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4年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再次誕生百萬首獎

睽違四年再次舉辦的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備受國際矚目。(圖:陶博館)
謝平平

由鶯歌陶瓷博物館主辦之「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因疫情之故,停辦4年,今年參賽作品也創下歷年新高。5月2日,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宣布,首獎得主為佐藤雅之(Masayuki Sato,日),將可獲得100萬台幣。其次,金獎得主為權真姬(Kwon Jin Hee,韓)、銀獎為黃婧(中)、銅獎得主為Yulia Batyrova(俄)與Marat Mukhametov(俄)。

2024的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有來自5大洲、66國,共1,216件參賽作品,較上屆增加484件,突破該展自2004年以來的歷史紀錄,第一階段書面審查,共有81件作品進入決選。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7位國際評審委員包括國際陶藝學會(IAC)主席Torbjørn Kvasbø、獲頒「臺灣陶藝獎」成就獎的陶藝家劉鎮洲、日本首座縣立專業陶藝美術館「茨城縣陶藝美術館」館長金子賢治、前國美館館長薛保瑕、知名陶藝家鄧惠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Susan Beiner、韓國獨立策展人林美善等,涵蓋陶藝各相關領域。

經過二階段審查,佐藤雅之 (Masayuki Sato)作品《貝殼鳥巢 22-05(喧鬧與繁華)》脫穎而出,獲得首獎。

金獎:韓國・權真姬,《概念核心_甕》

銀獎:中國・黃婧,《回#12》

銅獎:俄羅斯・Yulia Batyrova、Marat Mukhametov,《白鳥III》

另有優選9件、評審推薦獎7件,共有20件獲獎,完整得獎名單可上陶博館官方網站http://www.ceramics.ntpc.gov.tw查詢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邁入20週年,每2年以作品競賽、主題策展模式輪替舉辦,為全球首創,于玟表示,自「作品競賽」中可看見當代陶藝創作廣度,從「主題策展」中可探討陶瓷文化深度,經過9屆成果累積,已有超過3千人次的國內、外創作者參與,使鶯歌成為國際陶藝展覽的重要據點之一,期待陶博館能以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為藝文交流平台,與新北市美術館共同打造鶯歌藝術城,為新北市民提供可欣賞國際藝術作品的文化場域。

「202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預計在陶博館3樓特展室展出至2025年4月6日,展覽期間將陸續推出國際講座、工作營等系列活動,由國際評審及得獎者向民眾分享藝文評論與創作示範等,有興趣的民眾可透過陶博館官網、粉專得知更詳細訊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少女天賦異秉 逐字母倒背如流
一個人對文章、歷史等事物非常熟悉的時候,我們往往形容這個人能夠「倒背如流」。不過看了美國俄克拉荷馬州14歲少女阿麗薩.克瑞莫(Alyssa…
黑暗中的救贖
 宛如神蹟的真實故事──《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The Zookeeper's Wife)(新片)導演:妮琪卡羅(Niki…
中國血汗工廠的末路──解析富士康N+1跳樓事件
由於開創了世界工業史上絕無僅有的12位員工連續跳樓的悲劇紀錄,有台灣首富之稱的郭台銘尷尬地站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下。…
米的魔法師 余政隆引領傳香飯糰走向世界
自2000年開始,耗費十餘年親至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種米,余政隆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魔米」廠房,陳列著色彩斑斕、長圓各異的米種。…
宜蘭大步邁向觀光工廠大縣
由台灣西部往東馳騁於前往宜蘭的北宜高速公路,一路上「穿山越谷」,幽雅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可是進入雪山隧道後,車挨著車、有氣無力地前進,…
餐廳美食豈能與廚房衛生脫鉤
「本末倒置」是一句常見的成語,意思是事物的先後次序顛倒,比喻一個人做事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這句成語源自《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食尚新風潮 餐桌上的蔬食主義
全球正刮起「蔬食」風潮,你跟上了嗎?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說法,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吃得對,可以調整生理機能,維持身體健康。…
「詩家天子」王昌齡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西元698~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以七言絕句藝術精湛而著稱,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詩家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