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非常稀有 光速年代的筆墨新生記

第258期
謝平平
古人遊山玩水時,喜歡寫詩作畫,甚至寫生,頗令人羨慕,但前提是有書僮在旁備水、磨墨、洗筆。千年前傳說發明毛筆的蒙恬、以書法聞名的韋誕早已遠去,古代生活在數位光速年代中難以複製,台灣單月曾有三、四百萬枝毛筆在市場流通的榮景不在,毛筆、製墨師傅從手工踱步到光速年代中,靠得不只是一身功夫,還有你我意想不到的際遇;而台灣年輕人靠創意,讓文房四寶獲得海外肯定的故事,小而溫馨。

文房四寶奠基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但在台灣發展的歷程不盡相同。清領時期,紙、硯已有零星製造,日治時期方才量產;而毛筆在日治時代開始有規模地製造;製墨晚至二戰末期,福州人來台開設製墨工坊,才有了台灣製造的墨條。

 

毛筆、製墨師傅從手工踱步到光速年代中,靠得不只是一身功夫,還有你我意想不到的際遇。Adobe Stock

▲毛筆、製墨師傅從手工踱步到光速年代中,靠得不只是一身功夫,還有你我意想不到的際遇。Adobe Stock

 

隨著小學納入書法為正式課程、經濟起飛,筆、墨、紙、硯家戶皆備,被視為明星產業。1980年代以後,瓶裝墨汁與原子筆的普及、兩岸開放,直至2004年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書法用具銷售江河日下,電腦打字興起,法帖、碑帖、圖庫問世,毛筆、製墨工廠只能關門大吉,師傅相繼轉行,今日文房四寶已從生活用具轉而被歸類為藝術用品。

 

從製筆師傅到事業經營者,陳景聰一路誤打誤撞,也沒有商業模式,他說自己「傻人有傻福」。謝平平攝影

▲從製筆師傅到事業經營者,陳景聰一路誤打誤撞,也沒有商業模式,他說自己「傻人有傻福」。謝平平攝影

 

「毛筆製作」陳景聰

2020年獲得台中市文化局認定為「毛筆製作」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的陳景聰,見證了毛筆發展的榮景,退伍後以高價頂下前老闆的工廠,他不以為意。眼見生意寡淡,開始投入胎毛筆製作,以技術取勝。正巧中投公路開通,店面門庭若市。

而當年跟著工廠一起頂下的「正大筆莊」,門市遍布全台,但僅有三家為直營門市,其他皆以未收權利金的方式,直接賣斷給有意經營者。從製筆師傅到事業經營者,陳景聰一路誤打誤撞,也沒有商業模式,他說自己「傻人有傻福」。

陳景聰表示,台灣製筆技術不輸日、韓,不需助手,能馬上做出一枝毛筆。即使前景未明,陳景聰最大心願還是推廣毛筆製作工藝,為此曾遠赴中國開店。他認為,是上輩子的因,種了這輩子的果,讓他不曾有過轉行念頭,傻傻做到現在,還繼續尋覓有緣人。

 

「大有製墨」陳嘉德、陳俊天父子,面對中國低價墨傾銷台灣,開發高價「松煙墨」成為大有招牌。大有製墨臉書

▲「大有製墨」陳嘉德、陳俊天父子,面對中國低價墨傾銷台灣,開發高價「松煙墨」成為大有招牌。大有製墨臉書

 

「大有製墨」陳嘉德、陳俊天

「大有製墨」亦為「台灣製造、非常稀有」的文化資產。早年台灣有四家製墨廠都落腳三重,老闆俱皆來自墨條、墨錠主要產地──中國福州。「薪傳獎」得主陳嘉德師從「國粹墨莊」師傅林祥菊學習手藝,林祥菊因國共內戰滯留台灣,見陳嘉德願意吃苦,手把手仔細教導,還留下了全套製墨工具給愛徒。

目前「大有製墨」由次子陳俊天接棒,父子倆學習之路可說完全不同,但面對困境,同樣勇於突破。陳嘉德曾為銷售墨條走遍全台,面對中國低價墨傾銷台灣,他開發高價「松煙墨」,成為大有招牌。

