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於道 德馨留芳──悼張清溪教授

張清溪教授。
林雨潔攝影
李佳鴻

從大學時代就認識張清溪教授。那時剛考上台大,心情有些激昂興奮,在本系社會學之外,總想多修一些輔系,了解其他領域的知識。張清溪教授的「四人幫」經濟學當時就是經濟學理論的「聖經」,熟讀教授的書籍,讓我的經濟學從此奠定很好的基礎,日後甚至能為文分析國際政經局勢嬗變。

考上大學後,立刻投入社團活動,張教授就是指導老師。一開始聽聞老師很嚴肅,沒想到實際接觸後,發現老師為人親和,常常還會開開玩笑,但求學時代比較內向,也不敢多和老師交流,倒是和開朗健談的師母曹教授更為親近了些。

社會系、政治系研究所畢業後,張教授詢問我是否願意當他的經濟系助教?當時沒有特別想法,只覺得可以試試,就短暫接任助教一職。期間也兼任老師中央研究院研究計畫助理。

實際走出校園,步入職場,這時才發覺張清溪教授工作要求嚴格的名聲並不是空穴來風。老師教學論述、研究治學的嚴謹程度令我印象深刻,在系上,他也明辨是非曲直,始終堅持做對的事。

然而,與此同時,教授又有修煉法輪功而生出的慈善寬容之心。記得有一次,因為行政作業沒有聯絡好,教授劈頭蓋臉就訓了我一通;當時頗覺委曲,但沒有多想,只覺得是自己的錯,沒有聯絡妥當,下次改進。

沒想到過了幾天,張清溪教授竟然主動跟我致歉,說不該那麼嚴厲地訓人。我非常驚訝,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老師,還反過來向學生道歉!由此可見張教授謙和有禮、大度寬容的君子風範。

當年同樣曾經接觸法輪大法的馬凱教授也認為,張清溪教授的轉變令人吃驚,難以置信。因為馬凱教授過去曾目睹張教授為了教育預算,在會議上對著官員激動地大聲發言、還會拍桌子,現在卻變得沒有脾氣了。

當助教過了一陣子,經濟系鍾谷蘭大學姐邀請我到她與朋友合作的《看》雜誌擔任記者,張教授也鼓勵我可以好好做,就這樣在《看》雜誌待了約一年半,期間寫了很多自己希望採訪的專題,盡情發揮記者專業;之後再參加國家考試及格,現在擔任管理師。

記得《看》雜誌要離職時,張教授曾找我談,希望我留在雜誌、到別的部門,但當時認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就婉謝教授的慰留,教授也尊重我的選擇,默默支持學生的生涯發展。

記得還有幾次到系館找張教授聊天,後幾年他越見親和,還就一些事情詢問我的意見,令我受寵若驚。

印象深刻的還有一次,教授有感而發指導我寫文章。他表示,好的文章都只有少數重點,如果字數過多,作文勝於內容,就不好了。這點學生一直牢記。

沒想到張教授竟然於2022年開春遽然逝世!乍聽消息,震驚到說不出話來,足足呆立了好久……之後旋即打電話給師母曹教授,好在師母聲音依然健朗,與師母聊了一下,確認不需擔心她後,我掛上電話。

失去一位良師益友的驚訝與傷感,久久無法撫平。

相信教授已圓滿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回歸天國世界,也祈願教授放心,您未竟的志業,學生會繼續戮力完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蘋果iMessage vs. 微信 致勝關鍵受關注
蘋果公司6月3日舉行「2014開發者年會」(The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第27集:講究功效,理性決策
「小吳,基於公司種種考量,可能要請你離職。」 「離職?為甚麼!」 「你這幾個月的貢獻比不上付給你的薪水,評估下來還是得請你走路。」 「…
潘元石、陳正雄南美館大展 版畫、木雕精品盡出
臺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南美館)自成立以來,即相當注重當地藝術家與資深前輩的作品策劃展覽,館長林育淳今年走馬上任,將策展方向精緻化,…
打造40年外貿美妝品牌 「牧人」成功轉戰台灣市場
台灣美妝市場眾家品牌各領風騷,韓系、日系、歐美系等舶來品在開放專櫃上一爭長短。近年來卻有一支道地的MIT品牌「PSK深海美肌專家」,…
宋樹清以排灣勇士精神 孕育原始有機的泰然咖啡
 宋樹清賦予泰然咖啡一種慢活、自然、悠閒的線條,而且要永遠保有這種姿態。 夜幕低垂、華燈初起,…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誓約
石雕藝術家雕鑿了一座母猴哺乳的石雕,小猴子抱著母猴的乳房,睜著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珠,猛力吸吮著。母猴則閉著雙眼摟著小猴子,一臉欣慰的神情。…
亞洲能做世界的領導者嗎?
美國領導世界的能力和意願似乎逐漸衰退,不少人認為世界的中心將移到亞洲,亞洲或亞洲的某個國家將成為新的世界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