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哪些科系不值得讀?

▲哪些大學科系值得讀?哪些不值得讀呢?Adobe Stock
第234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最近台灣賽車教父廖志賢(廖老大)在網路直播中,豪氣批評5個大學科系不值得讀。言論一出,激起了網路上的廣泛討論。

被廖老大點名讀了沒用的5個科系分別是昆蟲系、農(漁)牧系、經濟系、企管系、海洋系。他還特別點名經濟系,質疑讀經濟系「以後出來是很有經濟能力嗎?」並質疑企管系讀出來「能夠管理企業嗎?」「我廖老大會請一個大學生來管理企業嗎?」問完自己直搖頭。

有趣的是,廖老大並非認為所有的大學科系都沒有用。儘管他很嫌棄上面5個科系,他卻很肯定醫學系、法律系,或者出來可以考上公務員的人。

廖老大是對的嗎?哪些大學科系值得讀?哪些不值得讀呢?我今天從經濟學近年的專業研究成果來提供一些答案。

先釐清問題

讀大學有沒有用?首先我們先要釐清一個觀念:如果不讀大學的結果是保持高中學歷而已,那除了後段的學生之外,讀大學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意義,因為大多數學生橫豎一定會選擇一個大學科系來就讀。對他們而言,比較有意義的問題是他們應該讀哪一個科系,例如讀醫學系還是電機系比較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估計出一個醫學系畢業生如果當初沒有讀醫而是跑去讀了電機系,畢業後薪資會有什麼樣的差別。這當然是一個困難的任務,因為技術上我們無法觀察到這個反事實(Counterfactual)的結果,總不能讓時光倒流然後讓這個醫學系學生改去電機系就讀,然後把他畢業後的薪資拿來做比較。

經濟學家的估計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經濟學家Lars Kirkebøen、Edwin Leuven,以及Magne Mogstad 利用挪威豐富的行政資料來進行估計。跟美國不同,挪威的大學入學是全國統一的系統:中學生在申請大學時,需要將所有想要申請的科系填上志願序,送交給中央系統來分發。

跟台灣的情況類似,由於最後會被哪一個科系錄取,在申請前很難確定,許多學生都會填上很多科系以備萬一,因此申請表上的志願序就非常充分地揭示了每一個學生對於各類科系的偏好。

如此一來,不論學生最後被哪個科系錄取,我們都可以觀察到他所填寫的「下一個志願」以及「上一個志願」為何。例如,學生A被醫學系錄取,剛好他的下一個志願是電機系;同時學生B被電機系錄取,而他的上一個志願是醫學系。由於沒有任何學生可以準確預測自己的落點,所以A、B兩位學生雖然都將醫學系排在電機系前面,但A最後落在醫學系,而B落在電機系這樣的結果在申請前是無法準確預知的,因此最後的錄取結果就是隨機的。

三位經濟學家正是利用了這種隨機性來進行估計:由於資料量龐大,它們可以找到一組A學生以及一組B學生,追蹤他們畢業後的薪資,就可以比較出讀醫學系相對於讀電機系的薪資差異。

利用次佳(Next-Best)志願

值得注意的是,當然也有很多學生將電機系列在醫學系的前面,或者被電機系錄取的學生將商學列在下一個志願。總之,無論一個學生被哪一個科系錄取,總是會有一個次佳志願(除了被最後一個志願錄取者之外)。

作者利用上述A、B兩組學生的比較,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A、B兩組學生的興趣是相同的;兩組人都對醫學系與電機系感興趣,並將醫學系的志願排在電機系前面。因此最終兩組人的薪資差異就排除了興趣不同這個影響因素,而純粹是學科專業導致的結果。

三個領域薪資低落

由於科系眾多難以一一比較,作者們將各科系歸類成10個主要的學門領域,包括:人文(Humanities)、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教育(Teaching)、健康(Health)、科學(Science)、工程(Engineering)、技術(Technology)、商學(Business)、法律(Law)、醫療(Medicine)等領域。其估計結果整理在下列表一:

10個主要的學門領域,表一

左邊縱向排列的是學生最後錄取的領域,上面橫向排列的是各項次佳選擇。第一個欄位中的第一個數字是18.72,這代表就讀社會科學領域而且次佳選擇是人文領域的學生,比就讀人文領域而且前一個領域是社會科學的學生,就業後的平均年薪多出1萬8千多元美金。

第一個欄位中的最後一個數字是83.34,這代表就讀醫療領域而且次佳選擇是人文領域的學生,比就讀人文領域而且前一個領域是醫療領域的學生,平均年薪要多出8萬3千多元美金之譜。

事實上,第一欄中所有的數字都是正值,而且數字不小,這代表所有將人文領域列為次佳選擇但沒有去人文就讀的學生,最終的薪資都高出許多。

薪資弱勢並不限於人文領域,第二、三欄的數字顯示社會科學與教育兩個領域也呈現出很嚴重的薪資弱勢。

根據這張表,薪資最強勢的領域有4個:法律、醫療、工程、商學。所以廖老大說醫學系、法律系值得讀算是說對了,但質疑企管系算是說錯了,商學領域的科系應該還是滿多金的。

哪些科系不值得讀?

目前正好進入大學自主申請的旺季,選擇科系的各項議題又浮上檯面。學生到底應該按照興趣選擇科系?還是應該根據未來的薪資來做選擇呢?

這篇研究告訴我們,起碼在挪威,興趣相同的人選擇不同的主修,最後在薪資上的差異會非常顯著。因此,想要就讀人文、教育、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同學確實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不只是挪威,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也發現這些領域的薪資跟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4類學科的縮寫,泛指理工科)相關領域的薪資差異很大,而且近年來差距有愈來愈大的趨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印度造最便宜汽車 每輛台幣8萬
印度汽車協會統計,因為汽車的普及率平均每千人不到7輛,遠低於德國每千人550輛與法國每千人476輛,使得印度車市具有龐大吸引力,…
中國工人「世襲制」引發的縱火悲劇
在諸多影響中國社會安定的問題當中,最大的問題是失業。中國媒體有個特點,凡討論也解決不了的就不再多談,因此「失業」…
地震救災之後的第一要務:問責中國政府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至今已十餘天。儘管中國國內有人寫文章聲稱,目前不是問責與反思的時候。…
針對需求建立供應鏈 obis從賣床墊躍升為選物店
成立於2015年,「obis歐必斯國際家居」從床墊異軍突起,初期便立意要成為「台灣的IKEA」,打造台灣的居家平價時尚品牌,…
台灣出口成長不像表面上看那麼高
出口一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相對重視和依賴出口的結果,也使我國出現出超太大以及國內建設和生活品質低落等問題。因此國內常有要發展內需…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9. 投資中國受害台商 全台遊行駐點抗議
2011年下半年,當各界期待第七次江陳會能簽訂《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時,9月9日卻有二百五十多位在中國受害的台商走上台北街頭遊行抗議,…
激烈對壘 洋微博中國闖江湖
近日,據中國大陸社群網站「新浪微博」市場管理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5月份,已有14名美國政要開通新浪微博。其中,…
千年智慧 三十年經驗 讓身體真正健康
「從自己的需求出發,以自己要吃的高標準,提供優良的保健食品給國人。」 32年前,台記創辦人林駿杰因為一次嚴重的意外造成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