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雕塑第一家庭!鶯歌光點「對話」展出蒲浩明、蒲宜君對話作品

蒲浩明立於「生命回憶」雕塑對話作品間,右為蒲浩明〈那天I〉,左為〈生命是一首感知的詩歌〉。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被學者譽為「台灣雕塑第一家庭」的蒲添生、蒲浩明、蒲宜君,三代都因不同機緣走上雕塑之路。蒲添生當初持反對態度,蒲浩明卻非常開心女兒選擇美術,「只是她不聽我話啦,不去巴黎,跑去英國。」不聽話的女兒風格與蒲浩明迥異,此次父女也在鶯歌光點美學館舉行「對話」聯展。

「對話」聯展中,共有六件父女對話的雕素作品,最吸睛的是「植物—生命力的延續」主題,蒲浩明在女兒出生時,製作〈葡萄棚下〉,9 年後入選巴黎秋季沙龍(1982)。蒲宜君則以父親作品中的小枝芽為靈感,延伸創作生命樹枝芽的〈化為枝枒〉,亦入選巴黎秋季沙龍,具有承傳意義。

2

蒲浩明,〈葡萄棚下〉,1973。

 

法國名著《小王子》是父女最喜愛的文學作品,蒲浩明以此創作出「圈圈系列」,他表示,一個圈圈就像一個宇宙,也像細胞,更像是每個人在宇宙中找尋屬於自己的星星。蒲宜君則以此創作「玫瑰」素描系列,每朵玫瑰形象不同,也都是一個宇宙。

父女也都喜歡歌手楊乃文「那天」,父女二人不約而同停下手中作業,仔細聆聽,空間中瞬間安靜下來,以此創作的〈那天I〉與〈生命是一首感知的詩歌〉成為「生命回憶」主題。此外,現場還有「擁抱」、「花」、「船」等父女對話系列,充滿生活記憶。

此外,蒲浩明也首度發表與孫兒有關的〈兒子子超長男〉圖像手稿,並在一樓佈置「圈圈系列」藝術空間,充滿溫暖與喜悅。

1

蒲浩明,〈兔子-7〉,線雕。

 

今年是兔年,「對話」聯展現場也有兔子線雕作品,這是蒲浩明紀錄家中寵物兔的幼年到老年的紀錄,每件作品都有當年不同的心情,線條也相當具有童趣。

蒲家三代的藝術之路

蒲浩明父親蒲添生(1912—1996)為台灣知名雕塑家,為黃土水之後、留學日本的雕塑家,外公則是前輩藝術家陳澄波(1895—1947),從小生長在藝術家庭,2 歲就到父親的鑄銅工廠玩耍。蒲添生因藝術家收入不穩,不贊成兒子學雕塑,蒲浩明當時對雕塑已有基礎,只好改讀理工。

大二,他堅持重考,改走美術之路,見他不願放棄,父親也幫忙找朋友教導,讓兒子順利考上美術科系。畢業後,蒲浩明在父親工作室學習,十三年後,妻子鼓勵他前往歐洲學習,各大知名美術館的雕塑作品,不但眼界大開,也讓他印證父親所言「我的作品中有希臘」的內涵。

而女兒蒲宜君從北一女考上台大政治系後,最終仍走上藝術之路,對蒲浩明而言,是意外的驚喜,「藝術家,七分靠天份,三分靠努力,無法刻意培養。」

他回憶,女兒小時經常跟在爺爺蒲添生旁,爺爺捏泥土,她就有樣學樣,「她可以碰我爸爸的作品,我們都不行。」

一次,蒲添生對孔子像不甚滿意,將泥土塑像交給孫女,意思是要孫女邊玩耍,邊「回復泥土原狀」,但 8 歲的蒲宜君卻將其改成戴帽穿裙的時髦女性,首次顯露天份。

蒲浩明表示,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與成長,不管上一代多有名,最終是要想辦法走自己的路,用藝術走出自己的路;而愛女九次入選巴黎秋季沙龍,也讓他感到驕傲,父女預計 2024 年將會在歷史博物館進行展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佛陀所示「末法時期」的啟示
所有讀過佛經的人或者對佛教有一點瞭解的人都知道「末法時期」。甚麼是「末法時期」?從甚麼時候起算?釋迦牟尼佛在涅槃前曾告訴弟子阿難:「…
拍照算熱量 Cofit打造全方位健康管理App
林暐淳小檔案 學歷:台大機械系學士,台大機械所碩士 現職:「Cofit群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及共同創辦人 經歷:「Pivot…
低利時代來襲 善用儲蓄法賺錢
  大約20年前,銀行的活儲利率有7%以上,沒錯,確實是7%。但是今天,活儲利率只有0.3%,整整少了23倍,…
「指鹿為馬」的現代啟示錄
秦朝的暴政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其中的李斯及趙高是秦朝權傾一時的代表人物,這兩人的故事駭人聽聞。秦始皇嬴政的兒子,秦二世嬴胡亥昏庸無能,…
拍照算熱量 Cofit打造全方位健康管理App
林暐淳小檔案 學歷:台大機械系學士,台大機械所碩士 現職:「Cofit群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及共同創辦人 經歷:「Pivot…
日本40歲單身男性 撐起消費新動力
日本在長期不景氣下,百貨公司的男性專區卻是熱鬧非凡。原本消費族群以女性為主的網路購物和便利商店,許多男性也樂在其中。…
小配件 搭出老爸的型男時尚
平常忙於工作、為家庭奮鬥的老爸,有時會不小心忽略了身上的key point,只要透過幾個配件,就能從細節處幫老爸加分。 鑽石腕錶…
豔豔冬陽唐麻丹 奕奕瀑布蝴蝶谷
位於台中縣內的「谷關七雄」,是七座盤踞在大甲溪兩岸的山岳。七座山都是河谷切割地形,以山形雄偉、落差極大,贏得「雄」字封號。而唐麻丹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