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要迎接驚濤駭浪?

▲習近平在作中共二十大報告時表示,要準備經受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Adobe Stock
第239期
李正鑫、董林杉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作中共二十大報告時表示,要準備經受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更以「走上不歸路」來形容這次二十大。

中國經濟「驚濤駭浪」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已經陷入了低谷,「清零」防疫政策削弱了消費,占比國內生產毛額(GDP)四分之一的房地產行業處於困境,中美的緊張關係也致使外國投資萎縮。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上午開幕。習近平在長達近兩個小時的講話中表明,中國將進一步放棄以市場為基礎的改革,轉而以國家為主導,提高自給自足的安全經濟模式。習近平說:「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報告中,共提到多達73次的「安全」,顯示「安全」已成為習近平的最大擔憂。

10月18日,中共黨刊《求是》雜誌的網站發表評論員文章稱:「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文章同樣提到:「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德國《柏林晨郵報》(Berliner Morgenpost)評論道:「為了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的願景,人們應該考慮一下在他的主題演講中沒有提到的內容:他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中國國內房地產危機、創紀錄的青年失業率或因疫情被封控者的心理痛苦。」目前中國的青年失業率高達近20%。對於中國民眾來說,未來的生活或更加不易。

中國人「共同富裕」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曾撰文指出,無論出現經濟危機或是其他領域的危機,對急需用錢的習近平來說,都是難以繞過去的難關。中共的「槍桿子」和「刀把子」對內用來剷除異己、鎮壓國內百姓,而對外則需要武力恐嚇、收買其他國家的政府和公司,這一切都是需要資金的。「錢袋子」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於是需要各大企業和富豪幫助「共同富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亞洲記者王詩琳(Selina Wang)通過推特發文稱,習近平的演講內容強調「共同富裕」,但他自己的政策卻讓人民難以維持生計。

另外,也有分析認為,二十大後中共將推進計畫經濟。9月下旬,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鐵軍拋出了「人民經濟」論。他聲稱,只有做大、做強國有企業才能落實全民所有制,「人民經濟取代市場經濟是世界大勢所趨」。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指出:「這就是中國計畫經濟的2.0版,增強版、升級版的計畫經濟。」

10月18日,據《美國之音》報導,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中國研究高級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長期問題是缺乏結構性改革,政府仍然認為可以通過國家主導來推動增長。

二十大透露習政權不穩

二十大後,習近平進入歷史性的第三任期,成為自毛澤東以來任期最長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外界發現,在二十大報告中,中共對過去5年來打壓私企、清零、經濟放緩,導致中國民生經濟沉痾難起,不但沒有反思,反而認為是「偉大成就」,談得最多的不是人們最關心的經濟、失業問題,而是「國家安全和鬥爭」。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關於安全、鬥爭、意識形態的詞彙大幅上升。這一轉變顯示,與過去相比,中共的戰略重點已發生了重大改變,即由過去的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轉變為以「保中共政權安全」為中心。而所謂的安全是以「政治安全」為首,而「政治安全」就是維護中共統治和中共專制制度安全。

曾在中國生活了近30年的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近日接受德媒採訪時說,中國經濟正遭遇「完美風暴」,「如果當局不及早結束清零政策,業者的忍耐度已到極限。習近平當初被挑選為接班人,沒人料到他會成為獨裁者。」

英國《經濟學人》用「走上不歸路」(No turning back)來形容這次二十大。文章中寫道,在經濟放緩、清零、打壓香港民主運動等所有這些行為中,中共二十大報告沒有做任何妥協,更不用說承認錯誤。中共內鬥的殘酷性,使得領導人負不起承認錯誤的代價。

二十大前夕,在保安嚴密的北京四通橋出現反共、反習標語,標語內容分別是「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要奴才做公民」;「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四通橋事件」震撼效應持續擴大,儘管當局採取嚴厲的審查和封禁措施,這一抗議行動仍引發國內議論和仿效,在國外獲廣泛聲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CEO 印度裔為何完勝華裔?
他們有搞笑的口音,在電影、電視劇裡常常被模仿;他們吃辛辣食物,不辣不爽;男人戴著大大的包頭,女人穿著鮮豔的紗麗。他們,…
南橫公路頂端的人間仙境
想體驗漫步在雲端,和雲霧攜手共譜森林舞曲的夢幻滋味,海拔2,320公尺的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應該是最佳的選擇了!…
江鳳英背後生生不息的愛
楓樹社區的靈魂人物江鳳英常說,自己只是一根繩子,把願意付出的人串在一起,就像樂曲演奏,只要起個音,把各種音符串起來,…
三國戰將趙子龍勇冠三軍的奧祕
古代的三國雖然是動亂的時代,但在這個時代中出現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感動了後世許多人。尤其是現代的商人更看出其中的商機,推出了許多電玩遊戲,…
補助托育政策是不是政策買票?
二十多年來我國出生率逐年下降,少子化問題嚴重,但政府一直拿不出有效的對策,近年來甚至連百萬徵求一句口號這種方法都弄過而沒有甚麼效果。…
外界對中國的三大誤判
過往國內外對中國的觀察經常是「中共團結穩固、中國經濟崛起、中國社會穩定」等樂觀說法,可是事實上,早已有所轉變。…
透視四大奧運女將關鍵成功特質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激烈地競賽,體能與技巧表現得好或壞,完全反應出競技場外辛勤付出的多寡。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運動員的汗水背後,…
暌違兩年 中美重啟人權對話
中斷了兩年多的中美人權對話於5月13日和1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雙方首次舉行人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