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出版社之二:九歌

佩服出版人 蔡澤玉談長銷作品電子書版權

▲電子書無法全部取代紙書,但角色相補。謝平平攝影
第254期
謝平平

「你有看某書了嗎?趕快去看,版權快到了。」九歌出版社是台灣老牌的文學出版社,當年與純文學、爾雅、大地、洪範並稱文學界的「五小」,是通路認定的優質品牌,創辦至今超過45年。九歌的辦公室話題除了選書企劃與作家,總編陳素芳早改用電子書閱讀器改書稿,並將改稿筆記匯出到電腦中整理;而發行人蔡澤玉也是電子書閱讀器愛好者,常與同事討論電子書市場。

20年前的電子書市場

九歌是第一批加入電子書平台的出版社,包括聯合線上、城邦原創、中華電信Hami。當時iPad尚未面世、Kindle電子書僅能閱讀英文,台灣已有人使用電腦閱讀中文電子書。蔡澤玉表示,書本排版方式轉為PDF檔後,並不適合在電腦或手機上閱讀,因而電子書業績慘澹,不如痞子蔡在網路發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所刮起的網路旋風。

雖然銷售不如預期,但九歌從此將「電子書」放在版權合約中,在握有諸多經典作品的「五小」中,是態度最積極的一家。

長銷作品為何沒有電子書?

九歌當年創立宗旨為「為讀者出好書,照顧作家心血結晶」,愛書人分為了解電子書、排拒電子書二派,作家亦然。

 

九歌出版社總編陳素芳習慣拿閱讀器讀書稿。謝平平攝影

▲九歌出版社總編陳素芳習慣拿閱讀器讀書稿。謝平平攝影

 

出版社可出版實體書、電子書滿足不同派別讀者,但作家對電子書的排拒,卻始終無解。

早年經典作品,如琦君的作品《水是故鄉甜》等,九歌都已發行電子書,讓年輕世代也能一睹為快。但至今仍有資深作家認為,電子書可能造成網路盜版,拒簽電子書授權;也或者握有經典作品版權的出版社並未出版電子書,因此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至今未能上架。

 

九歌出版社發行人蔡澤玉。謝平平攝影

▲九歌出版社發行人蔡澤玉。謝平平攝影

 

追尋長銷作品的年輕世代

蔡澤玉觀察到,有特定的年輕世代從網紅或學校老師、大學創作課程中得知早年經典作品,因而提高電子書銷量,如:傅佩榮、張曉風、余光中等,部分電子書甚至追上實體書的銷售量。

有作家開始經營社群,得以跨越30年鴻溝,與年輕世代共同探討文學,也是近年不可忽視的趨勢。此外,電子書平台上的「試讀」,對於銷售也有相當助益。

電子書營收還無法期待

不單關注電子書銷售量,九歌也思考各種吸引讀者的出版方式,如和作者聯合發行電子書,具體方式有很多種,與電子書平台聯合發行也不無可能,但困難點在於合寫版稅如何計算?利潤如何拆分?

九歌創立之初,一本書售價與一張電影票相差無幾。蔡澤玉表示,當時還能說出版是個好事業,因有起碼的銷售量,就能支持出版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但如今紙價月月漲價,2022年底,出版社已無法用「預付三個月留紙」的方式對抗漲價,只能按當月紙價付錢,「每月紙價漲0.1%,一年就超過1%了,何況我們用量都相當龐大。」

而出版社還要吸收平台折扣費用、書本運費、退書費用等,但與電子書相比,實體書的營收仍占有九成五,今年台北書展趕上九歌年度選書,業績比去年成長三成,值得慶祝。

「從我踏入出版業開始,年年都在討論銷量下降的問題,但大家又嘗試各種辦法掙扎搏鬥至今,我真的很佩服出版人。」蔡澤玉除繼續在閱讀市場中觀察脈動,也期盼在電子書市場中找到新利基。

 

 

 

相關文章:

電子書帶來「新輕閱讀」 台北書展業績驚人

千萬版稅年代已逝 趙政岷:繼續上場找回打擊率

kobo、Pubu、Hyread 搶占電子閱讀兵家之地

如何看電子書?使用者經驗分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少女天賦異秉 逐字母倒背如流
一個人對文章、歷史等事物非常熟悉的時候,我們往往形容這個人能夠「倒背如流」。不過看了美國俄克拉荷馬州14歲少女阿麗薩.克瑞莫(Alyssa…
黑暗中的救贖
 宛如神蹟的真實故事──《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The Zookeeper's Wife)(新片)導演:妮琪卡羅(Niki…
中國血汗工廠的末路──解析富士康N+1跳樓事件
由於開創了世界工業史上絕無僅有的12位員工連續跳樓的悲劇紀錄,有台灣首富之稱的郭台銘尷尬地站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下。…
米的魔法師 余政隆引領傳香飯糰走向世界
自2000年開始,耗費十餘年親至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種米,余政隆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魔米」廠房,陳列著色彩斑斕、長圓各異的米種。…
宜蘭大步邁向觀光工廠大縣
由台灣西部往東馳騁於前往宜蘭的北宜高速公路,一路上「穿山越谷」,幽雅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可是進入雪山隧道後,車挨著車、有氣無力地前進,…
餐廳美食豈能與廚房衛生脫鉤
「本末倒置」是一句常見的成語,意思是事物的先後次序顛倒,比喻一個人做事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這句成語源自《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食尚新風潮 餐桌上的蔬食主義
全球正刮起「蔬食」風潮,你跟上了嗎?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說法,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吃得對,可以調整生理機能,維持身體健康。…
「詩家天子」王昌齡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西元698~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以七言絕句藝術精湛而著稱,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詩家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