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安法首犯 醜類圍剿黎智英

▲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以涉勾結外國勢力,違反《香港國安法》為由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Getty Images
第241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根據香港警方數字,截至2022年10月31日,警方於各場示威共拘捕10,279人,其中2,915人已經完成或正經司法程序處理,其餘7,364人暫未起訴。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及張欣宇引述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去(2022)年12月中旬在立法會「前廳交流會」表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簡稱「反修例運動」、「反送中運動」)被捕但暫未被控者有約7,000人,當中涉香港理工大學衝突的逾千人因案件較複雜,需時調查;其餘約6,000人,當局將於今年初決定是否檢控。

在2022年6月《香港國安法》實施將滿兩週年時,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多家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法令實施以來,港警一共拘捕了186人,其中115人被檢控,包含5家公司,截至目前為止,其中8起案件所牽涉的10個人已經被定罪,最嚴重的判刑長達9年。

黎智英是中共心目中的首犯

有這樣多的「罪犯」要處理,因此現在每天看香港新聞,香港法庭除了星期天休息,其他日子每天都有開庭審判反送中運動與觸犯《香港國安法》的法庭新聞,不但心頭沉重,而且枯燥無味,然而有時又爆出一些光怪陸離的判決。但在千百宗審訊與判決中,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審訊與判決。

不論是反送中還是香港國安,黎智英都被捲入。與反送中相比,國安當然更加重要。黎智英被逮捕過幾次,被起訴過幾次,人們都記不大清楚了,但是有一樣很清楚,他將是2020年下半年、《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中共心目中的首犯!

為什麼?第一、因為黎智英有壹傳媒的資產,香港《蘋果日報》是唯一還沒有被中共不同程度滲透的傳統媒體,在華人世界高舉反共大旗。第二,黎智英有許多外國聯繫,尤其與美國政要,為中共所忌,更為中共所恨。以蘋果反共為由將之剿滅,是公然與新聞自由為敵,為全球所不容,因此必須尋找其他理由。而黎智英多次與美國政要見面,正是「國安」所要尋求的目標。反送中運動數百萬香港人捲入,以此加罪,大家彼此彼此,也不會服氣;與外國政要有聯繫的香港人不多,也更容易煽動愛國情緒,尤其適合習近平的「偉大民族復興」的騙術,所以黎智英必然要成為祭品而在劫難逃。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2月3日在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舉行的「北京奧運會和被鎮壓的面孔」聽證會上,以背景照片黎智英、黃之鋒和戴耀廷為例,譴責中共對港人權迫害。Getty Images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2月3日在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舉行的「北京奧運會和被鎮壓的面孔」聽證會上,以背景照片黎智英、黃之鋒和戴耀廷為例,譴責中共對港人權迫害。Getty Images

 

2019年7月,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與黎智英會面,討論了香港剛剛發生的反送中運動,也討論到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他說,香港民眾正在同美國一道與中共進行一場價值觀的戰爭。共同理念的團結合作很正常,當然也引發中共的強烈不滿。2019年10月,黎智英又與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及4名參議員會面討論了香港情況,當然更引發中共的不滿。

黎智英多次被捕,也多次可以保釋,甚至於《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的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以涉勾結外國勢力,違反《香港國安法》為由拘捕壹傳媒黎智英等7人。也仍然可以保釋。

莫須有的「欺詐罪」

然而2020年12月3日,黎智英因被指控欺詐再次被捕,並被拒絕保釋。請注意,這次拒絕保釋不是因為《香港國安法》,而是「欺詐罪」。故意淡化《香港國安法》造成的白色恐怖,以免受到國際社會的指責。而在這個罪名以前,當局先在2021年5月28日對黎智英、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等10名民主派人士,被控2019年10月1日,涉犯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10人都在17日認罪,黎智英被判刑14個月。在此之後,港共就以欺詐為名將黎智英作為國安首犯來審判。然而到底黎智英犯了什麼欺詐罪?這是個莫須有罪名。

欺詐罪是2020年12月3日黎智英再次被捕時所做的指控。因為有前面多次的逮捕與搜索,當局絞盡腦汁終於從眾多資料中找到這個罪名來迴避敏感的國安指控。

原來黎智英與壹傳媒集團行政總監黃偉強,向香港科技園公司租了將軍澳工業邨的樓房作為公司辦公樓,後來黎智英又將其他幾家公司遷入這裡,被指隱瞞業主,從而違背租契而形成詐欺。兩人早前在區域法院被裁定罪成。到2022年12月10日判刑當天,法官陳廣池指黎智英欺詐行為長達21年多,指他與黃偉強濫用政府批出的低廉土地,屬於「自肥」或「自我方便」等等罪名,將黎智英判處監禁5年9個月。

