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不再 台灣建築還堅持手工打造嗎?

▲人口紅利不再,台灣建築還堅持手工打造嗎?Adobe Stock
第260期
謝平平

從晶圓代工到棒球、米其林上榜餐廳,到宜居城市,台灣各行各業都交出亮眼成績,但出生率多年來始終敬陪末座。隨著少子化問題加劇,許多大專院校併校或選擇退場,餐飲、旅宿業也開始招募熟齡人士,而同為勞力密集產業的營造業,卻卡在苦無能負重、且能在高溫下工作的工人,難上加難。2023年,政府首度開放一般營造業申請移工,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呢?

 

「潤弘精密工程」廠區乾淨整齊。葉俊宏攝影

▲「潤弘精密工程」廠區乾淨整齊。葉俊宏攝影

 

預鑄工法:緩解營造業缺工問題?

2021年,社會住宅「萬華安居」首次採用「預鑄」工法,預計2024年第四季完工。其他社宅如新北「國光一期青年社宅」、桃園「埔心安居」、新竹「中雅安居」與「金城安居」等,也相繼採用預鑄工法。

建築工程、廠房等已可採預鑄,但台灣住宅、商辦大樓等較多採用傳統工法,大樓先開挖地基,而地面上的每層樓分為梁、柱、板、牆結構體,常可見到單一樓層有數十人戴著安全帽、全身包緊,站在鋼筋層上,雙手忙著搭鋼筋、套模板、運工具,準備下一步的灌漿。雖然今日工地都有塔吊、工地電梯可運送材料,但大量的人力仍避免不了。

 

「潤弘精密工程」總經理莫惟瀚表示,潤弘精密工程花了十年時間打造住宅「預鑄」建築。葉俊宏攝影

▲「潤弘精密工程」總經理莫惟瀚表示,潤弘精密工程花了十年時間打造住宅「預鑄」建築。葉俊宏攝影

 

預鑄工法,則是先將建築在設計圖上拆解,讓梁、柱、板、牆於工廠預鑄完成,再於現場進行組裝,可大大減少工地現場人力,並改善工作環境。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自1993年決意發展預鑄工法後,即在工程界踽踽獨行多年,主因台灣早期曾引進預鑄工法興建國宅,引發外牆龜裂、漏水等問題,造成民眾、業界陰影。但預鑄擁有快速、精準的特色,在「百日建廠」優勢下,科技產業率先採用。至今,精品飯店「台北時代寓所」、星野集團「虹夕諾雅‧谷關」皆採潤泰集團旗下的「潤弘精密工程」預鑄工法興建。

 

ROSO實驗室中的機器手臂工作中。謝平平攝影

▲ROSO實驗室中的機器手臂工作中。謝平平攝影

 

營建機器人:分攤營建工作、解決勞安問題?

至於是否可能發展「營建機器人」分攤工作?潤弘精密工程總經理莫惟瀚快人快語:「我們規模還沒這麼大。」

預鑄使用的人力不多,一支8到10公尺的梁安裝僅需2人,自然沒有發展營建機器人的需要。但對許多傳統工地而言,營建機器人可解人力之荒。全台首個營建機器人建造實驗室ROSO就設在逢甲大學,成軍至今6年,機器人「黑武士」已學會批土、噴漆。

 

逢甲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盛郁庭。謝平平攝影

▲逢甲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盛郁庭。謝平平攝影

 

實驗室主持人之一、逢甲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盛郁庭,從建築領域跨入電腦運算,當初希望了解電腦運算如何影響設計,卻一步步走向營建機器人的開發,目前已有中部豪宅建商、品牌建商與實驗室討論發展性。

盛郁庭表示,營建機器人現在還是初始階段,以人、機協作為主,階段目標為工地師傅、外籍移工都可操作。另有許多材料商希望能為其開發機器人工法,例如系統模板,「實在太缺工了,很多老師傅都是被業主拜託回來案場,再教一下。」

2023年與「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合作3D列印景觀設計的建築師趙建銘,曾在4月辦理「數位構築論壇」講座,他認為營建機器人可以改善工地許多勞安問題,在對岸大型建商已有數十種營建機器人的情況下,了解營建自動化、智慧化,也是建築師的功課。

 

 

 

相關文章:

從「誤入歧途」到「高瞻遠矚」 潤弘健全「預鑄工法」建築之路

會批土與噴漆的「黑武士」 揭祕逢甲大學「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飛流古寺繞山川 日本那智山之旅
青岸渡寺的三重塔與瀑布融為一體的美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幼年閱讀詩仙李白的這些詩句之時,即使是非常鬱悶的心情也會為之一振…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鹽地種出玫瑰番茄 浪子許清水重拾希望人生
嚴重的地層下陷、海水倒灌與土壤鹽度過高,讓雲林口湖鄉地區的養殖業與農作生產均面臨極大挑戰。沒想到曾經出外混江湖的浪子許清水,…
大媒體小故事 - 31. 弄巧成拙
週五深夜的東科集團大樓,除了《東科時報》編輯部幾位值班人員還在等稿之外,業務和營運部門的同仁大多已下班去歡度週末了。…
英文Happy Go
週日早上七點,我剛從鄉間小路與花兒打招呼回來,遠遠見到家門口站著堂弟的小孩。她有著一雙村裡最美的眼睛,閃亮無邪。走近一看,…
香港民主運動的新紀元
送走2009年,迎來2010年,雖然面對許多難題,香港民主運動也進入了新紀元,那就是出現了兩個新標誌。 第一個標誌:矛頭針對北京…
母與女 圓和缺
一歲的女兒在我懷裏喝奶,兩隻澄亮的眼睛和我的對望,看得很深很深。那是產後六小時第一次餵母奶起,我們之間時時相互尋找、相互確定的凝望。…
投報率最高的再行銷──電子報
「發送電子報」是最好維繫舊會員、提升回購率的行銷方式!這句話可能會讓很多人打上大大的問號:「蝦米?現在這個年代,寄電子報還有效果?」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