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一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弦樂四重奏 圓滿落幕

灣聲樂團第一屆國際音樂大賽合影。灣聲提供
編輯部

灣聲樂團第一屆國際音樂大賽-弦樂四重奏,經歷三天如火如荼的複賽及決賽,來自11個國家之頂尖音樂家共襄盛舉,角逐最高榮譽,並於7/21日圓滿落幕。恭喜來自俄羅斯的【Klever Quartet】以細膩的技巧、精緻的演藝、獨到的詮釋,獲勝第一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弦樂四重奏-社會組第一名;恭喜 【Dreamers】 獲勝第一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弦樂四重奏-青少年組第一名。

1

大賽主席李哲藝。灣聲提供

 

臺灣第一次舉辦國際級古典音樂比賽,感謝國際評審團:曾耿元、Patricia Shih、Nikita Pogrebnoy、梁建楓、Artem Konstantinov、蘇顯達、吳庭毓、黃維明、鄭立彬、薛志璋、李宜錦,以及大賽主席李哲藝一同為此次國際音樂大賽奏響屬於臺灣的樂章。更感謝決賽委託創作指定曲之作曲家王敏玲、王鈺淩為此次音樂大賽更增添濃厚的臺灣人情味。臺灣文化的多元及包容,造就灣聲樂團今日的壯舉,更是臺灣文化軟實力的一大展現。一直以來大力「輸出」台灣音樂古典化,古典音樂台灣化的灣聲樂團,此次藉由國際大賽廣邀世界好手參與,著實「輸入」了相同藝術精神,造就雙向的榮景。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傳統很美、古典很美、臺灣很美。灣聲樂團第一屆國際音樂比賽締造漂亮的成績單,更是臺灣音樂邁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第一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弦樂四重奏,讓臺灣的聲音遠播全世界!   

古典音樂臺灣化;臺灣音樂古典化

以西方古典音樂為基礎,並將其建立於臺灣本土文化素材的美學,兩者碰撞融合產生濃厚臺灣味的古典音樂。以臺灣傳統內涵作為創作理念,突破東西文化的固有框架。呈現多樣化與國際化的同時,也貼近臺灣常民生活,讓古典音樂更有臺灣味。藉由音樂的競技交流與世界接軌,奏出臺灣特有的人情味,讓音樂貼近生活,讓世界聽見臺灣。

家己的聲.世界來聽

臺灣首次舉辦國際性的古典音樂比賽,所有曲目皆以臺灣素材之創作、以及臺灣作曲家之作品為限,冀望藉此機會將世界帶進臺灣,藉由全球直撥將臺灣帶往國際。臺灣優秀音樂家與世界各地好手的交流,推廣臺灣的音樂,推銷臺灣的人情味。

社會組獲獎名單

第一名:【Klever Quartet】

第二名:【德德與他的朋友們】

第三名:【This Quartet這弦樂四重奏】

優選:【飛馬弦樂四重奏Vema String Quartet】、【海天四重奏】、【醫聲醇弦四重奏Mellow-Slashies String Quartet】

最佳詮釋獎:【Klever Quartet】

最佳人氣獎:【貓裏弦樂四重奏】

青少年組獲獎名單

第一名:【Dreamers】

第二名:【Jio One String Quartet】

第三名:【拾柒】

優選:【從缺】

最佳詮釋獎:【Jio One String Quartet】

最佳人氣獎:【文興弦樂四重奏】

灣聲樂團   One Song Orchestra

以臺灣音樂文化為價值,堅持演奏兩種音樂:一是臺灣人所寫的音樂,二是以臺灣為素材創作的音樂。目的是要將古典音樂臺灣化、臺灣音樂古典化,乘著最在地化就是國際化的趨勢,以最濃厚的情感及最高的規格呈現臺灣音樂文化。

主辦單位:灣聲樂團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指定住宿:將捷鬱金香酒店

指定航空:中華航空

冠名贊助:勇源基金會

贊助單位:Apacer、千康有限公司、聚陽實業/文教基金會、南京資訊、花仙子

獎盃製作:法藍瓷

執行單位:灣聲國際有限公司、圈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啟蒙教育的品牌選擇
觀察二十年來,台灣的幼兒教育信仰種類愈來愈多元化,有人本教育森林小學、蒙特梭利、華德福、福錄貝爾或在家自學團體等。…
企業充電站
2022行銷大趨勢論壇 開創行銷新境     品牌能夠透過網路直接接觸大眾,卻也造成資訊碎片化的現象。面對資訊傳播的轉變,…
從律師轉戰立委 蔣萬安盼扮演傾聽者
自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11月的九合一選舉以降,年輕世代翻轉政治的浪潮風起雲湧,整個大環境對國民黨選情相當不利,…
自愚娛人 業娛DJ速成術
我印象中,台灣從90年代晚期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不但唱片行塞滿了各種由「DJ」製作的專輯,唱片公司也拚命進口掛上國外夜店名號(…
千古戰神 北伐名將白崇禧(上)
中華文明五千年,用兵如神的將帥不乏其人,精忠報國的英雄難以計數。然而,若論在大戰中被敵軍尊稱為「戰神」的人,唯有民國時期的白崇禧將軍一人,…
美軍核子潛艇 百慕達三角驚魂奇航
滿載核子武器的美國「聖胡安」號核子攻擊潛艇2007年3月13日晚7時至14日凌晨5時,在著名的百慕達鄰近水域突然神秘失蹤。…
時薪基本工資應該再提高
最低工資限制是極具爭議性的經濟政策議題,贊成者的理由常是要保障勞工最基本的生活,而反對的人卻常主張它反而會使弱勢勞工得不到工作。…
從六四屠殺到汶川地震
轉眼「六四天安門事件」將19週年。在這個沉痛的紀念日之前三個星期,中國四川省汶川發生了大地震,幾萬人喪生。從六四事件到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