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的調味料 火鍋搭檔「沙茶醬」

第258期
文☉愈粼粼 圖☉Adobe Stock
台灣人吃火鍋必備沙茶醬,帶有顆粒的質地、辛香鹹鮮的風味,究竟沙茶醬裡有著哪些配方讓台灣人吃火鍋總少不了這一味?

台灣人愛吃火鍋,沾醬總少不了「沙茶醬」這一味。帶有顆粒的質地、辛香鹹鮮的風味,以醇厚的沙茶醬為基底,再搭配上蔥花、蒜頭、辣椒等食材調味,成為獨樹一幟的火鍋沾醬。依據個人口味偏好來調配沾醬,可以說是吃火鍋不可或缺的一大

樂趣!

讓我們一探沙茶醬裡究竟有哪些配方?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搖身一變,成了國民愛不釋手的火鍋沾醬呢?

 

沙茶醬源自東南亞的「沙嗲」料理中使用的花生醬,圖為沙嗲烤肉串與沙嗲醬。

▲沙茶醬源自東南亞的「沙嗲」料理中使用的花生醬,圖為沙嗲烤肉串與沙嗲醬。

 

1.沙茶醬的身世

沙茶醬源自東南亞的「沙嗲」(印尼語:sate,英文:satay)料理中使用的花生醬。所謂的沙嗲,是一種以醬汁醃過的烤肉串,食用時會再塗上「沙嗲醬」做調味,而沙茶醬的原型便是源自這沙嗲醬。

早年廣東潮汕地區的居民,因貿易、戰亂、開埠等因素,陸續掀起了「下南洋」的移民潮,遷移至馬來半島、印尼等東南亞各地,因而接觸到沙嗲料理。潮汕人返鄉時,便將沙嗲醬也帶回潮汕,為了因應遠航所延伸的保存問題,將醬料進行了改良。

根據曾齡儀著作、「前衛出版社」出版的《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一書內容,經過改良的沙嗲醬從外觀到味道都有了變化,「首先,考量乘船遠行,潮汕人以油炒方式延長醬料保存期限;其次,潮汕人擅長處理水產海鮮,因此烹製過程添加了蝦米和扁魚等魚貨乾品,並加上華人喜愛的五香、果粉、薑黃與陳皮等中藥。因此,沙茶醬的顏色偏深褐且海味重。」

隨後這帖醬料也流傳至福建廈門、香港以及台灣一帶。從日治時期開始,就相繼有潮汕人來台灣經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9年國民黨軍渡海來台,更是有為數不少的潮汕人隨之移居。相傳「沙嗲」因讀音形似閩南語的「沙茶」,才會造成轉譯成中文寫作「沙茶」。

許多潮汕人在台灣賣起了沙茶料理,甚至成立工廠大量生產沙茶醬。如:台灣沙茶醬龍頭品牌「牛頭牌」,創辦人劉來欽被譽為「台灣沙茶醬之父」,便是潮州潮安人。沙茶醬就是跟隨著潮汕人的腳步,遠渡重洋進入了台灣的飲食文化裡。

 

沙茶醬的原型沙嗲醬,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成分的醬料。

▲沙茶醬的原型沙嗲醬,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成分的醬料。

 

2.沙茶醬裡有什麼?

沙茶醬的原型沙嗲醬,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成分的醬料,流行於東南亞地區,而每個地區在配方上都有些許差異。但大多含有經烤製、磨粉的花生,以及棕櫚糖、鹽、椰奶、南薑、蒜、辣椒、羅望子、檸檬草等香料,再加以熬煮製成。

我們從沙嗲醬使用的食材來看,就能推想出酸、辣、甜等豐富的味道,以花生為主體帶出香濃的甜味,各式辛香料讓單純的辣味又多了各種風味層次。總體而言,沙嗲醬色澤偏明亮,呈橘黃色的稠膏狀,細膩的質地裡有時還嚐得到花生顆粒,風味可謂甜、辣均衡。

而這帖南洋風味的醬料,經潮汕人改良後,又誕生出新的味道。潮汕地區的沙茶醬保留了花生濃厚的香氣,但味道上更重了些,鹹、甜交織。製作上會將花生、芝麻磨粉,扁魚、蝦等海味煸香,佐以炒香的蒜頭、蔥頭、五香等材料,並以棕櫚糖、醬油、魚露等加以調味製作。

而來到台灣的沙茶醬,又結合了在地食材,隨著時間渲染出與潮汕沙茶醬不一樣的滋味。總體而言,台灣的沙茶醬外觀呈深褐的色澤,表層往往浮著一層油,品嚐時可以感受到沙沙的質地,風味上甜味減少,也較吃不出花生等堅果的香氣,加重了魚的鮮味。

觀察台灣市售的沙茶醬,會發現許多品牌在成分上甚至主打不含有花生,原因是花生容易受潮產生食安問題,因而不採用。台式沙茶醬大多含有魚乾、蝦米、椰子粉、薑粉、蔥乾、蒜頭、辣椒粉、胡椒粉、芝麻、鹽與沙拉油等食材。又依廠商的不同,還有添加茴香、豆蔻等辛香料的配方。

