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高職師徒制 以陶博館展出奇趣「療癒花園」成果展

《生靈龍苞》。(圖:陶博館)
謝平平

現代陶瓷藝術風格多變,鶯歌高職假陶博館舉辦「療癒花園計畫—鶯歌高職25屆師徒制成果展」,30組作品奇趣療癒,如祥瑞青龍盤旋於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載華麗陶壺的幸福許願池、古樸建築造型的信箱,陶博館長張啟文鼓勵年輕學子專注陶藝領域,未來走上國際舞台。

該展共有30組件作品,由鶯歌高職陶瓷工程科76位畢業生、5位負責師徒制的陶藝師共同發表,該校校長顏龍源對陶藝大師傾囊相授表達感謝,也表示學生相當珍惜在博物館場域展出作品機會,他盼望孩子未來能接棒成為臺灣陶瓷藝術生力軍。

王胤棻、王敏芯、林亞諠、林哲宇、林晉佑共同創作《生靈龍苞》傳達植物開花結果、培育種子的新生命概念,宛如雙手的花蕊、花苞、花萼造型呵護著新生,並與象徵吉祥的青龍組成裝置。

師傅許旭倫表示,透過師徒制的方式傳承陶瓷雕塑、裝飾等技藝,看到學生勇於挑戰自我,最後能夠獨當一面,真是非常欣慰。學生林哲宇則表示,製作過程需克服枯燥無聊,從堆疊化妝土、施上氧化鐵,再仔細打磨,讓作品近看有細節,遠看立體,最後成果讓他有滿滿成就感。

擅長手拉坯的陳元杉、專長彩繪的張美雲則指導9位學生完成《福到—彩繪拼貼許願池》,許願池上方裝置著象徵「福氣」的華麗陶壺,四周為12星座的彩繪陶罐,營造幸福噴泉的氛圍。

未來將放在校園中的《愛的訊息》是由師傅廖田心指導4位學生拿捏手勁,在陶板上刻畫紋飾。

陶張啟文表示,鶯歌高職創設師徒制度,讓學生有基礎訓練,也拜陶藝家為師,陶博館特別以館校合作模式提供平臺,協助師徒、陶藝家共同佈展,留下美好的展出經驗。更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來參觀。該展即日起將展至5月19日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少女天賦異秉 逐字母倒背如流
一個人對文章、歷史等事物非常熟悉的時候,我們往往形容這個人能夠「倒背如流」。不過看了美國俄克拉荷馬州14歲少女阿麗薩.克瑞莫(Alyssa…
黑暗中的救贖
 宛如神蹟的真實故事──《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The Zookeeper's Wife)(新片)導演:妮琪卡羅(Niki…
中國血汗工廠的末路──解析富士康N+1跳樓事件
由於開創了世界工業史上絕無僅有的12位員工連續跳樓的悲劇紀錄,有台灣首富之稱的郭台銘尷尬地站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下。…
米的魔法師 余政隆引領傳香飯糰走向世界
自2000年開始,耗費十餘年親至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種米,余政隆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魔米」廠房,陳列著色彩斑斕、長圓各異的米種。…
宜蘭大步邁向觀光工廠大縣
由台灣西部往東馳騁於前往宜蘭的北宜高速公路,一路上「穿山越谷」,幽雅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可是進入雪山隧道後,車挨著車、有氣無力地前進,…
餐廳美食豈能與廚房衛生脫鉤
「本末倒置」是一句常見的成語,意思是事物的先後次序顛倒,比喻一個人做事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這句成語源自《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食尚新風潮 餐桌上的蔬食主義
全球正刮起「蔬食」風潮,你跟上了嗎?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說法,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吃得對,可以調整生理機能,維持身體健康。…
「詩家天子」王昌齡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西元698~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以七言絕句藝術精湛而著稱,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詩家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