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2015年的經典權謀陸劇,豆瓣評分高達9.4,雖已歷時六年,卻一直都是觀眾心中的神劇,不少人都刷了無數次。除了精彩的劇情,劇中亦展現了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行為準則,雖在權謀中,依舊維持人應有的良善與道義,處處映照邪惡之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詭詐。
該劇劇情由胡歌飾演的赤焰軍少帥林殊(化名梅長蘇),回到金陵城欲揭開十二年前的冤案所開展,而冤案的主謀則是寧國侯謝玉以及懸鏡司首尊夏江。正面的代表人物為林殊、靖王,為了洗雪這場冤案,梅長蘇輔佐靖王登上太子之位,而靖王則一開始就畫下底線:不會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也無法將正直的人當作棋子。
在爾虞我詐的權謀中,是否真能如靖王所願?而為了揭開真相,難道不能有所妥協,甚至敵人狠、你比敵人更狠?情義的取捨,交織在一場場的謀劃之中,重情重義對照薄情寡義或無情無義,情義是否總是相伴而生?是否存在有情無義,無情有義?
▲情義是否總是相伴而生?是否存在有情無義,無情有義?Adobe Stock
以情廢義 以私廢公?
懸鏡司首尊夏江與寧國侯謝玉共同策劃一場謀逆案,藉此除去當時頗有威望的祁王以及統領赤焰軍的主帥林燮,兩家人受到株連而慘遭滅門,七萬赤焰軍被全數屠戮。統帥林燮之子林殊雖然倖存,卻身中火寒之毒,經歷削皮挫骨拔毒之苦後,相貌已經大變。浴火重生的林殊成為江左盟宗主,並化名梅長蘇再度回到帝都金陵,扶持當時備受冷落的昔日好友靖王蕭景琰成為太子,最終平反赤焰冤案,主謀夏江與謝玉得到應有的懲罰。
一場冤案,始於「以情廢義、以私廢公」的人性之惡。此處所說之情,並非一般所談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情分,而是人與生俱來的七情六慾,儒家講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與佛家的「喜、怒、憂、懼、愛、憎、欲」大致相同。高興是情、喜愛是情,而厭惡也是情。
義者,是指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順情縱欲、任性而為,與依據義理而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相左的。當一個人過度受情感、情緒所左右,或對於某些事物的愛好太過執著、強烈,便會迷失本心,喪失行事之義理,而無法遵照正理而為。
夏江與謝玉可以說是「以情廢義、以私廢公」的典型人物,且兩人有著極大的共通點,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透過這樁謀逆案,夏江保住了懸鏡司(《琅琊榜》中虛構的執法單位,只聽命於皇帝,位階高於「刑部」)與首尊之位,而謝玉則從一個低階軍官,成為一品軍侯,並成為東宮太子的心腹。
由於當年的太子祁王有意廢止懸鏡司,夏江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勢,不惜構陷祈王謀逆。此外,他的紅顏知己璇璣公主為滑族人,滑族遭到大梁滅國,赤焰軍正是消滅滑族的主力。璇璣公主在掖幽庭(《琅琊榜》中的虛構地名,關押罪臣家眷與其後代,作為奴隸勞役之處)隱忍偷生,受到夏江元配寒夫人的解救,才得以逐漸壯大自己,但夏江卻薄情寡義,為了璇璣公主拋棄同門師妹的結髮妻子,導致元配離家。
夏江的謀劃乃為了一己之私、一己的喜好,罔顧夫妻間的恩義以及國家之大義,步上一條走向地獄的誣陷之路,並從此萬劫不復,不惜殺害徒弟夏冬的夫婿,對於親近的人尚且如此,其他因為阻礙其目的或可能使其事蹟敗露的人,更是一一剪除。
謝玉亦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年輕時他愛慕蒞陽長公主(不管愛慕的是人還是其背後的權位),當時蒞陽長公主與在金陵當人質的南楚世子宇文霖有私情,並已懷上孩子,謝玉與前任皇后謀劃,設計讓蒞陽長公主飲下催情酒失身於他,不得已只好下嫁,此其不擇手段之一。
與東宮太子的謀劃中,謝玉更是處處算計,首鼠兩端,一方面自己輔佐太子,另一方面卻讓自己的兒子謝弼靠向譽王,打兩手牌,以免在任何一方失利後,影響自己的權勢。謝玉無所不用其極,動用其親家天泉山莊的江湖勢力,對付不利於己的官員,對天泉山莊卓家父子謊稱這些官員均是襄助譽王的黨爭之士,令不明真相的卓家父子對他言聽計從。而當他殺害天泉山莊莊主孩子事實被揭露後,絲毫不顧兩家已結為親家,且卓家父子處處為其賣命的情誼,欲滅其一家以自保。
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他是如何認知的?在其長子蕭景睿規勸他莫誤入歧途時,他振振有詞地說:「歧途?!朝堂之爭,哪有正歧之分?!勝者,自然為正!」一切以成敗論,無關乎正義、公理。並以「謀大事者不拘小節」來自我開脫。但義與不義,豈是小節?
順應義理而為 方為正義之士
相較謝玉與夏江,《瑯琊榜》一劇中,除了主角的正義光芒,其他配角亦處處體現正義之舉。謝玉的長子蕭景睿為人謹守道義,他邀請梅長蘇來到金陵城養病,並住在自己家中,當其弟謝弼得知梅長蘇在府上後,立刻告訴了譽王,譽王請出皇后娘娘前往謝府欲幫譽王向梅長蘇示好。蕭景睿得知謝弼做此安排時,不顧兄弟之情,斷然拒絕謝弼的請求,他告訴自己的弟弟:「我邀蘇兄來京,說好只是休養,那麼,保他平白不受紛擾,便算是我的諾言。」
當謝弼一再相勸時,蕭景睿雖然了解弟弟的為難處,但依舊厲聲說道:「接見時,皇后娘娘替譽王招攬示恩,你讓蘇兄如何應對?再者,若娘娘要有什麼超乎尋常的恩重賞賜,你讓蘇兄接還是不接?無端陷朋友於兩難之境,絕非道義所為。」他強調:「無論如何,我不能這樣對朋友。」蕭景睿所為,可以說是捨棄與弟弟的情分,維護了做為朋友的道義。
蕭景睿命運多舛,名義上雖為謝玉的長子,但其父親為南楚世子宇文霖。其母蒞陽長公主在睿山上的一處寺廟生下他,其時天泉山莊的卓夫人亦在該寺誕下一子,兩個初生嬰兒在黑暗中掉落,抱起時已無法分辨屬於何家。而隔日其中一子卻喪命(遭謝玉所派的殺手所殺),因此皇帝賜名蕭景睿,讓他當卓、謝兩家之子。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是言侯爺,由於對官場的失望,一心求道的他早已不問政事。但是當梅長蘇為了營救落入夏江手中的赤羽營副將衛錚而求助於他時,言侯爺表示自己受到「震動」,他雖不喜歡梅長蘇陰詭之士的身分,卻敬佩他解救忠良的決心,明知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明知會陷入夏江的陷阱,明顯是一個不明智的決定,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道義上,他必須支持梅長蘇,並且鼎力相助。
看重義理無偏私,摒除心中的執念,在情義兩難全時,方能不違道義良知而行。正義者之謀,在於為公理、為道義;為私者,則以情廢義、以私廢公,所求但為己利,為己謀,汲汲營營而終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