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美國關稅措施,關注中國貨品透過台灣違規轉運或大量傾銷的可能性,為此,數發部數產署邀集電商業者共同研商因應作為。
財政部長莊翠雲上月14日說明,輸入台灣的小額包裹多透過海運快遞,其中來自中國的占多數,財政部已在慎重檢討小額包裹免稅制度,以免對國內產業不公平。至於是否可對小額包裹免稅採取「差別待遇」,例如對中國進口者取消免稅,她表示可納入考量。
此外,為防堵中國出口貨品,規避美國加徵關稅,繞經台灣,偽冒台灣製造後違規轉運「洗產地」至美國,致損害國內產業利益,財政部宣布採「事前預防、事中嚴查及事後嚴罰」三道防線。
特定商品需檢附原產地證明書
首先在事前預防方面,若屬美國對中國加徵反傾銷稅(如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依美國301條款加徵特別關稅(如工具機)的高風險貨物,該廠商須遵照經濟部相關公告,檢附輸出許可證或原產地證明書,海關才予以通關放行。
此外,財政部與經濟部密切合作,針對廠商出口紀錄進行風險篩選,並強化原產地證明書的審核。海關系統也主動提示業者注意原產地標示,並提供諮詢輔導服務,協助業者合法合規出口。
接著,事中嚴查階段,海關透過風險分析系統,自動比對出口申報資料,針對自保稅區或課稅區出口至美國的貨品,篩選疑似自中國大陸進口者進行標示與實體查驗。針對高風險業者,關員會進入保稅倉實地查核貨品標籤與原產地標示是否相符,查核結果亦將納入後續風險模型進行比對分析。
若發現違規情事,將啟動事後嚴罰程序。財政部指出,如查獲廠商未依規定標示或標示不實,將移送經濟部依《貿易法》裁罰,最重可罰300萬元或禁止一年輸出入。如違規發生於自由貿易港區,海關得依規定停止其6個月進儲貨或廢止營運許可。另也與國際執法機關合作,當外國查核出異常案例時,台灣可協助提供資料,甚至安排外國調查官來台進行聯合查核。
關務署成立違規轉運強查小組
此外,財政部表示還有4項精進措施,首先,關務署所屬各關由關務長率隊,成立違規轉運強查小組,監控轄區出口美國貨物數量有無異常波動,鎖定轄內高風險廠商,執行強查行動,每週至少查核1次。
第2,蒐集國內外情資,運用經濟部回饋裁處案件資料,分析相關違規態樣,納入風險分析資料庫,透過大數據鎖定可疑廠商及貨品。第3,擴大宣導商民遵守相關規定,避免觸法。第4,鼓勵檢舉不法,全民協力打擊不肖廠商。
5月14日,數產署再度召開「防範中國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作為研商會議」,邀請中華民國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及蝦皮、momo、PChome、Yahoo購物、台灣樂天市場、東森、酷澎台灣、露天市集、旋轉拍賣、生活市集、松果購物等國內大型電商業者,研商應對中國產品低價傾銷,透過不實標示規避產地來源等不公平貿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