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首日 三大重點分析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正在德國進行的G7峰會,才過一天就出現好多重點,面對紛亂的全球局勢,此時舉行的G7峰會將會為全球帶來什麼變數呢?我們分三個部分來討論。

1.俄烏戰爭

烏克蘭問題是目前G7最亟待解決的重點項目。而且就在峰會要舉行的前一天,烏克蘭首都基輔再次傳來空襲警報,並遭到至少14枚導彈襲擊導致大爆炸。這是數個禮拜以來,基輔再次受到攻擊,基輔市長批評普丁是特意在峰會前夕給予烏克蘭警告。

就在上週,烏克蘭軍已陸續撤離東部重鎮北頓涅茨克(Severodonetsk),俄羅斯軍方隨即在週六宣布佔領該地。因為北頓涅茨克已被炸成廢墟,烏克蘭軍最後決定放棄繼續投入資源、撤離北頓涅茨克。但這也顯示烏克蘭政府目前經濟、軍事資源告急,總統澤倫斯基前陣子就不斷公開請求歐洲各國給予財政援助。

為表力挺烏克蘭,英國首相強森率先向世界銀行貸款提供烏克蘭5.25億美元的擔保,他也在峰會前夕喊話,強調「現在不是放棄烏克蘭的時候」。嗚嗚嗚,強森情義相挺實在太感人,難怪澤倫斯基看他的眼神充滿愛意,與某位馬先生合照時的眼神完全不一樣。

至於G7想如何解決烏克蘭問題,根據消息人士透露,七國領袖預計會在峰會結束後,對外宣布停止從俄羅斯進口黃金,擴大制裁範圍。

2.對抗中共「一帶一路」

這或許才是本次G7峰會的最大重點,峰會第一天,七國領袖就宣布開啟「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計畫」(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簡稱「全球基建計畫」。美國率先承諾,將在五年內籌措6000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資金,捐贈給發展中國家,希望可以幫助這些中低收入國家應對氣候變遷,改善健康、性別平和數位基礎建設。

拜登說,這個計畫不是「慈善」,而是透過公共與私人企業到開發中國家進行投資、改善當地生活,讓各國「看到與民主國家合作的具體好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表示,歐洲將為該項目調動3000億歐元,但具體會如何執行,峰會中沒有更多說明。

這個計畫並不是今年才第一次出現,早在拜登2021年就任後的第一次G7峰會,他就提出這個計畫,但因為疫情等因素暫時擱置。如今俄烏戰爭爆發,加上俄中兩國密切聯手,一東一西拓展同盟,可能歐美等國終於感受到危機感了吧。如果這個計畫實行順利,將可能成為拜登政府在經濟和外交政策上最大的突破成就。

3.抗中主旋律不變 還可能出現「小北約」

俄烏戰爭剛開始爆發的時候,大家都還在猜美國會不會放緩抗中力道。不過從這個新個金援計畫看來,歐美等國確實沒忘記,中共正持續透過經濟手段和資本社會的遊戲規則,繼續干預國際社會的野心。

這點從緊接而來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高峰會討論內容可看出來。北約峰會將緊接著G7峰會,在29、30日兩天於西班牙舉行,這次還首度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亞太地區的國家領袖參加。

大家應該發現了,從這些受邀國家來看,這次北約峰會最主要的戰略概念調整,除了俄羅斯的侵略戰爭外,還會將重點放在近期動作頻頻的中共解放軍勢力。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先前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就表示,201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峰會通過的戰略構想,內容完全沒提到中國,「這次不會再發生」。他表示中國不是北約的對手,不過中國崛起對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是挑戰,北約會努力在這次峰會做出決定,向中國傳遞清楚訊息。

至於是如何「清楚」的訊息,過兩天我們就會知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葉建昌的中小企業經營之道
在屏東翠綠的鄉野間,錯落在省道兩旁的農田,正隨著微風搖曳出這片土地的生機,空氣中瀰漫著樸實的氣息。 屏東縣自然條件良好,農、漁、牧業發達,…
美國經濟變好還是變壞?
人類進入2010,按華人舊曆,很快將進入虎年。今年全球經濟是虎虎更有生氣,還是會虎頭蛇尾,再次衰退?這幾乎是全球經濟學家擔心和爭論的話題…
這漫長的一覺不知醒了多少回,至今還沒有完全甦醒。每一回醒來都以為自己是真的醒了,當再一次醒來時,方知以前並沒有真醒,前一回的醒,…
2-1. 真相大白(上)
本期登場人物: 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165公分高但看起來很高大。趙東董事長的戰友。出身業務,老謀深算、思慮周詳…
角落的芬芳
抬起頭,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捷運擁擠的車廂裡,乘客好容易占得僅兩個腳掌大的立足之地後,十之八九就開始滑手機,寄放躁動的心思。…
中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今年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6%,連續第三個月突破北京設定的3%…
世上最古老木乃伊的詛咒
「冰人奧茨」(The Iceman Oetzi)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冰人奧茨」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上被人發現以來,…
無家可歸的棄婦!
古有名訓:「失民心者失天下!」現在的中國社會,黨、民矛盾非常突出,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若中共黨員都表態不認「馬列」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