這種公司租樓情況在香港常見,有的幾個公司合用一個辦公室,各有一位小姐聽電話;有的乾脆幾個公司合用一位小姐聽電話來節省開支,哪裡有幾家公司同時與業主簽訂一個契約的?然而這次因為是黎智英而成大罪,並判重刑;可以說,根本就是政治裁決。然後為國安鋪路,既然欺詐罪名已經如此之重,國安罪名當然更重許多,以此埋下伏筆。當局又以國安為名,凍結《蘋果日報》的資金,使《蘋果日報》缺乏流動資金,再加又有多位主筆等高層被捕而被迫宣告停業。至此,即使黎智英還沒有完全定罪,港共扼殺新聞自由也已大功告成。

嗚呼特區,嗚呼自治

黎智英當然也明白實施《香港國安法》,他將是重點人物。因為親共媒體早定出「亂港四人幫」,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榮休主教陳日君,以及他本人。四人中黎智英影響力最大,當然找他開刀。所以在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推行前夕,不論香港民主派或建制派均認為黎智英是很大可能被拘捕的高危人物,但他在6月16日接受《法新社》以及6月29日接受《德國之聲》的訪問中表示,他已經準備了為香港坐牢並且不會後悔,他也不會離開香港並會戰鬥到最後一天。果然,他終於被中共送進牢裡。

作為民主鬥士,黎智英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也要在國安法審訊中據理力爭,並宣揚他的民主、法治理念。2021年2月1日,終審法庭聽完雙方陳詞,押後裁決,黎智英繼續還柙。所以他聘請了英國的御用大律師為他辯護,這是《香港基本法》規定允許的。然而特區政府為了表示愛國,由律政司出面反對,要求法庭禁止黎智英這樣做,然而高等法庭及上訴庭兩次駁回律政司的無理要求,判定黎智英有權利這樣做。

那些共產黨奴才不甘示弱,在終審法庭審理以前有的要求外國律師必須簽署保密協議,有的要求全國人大釋法,拒絕外國律師為黎智英辯護,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甚至表示黎智英可能「送中」審判,引發譁然。結果2022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後一次會議沒有把這個議題排進去。原因很簡單,最近習近平被武漢肺炎與白紙革命搞得焦頭爛額,而且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不保,北京必須採取緩和措施,如果再來一次中央干預,必然加速資金與人才的逃亡。

港共期待的中央干預沒法實現,一氣之下,拒絕給黎智英的大律師延期留港,高等法庭乾脆擺爛,把黎智英的國安案子一口氣延至2023年9月25日才開庭。也許那時北京會端出處理黎智英的新政策給香港法庭審理。這也徹底暴露《香港國安法》如何凌駕全港法律,連終審法庭都被踩在腳底下。嗚呼特區,嗚呼自治,獻醜才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住不炒」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提及「房住不炒」,讓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今年將放開樓市的調控。3月12日,…
花蓮外海五年兩船蒸發 台灣也有「福爾摩沙三角」
一艘高雄籍砂石船「瑞太八號」,2005年2月10日下午從台灣花蓮港載滿砂石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船隻於當天晚上和船公司失去聯繫。無獨有偶,…
王如玄的「為官之道」
意外成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大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金融海嘯,帶給她非常嚴酷的試煉。…
房價跌成「白菜價」的中國城市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呈現上漲趨勢。…
神奇數字中 或暗藏宇宙祕密
數字,是我們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概念,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字接觸。但很少有人想過,看似平凡的數字背後有多少無法解釋的謎團?…
不再砍頭!純蜂蜜如何分辨?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平均需要採集1,500朵花的蜜,才能生產一公克的蜂蜜,每隻工蜂終其一生,也只能釀製約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神祕」華裔大富豪的獻金來自何方?
進入7月以來,澳洲媒體廣泛報導了一位「神祕」的華裔大富豪竟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政治獻金捐款人」的消息。在十年之中,…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五):妙用臉書連結精準客戶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臉書(Facebook)的廣告方式多達十二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以便熟悉整個臉書的廣告刊登機制。如果沒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