛使用的手機翻牆軟體列為「暴力恐怖軟體」;大陸網民的翻牆舉動,也被當局視作網上「…
祝我生日快樂
再過三個月,眼前的這個男孩就要滿14歲了。 他是導師送來輔導室的個案,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的「問題學生」,他擁有端正的五官,白皙的肌膚,…
美國通貨膨脹該怨誰?
美國去年1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前一個月增加0.5%,年增7%,並連續三個月超過6%,是美國近40年來的最大增幅。拜登政府、…
春天的笑容
春天來了!目前定居美國紐約州的阿丹,以一幅青春洋溢的畫面來表達人們心中的雀躍! 這裡是阿丹居住的小鎮裡一所學院(相當於台灣的高中)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