陳俊天遇到難題,很少與父親商量,寧可自己想上三個月。他表示,父親個性易憂難眠,因此他報喜不報憂,偶爾有新發現,才會與老父歡喜分享。而他也嘗試開發有趣的禮品墨,如象棋;近年與文創公司合作,以自己的技藝協助新品開發。他透露,目前最大客戶群為宗教界人士與書畫家。

 

「小墨器」包括:墊布、毛筆、墨條、紙鎮、硯台、筆洗等用具,透過巧妙設計,包裝成只有便攜式外用壺大小,十分討喜。小墨器官網

▲「小墨器」包括:墊布、毛筆、墨條、紙鎮、硯台、筆洗等用具,透過巧妙設計,包裝成只有便攜式外用壺大小,十分討喜。小墨器官網

 

「小墨器」邱韋如、張珮愉

找上「大有製墨」合作的是文創設計公司「鬧事設計」,首批推出創意滿滿的「小墨器」,在募資平台達成率為607%,金額121萬。「小墨器」包括:墊布、毛筆、墨條、紙鎮、硯台、筆洗等用具,透過巧妙設計,包裝成只有便攜式外用壺大小,十分討喜。此原為臺灣科技大學學生邱韋如、張珮愉的畢業作品,獲得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肯定後,萌生創業想法。

張珮愉負責行銷,邱韋如負責設計,二人個性獨立,但天天吵架,從青澀的學生到進軍東京文具展、打入日本市場,磨合還是進行式。即使如此,公司仍有新品不斷開發出來,如:可裁切的宣紙捲、九宮格墊板、可拆式毛筆、小墨曆、筆架、心經臨摹抄寫本等,進度不快,但作品總讓人驚喜。

對年輕族群而言,書法與錄音帶同樣陌生,二位小女生如何願意將青春賭在此處呢?張珮愉表示,二人都學過書法,也喜歡傳統文化,帶著「不能讓書法消失」的使命感走到今天,過程痛苦,但不後悔。即使重來一次,二人仍會是同樣的選擇。

 

 

 

相關文章:

高價頂下毛筆工廠 陳景聰轉攻「胎毛筆」敗部復活

「大有製墨」陳俊天 傳承「松煙墨」延續製墨絕學

「鬧事設計」打造現代多寶格 「小墨器」書法組前進日本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印度人瘋中文 華語教師缺額1萬!
2011年,時任教育部長的吳清基訪問印度時,在一場與印度人資發展部長的會面上,印度方表示希望台灣增派教師到印度教中文。…
生之役
生命的色彩如焦黑的土地白日 像牛一般地被役使像礦工般使盡最後一點氣力在不見盡頭的黑暗裡夜晚 …
奧運金牌背後 中國人民的轉變與反思
2008年北京奧運時,美國拿下36金、38銀、36銅,合計110面獎牌數全球第一的成績。但主辦國中國不遑多讓,以51金、21銀…
司徒華堅強樂觀面對癌症
香港市民2月3日晚間夜祭參與六四黃雀行動而曾經被捕判刑的羅海星時,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站在第一排。當時看到他戴口罩,還有點奇怪。…
源自天性 人類八成對話是「八卦」
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研究指出,說人閒話是人類獨有的特性。專家對300多人的研究顯示,人類所有對話中,有8成是「八卦」閒話,而且女性比男生更愛講…
歐元是2012全球最大威脅
全球股市大幅波動的2011年結束了。中國的龍年光臨,但會不會帶來龍年大吉呢?美國有百年歷史的老牌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屬下「…
官媒狂造「讚」 假粉絲氾濫社交媒體
數位全球商業新聞出版社「石英」近期發表文章,揭示中共宣傳機構圖謀擴大影響力,在西方各大社交媒體偽造海量的假粉絲。 據報導,…
中國特有維生素丸:紅棗
紅棗小傳 北魏時期,在高陽郡的地方,某日,太守賈思勰巡視農民莊稼時,看見村裡有人在賣棗樹,就下馬車問農夫:「結棗子的季節就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