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42面相

第20集:例中學 精熟型的學習者

第130期
戴士杰

「小王,你覺得今天來上課的老師講得如何?」

「我覺得他講得很清楚,只是還少一點甚麼東西。」

「我倒是覺得反覆講一個主題很囉嗦。你覺得還少甚麼?」

「如果可以當場練習一下就好了。」

「別鬧了,講師鐘點費這麼貴,你還是回家自己練吧!」

***

基本上,無論是哪一型的人,想學會一個技能,都必須仰賴練習。但對他們來講,他們的學習除了練習之外,可以臨摹照做,效果最好。「學徒制」就是這一類型的人發展出來的培訓技巧。

他們不是那種聽一聽原理,然後自己去嘗試細節的性格。對他們來說,最好可以在旁邊參考、模仿,甚至有指示和說明可以教導他們一步一步操作。所以,很多學徒制都是先讓徒弟作一些瑣事,但允許他們看師父怎麼操作,透過長時間不斷地觀察,內化記憶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去,這樣正式上場時,就可以模仿個七、八分,再加上經年累月的執行,就能夠將一件事物完全地學習成熟,甚至找到所謂的「訣竅」與「眉角」。

所以,這一型人通常比較瞧不起年紀比自己輕的人,或年少得志的人,很自然地就會在他們的相處中出現「上司下屬」、「前輩後輩」的階級觀念。這是由於他們相信,任何的學習,都是不斷地模仿和複製而來的,不可能憑著聰明才智一蹴可幾,即使他們的腦筋不錯,也只是加速這個內化的過程。

對他們來說,「經驗」就是勳章,也是成功的保證,只要從事能發揮「經驗」的工作,他們往往能表現得出類拔萃。這樣的思考模式,和前幾期所介紹的「心型」、「心腦型」人大不相同,對這類人來說,創新、突破,打破經驗的藩籬才是可貴的,反覆操演的經驗法則,反而不那麼有價值。

他們喜歡學習的項目,多半也非常具體。例如歷史(實實在在,已經發生過的故事)、可練習的技巧、有實際用途的科目等等。一些看不出立即用途(如集體討論),需要分享自己感覺(如一些團體動力的活動),或是需要想像力(如創意思考)、抽象的事情,他們學習起來經常是興趣缺缺。相比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心靈交流,他們更喜歡花時間在學習可以操作、有具體成品的項目上。

想瞭解更多知識,請連至http://sense-siq.com/tpd/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