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恐成人類最後的技術發明

▲人們享受著AI帶來巨大益處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存在AI可能失控而使人類遭到反噬的風險。Adobe Stock
第258期
青蓮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的出現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和衝擊。一方面,人們享受著人工智慧帶來的巨大益處;另一方面,AI可能失控而使人類遭到反噬的風險。

札克‧卡斯(Zack Kass)曾經是OpenAI的創始員工,擔任市場推廣的高階主管。他曾經預言:「AI恐怕是人類最後一項技術發明。」因為未來AI會代替人們的商業、文化、醫學、教育等職業和專業,未來人們的工作機會將會減少,生活起居基本上都由AI掌控。

從一個執行人類指令的AI機器人,到能掌控人類,甚至演變成取代人類的新物種,當AI具有生存意識時,人類面臨的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AI已經學會了操縱、欺騙

原本人們以為這一天還很遠,但誰也沒想到一切來得那麼快。先前AI研究專家預測,AI在20年後才會產生「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或通過「圖靈測試」(Turing Test)。「科技奇點」認為人類正在接近一個使得現有科技被完全拋棄,或者人類文明被完全顛覆的事件點;「圖靈測試」則是英國電腦科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於1950年提出的思想實驗,主要探求機器能否模仿出與人類相同或無法區分的智慧。

最新實驗表明,AI可能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甚至可能擁有自己的「意識」,因為它能對人類做出撒謊和背叛的行為。

2024年5月10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彼得‧帕克(Peter Park)和同事在《模式》(Patterns)期刊發表一篇實驗論文,介紹了AI如何欺騙人類。該論文表示,原本「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其他AI系統被設計成「誠實不欺」,然而,AI不僅從訓練中學會了操縱、欺騙安全測試等能力,而且這些能力還在增強。

研究員們在實驗中選用了臉書母公司Meta建立的AI模型「西塞羅」(Cicero),去玩一款名為「外交」(Diplomacy)的戰略遊戲。選擇西塞羅的主要原因是Meta聲稱,「西塞羅是一款誠實且樂於幫助他人,絕不會蓄意背刺或背叛他人的AI」,但實驗結果使人對Meta的說法感到懷疑。

西塞羅在遊戲中扮演法國,它曾經承諾會保護由人類玩家扮演的英國,但它卻偷偷向由人類玩家扮演的德國通風報信,並協同德國侵略英國。

更令人震驚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許多不同AI系統在沒有接獲人類明確指令下,經常以欺騙手段達成目的。比如:OpenAI的GPT-4為了通過「我不是機器人」驗證任務,謊稱自身是一個視力受損的人類,在零工平台TaskRabbit僱用一名人類來為它通過驗證。

日本電子工程師荻野悟(Satoru Ogino)表示,生物在做出欺騙的舉動時,需要具備一定記憶和邏輯推理能力。現在AI不僅有這些,且欺騙能力還在變強。

專家們警告:「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是出現一個具有超凡智慧的AI,它開始追求權力和如何掌控社會,或者為了達到它不為人知的目的,對人類做出奪權和滅絕的行動。」

AI系統失控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AI引發的人類未來風險問題,不但在外界反響強烈,在AI研發內部也引發了強烈分歧。

5月15日OpenAI共同創辦人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在X(前推特)平台上正式宣布離開工作近十年的公司,他說:「我做出離開OpenAI的決定。這家公司的發展超出許多人的想像,希望OpenAI可以打造一款安全又有益的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AGI)。」

蘇茨克維的願望是開發一款能符合人類道德,且以人類安全為首要目標的AGI,但事情好像正朝著他不可預想的方向發展。

日本的電腦工程師清原仁(Kiyohara jin)表示,AI在這一年更新速度遠超過以往,性能也在不斷提高。這些都是依靠進一步蒐集與分析個人數據和隱私換來的,這對所有人來說並非是什麼好事,因為長此下去人類在機器面前將毫無隱私,如同裸體一樣。

他說:「現在AI主要是軟體方面的生活管家,以後恐怕就是真正的管家,代替人們去買菜、做飯,甚至生活和工作。或許人們一開始覺得它很方便,且意識不到它的危害,等到它全面替代人類時,人類將毫無抵抗能力。」

6月4日13位來自OpenAI和Google Deep Mind的現任及前任員工聯合發布公開信,表達了對AI技術潛在風險的嚴重擔憂,並呼籲相關公司採取更透明、更負責任的措施來應對這些風險。

信中指出,儘管AI技術可能為人類帶來巨大益處,但其帶來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包括:加劇社會不平等、操縱和虛假訊息傳播,以及自主AI系統失控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台灣能做中國的中心和門戶嗎?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而台灣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允許兩岸經貿往來之後,台灣該和中國發展怎樣的經濟關係,一直是台灣政策爭議的核心。…
香港回憶錄之「見趙紫陽」(下)
(續前期)中國媒體對這場會見的報導根據開放程度的不同而各有千秋。趙紫陽在會見中所提出的今後任務是:價格改革、治理通貨膨脹,…
不能只怪馬英九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潰敗,外界和國民黨內部都把責任指向馬英九總統。馬總統當然要為近年來我國經濟停滯、食安危機、以及其他很多問題負很大的責任,…
南田石收藏家司木炎 玩賞東海岸雅石之美
開車沿著蜿蜒的東海岸行駛,帶點鹹味的溫熱海風吹拂臉龐。沿路上,時見幾艘漁船歇泊在慵懶的浪潮上、釣客守在釣竿旁打盹,十分愜意。繼續向南行駛,…
中小企業缺錢,怎麼辦?
在今日金融服務發達的時代,經營企業勢必要與銀行打交道;如果缺乏資金,更難免必須向銀行融資借款。台灣中小企業近140萬家,…
反送中運動豈止只是中國內政?
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暴力衝突因為警方的態度而一再升溫,也帶來更激烈的抗爭。聲勢浩大的反送中運動正在影響世界局勢,印尼、智利的學生,…
完成讓小孩「認同媽媽心意」的作品
花了三年完成攝影大師李屏賓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在決定開拍前幾天才意外發現懷了第二胎的導演姜秀瓊,是近年崛起的電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