沙茶醬的製作其實沒有特定的配方組合,針對不同食材有的要先磨製成粉、有的要先油炸、有的要先炒過。手工製作的沙茶醬步驟繁複細膩,堆疊出醬料豐富的香氣與味道。

 

沙茶醬能夠去腥解羶,常與肉品一起拌炒,圖為沙茶炒羊肉。

▲沙茶醬能夠去腥解羶,常與肉品一起拌炒,圖為沙茶炒羊肉。

 

3.特色沙茶料理

隨著潮汕人的腳步來到台灣的不只沙茶醬料,還有沙茶料理。台南知名的「沙茶爐」便是其中之一,它源自於廣東汕頭的牛肉爐。何謂牛肉爐?簡言之就是牛肉火鍋,廣東話將火鍋稱為「打邊爐」。

那麼牛肉爐怎麼吃呢?傳統的牛肉爐會加入沙茶作為鍋底,然而隨著時間的演變,如今所謂的汕頭火鍋,發展為清湯鍋底,將原先加入鍋底的沙茶作為涮牛肉時的沾醬。而汕頭火鍋精彩的地方在於食用各種牛肉部位,針對不同部位延伸出不同的切法。食用汕頭火鍋的樂趣,就是在享受不同部位的肉品帶來的獨特口感與滋味,並強調使用新鮮的溫體牛肉。

而來到台灣的沙茶爐,吃法也與現今的汕頭火鍋不太一樣,會使用扁魚清湯底,或是豬骨、雞骨、蔬果等熬製的鍋底,特色在於店家親自炒製的獨門沙茶沾醬。台灣的沙茶爐也不像汕頭火鍋主打食用牛肉,除了牛肉、豬肉等肉品,各式海鮮、蔬菜,以及琳瑯滿目的火鍋料也都是火鍋的主體。享受烹煮各種食材,然後沾上店家獨門的沙茶醬,即是台灣沙茶爐的特色。

除了沙茶爐,在基隆更有所謂的「咖哩沙茶」。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咖哩引入了台灣,而來到台灣的潮汕人又帶來了故鄉的沙茶料理。早期基隆港充斥著碼頭工人與挑炭工人,面對吃重的勞力工作,往往需要較重口味的飲食來刺激食慾,將醇厚香辣的沙茶咖哩,炒上牛肉與芥藍,搭配寬厚紮實的烏龍麵,很符合工人「吃得飽」才有體力勞動的需求,咖哩與沙茶兩者就這樣結合在一起。

在日常的餐桌上,沙茶是一帖風味強烈的調味料,針對肉品,沙茶醬能夠去腥解羶,沙茶牛柳、沙茶羊肉等,都是常見的料理組合。沙茶醬也有很好的提味效果,與青菜一起烹煮,如沙茶空心菜、沙茶炒芥藍、沙茶滷白菜等,都是非常開胃下飯的菜餚。民間小吃,如鍋燒意麵、魷魚羹等,也都會加上一勺沙茶醬做調味,平價小火鍋店更是不乏沙茶鍋口味。

沙茶醬這帖風味獨特的醬料,在台灣落地生根,發展出多元的特色料理。仔細品味觀察,這一抹深褐色醬料,不僅在料理中持續發酵,也乘載著悠久的飲食文化歷史,轉化為台灣料理的一大特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韓式炸雞想在台灣開店 有哪些關鍵成功因素?
問: 您好!我是韓僑,有韓國朋友原本在韓國賣韓式炸雞多年,而且經營得不錯,也就是說我們有技術上的know how。拜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台灣與大陸「統一」前瞻
2013年10月10號,在台灣「雙十」國慶大典上,位列中華民國總統的馬英九在致詞中,對兩岸關係下了定義,稱「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
房屋泡沫禍害無窮
泡沫經濟是大家很熟悉的名詞,然而從國人的行為來看,許多人卻仍未瞭解泡沫經濟和它造成的嚴重後遺症。很多人仍爭相投入中國的泡沫經濟,…
大江淘不盡千載東坡名
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在為萬古雲氣封閉的西蜀,在岷峨雪浪匯入長江的大雷之音中,一個嬰兒呱呱墜地,議者按其生辰解說「…
守望相助隊員黃國訓 穿梭巷弄護衛家園
夏日晚上10點鐘,雖不若白天酷熱,走在街上還是有點悶。此時,夜色中點綴著萬家燈火,多數人悠閒地待在屋裡吹冷氣、看電視或做些消遣,…
疫情下的舐犢情深
樹叢裡,鹿媽媽正在哺乳小鹿寶寶。 好一幅舐犢情深的溫馨畫面!讓人不由得想起經典迪士尼卡通裡的「小鹿斑比」。 令人訝異的是,…
田園城市風格書店 一場清新小邂逅
 比起滿足慾望的小確幸,人生有時候更需要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轉換心態成為一股激勵的力量,讓人可以在壓力與苦悶的現實中繼續奮勉下去。…
看清楚就不會怕
千百年來神佛對人揭示了一個「無常」的道理,世上萬事萬物沒有甚麼是永恆不變的。人生的種種苦惱,正來自於對「無常」的種種懼怕──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