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運女神周庭 宣布流亡加拿大不再回港

哨子先生

周庭是誰?

如果香港依然是1999年以前的香港,或許我們永遠不會聽過這個名字。

她只會是一位在香港普通家庭長大、普通學校唸書,甚至可能在普通公司工作的女孩。

 

但是2014年,她參與了雨傘革命,並成為學生領袖,從此改變她一生。

在震驚國際的雨傘革命結束後,周庭繼續投身政治活動,成為泛民主派年輕代表人物。

2016年,周庭和黃之鋒成立本土派政黨「香港眾志」。

長期堅持爭取香港民主和自由,讓周庭成為了政府的眼中釘。

她曾在2018年曾經參選立法會議員,卻遭到選舉主任莫名剝奪參選資格。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周庭再次成為前線的主導抗爭者。

由於周庭的日語流利,她多次接受日媒訪問,甚至到日本舉行記者會宣傳訴求,在日本有超高人氣。

周庭因此被封為「學運女神」,還被時代雜誌選入「年度百大女性」。

周庭人氣越高,香港政府越怕她,怕她的無所畏懼、怕她背後代表的年輕人意志。

學運女神的代價是,周庭這幾年間一直重複著被捕、起訴、關押,不停循環。

她付出了所有代價,包括求學,包括身體健康、心理狀態,以及她的家人和朋友、社交生活等,幾乎一切。

 

在她反覆被抓捕關押的這段期間,香港處境更難了。

2020年,北京強行通過《港區國安法》,宣布香港獨立司法已死。

同年,周庭被國安法以「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名逮捕,隨後被判刑坐監10個月,直到2021年6月刑滿出獄。

此後周庭沒有再公開露面,直到今年12月3日的這則貼文,對大家宣布她的決定。

周庭說,當年即使順利出獄了,仍然沒有真正的自由。

護照被警方扣押不能出境,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向國安處報到。

由於港版國安法的實施,周庭和許多民主派人士依然處於可能隨時被抓捕送往中國判刑的情況,這讓她的身心狀態承受巨大壓力。

她被診斷出患有焦慮症、驚恐症、創傷後壓力症,以及憂鬱症。

周庭每天都活在恐懼和絕望中,無法正常生活和學習。

同時她也失去很多朋友,因為她不敢和他們聯繫,也不想拖累他們。

周庭說,她感覺自己被困在一個黑暗的牢籠裡,沒有出路。

 

想做些有建設性、讓自己成長的事,周庭決定報考加拿大一所大學的碩士課程,她錄取了,可卻無法去報到。

國安處要求周庭,如果想拿回護照必須寫下「悔過書」,還要跟他們一起去中國參觀「愛國展覽」,了解「祖國的偉大發展」。

為了取回護照,周庭不得不作出妥協,承受這些羞辱。

即使終於抵達加拿大開始學業、接受專業心理諮商,身心狀態逐漸好轉,國安處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

根據法律,周庭必須在12月底前回港報到,否則會被視為「棄保」。

但那個只想永遠封住她的嘴的地方,真的還是家嗎?

就在今天,滿27歲生日的這天,周庭宣布流亡加拿大,不回香港。

而且,她說:「大概一輩子不會回去了。」

 

周庭說,在加拿大的這三個月,她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免於恐懼的自由。

她不想再失去這種自由,她不想再回到那個黑暗的牢籠裡。

呼吸過自由的空氣,更能體會到失去自由的可怕。

在周庭宣布流亡的IG貼文底下,數百則網友留言祝福並支持她的決定。

大家一致同意,這女孩為香港做的,已經太多太多了,希望她從今往後為自己的幸福,好好活著。

 

周庭說得沒錯,她的故事只是香港數以萬計的故事之一。

香港還有數不清,而且大家都不認識的名字,因為北京的瘋狂,被迫葬送自己年輕的青春甚至生命。

而這個瘋狂政權,至今卻仍處心積慮,想繼續毀掉香港,連霓虹招牌都不願放過。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這句已成為歷史的經典口號,我們還有機會見證它的實現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