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踩地板就痛?小心足底筋膜炎

神經夾擊症常因扭傷、骨折或其他損傷,所導致的神經受夾擊。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李南哲
一早醒來,下床腳一踩地,便傳來一陣如針刺般的痛楚,小心!足底筋膜炎已經找上門了。

由小撕裂傷累積而成

足底筋膜位於腳底,是呈現扇形的結締組織,一端附著於腳跟骨,另一端則分出五支,分別附著於五隻腳趾。 

人在走路時,腳底承受著全身重量,而足底筋膜就像彈簧,它的作用是維持足弓的穩定,以及吸收腳踩地時,地面所產生的反作用力。

如果足底筋膜承受不當的壓力,就會產生小撕裂傷,時間一久,不斷累積就容易發炎、腫脹。

發作的3大時機

足底筋膜炎通常只影響單側的腳,有3個典型的發作時機:

1. 早晨醒來後一踩地,腳跟底部的內側突然間感到針刺一樣的疼痛,但走2、3步以後,會覺得疼痛感漸漸減少。

2. 久站、長時間走路、運動之後,疼痛程度又會漸漸加劇。

3. 久坐後又突然站起來走路,也會感到腳跟疼痛。

6個危險因子

1. 年紀在40歲以上。

2. 長期站立或行走者,如:老師、軍人、運動員等,是好發族群。

3. 穿著不適合的鞋子。

4. 體重過重:足部負擔額外的壓力。

5. 扁平足:足部結構異常,足底筋膜長期被拉扯而發炎。

6. 高弓足:足弓過高導致足底筋膜緩衝功能降低,足跟因而容易發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

一、保守型治療

1. 冰敷:在足底筋膜炎急性發作、劇烈疼痛時使用,可以減輕發炎與疼痛。

2. 使用消炎止痛藥。

3. 電療:可以使血管擴張,增進血液循環,消炎止痛。

4. 足弓墊:矯正足弓形狀,吸收走路時的衝擊力,減輕足底筋膜的壓力。

二、積極型治療

1. 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減緩發炎症狀。

2. 局部注射血小板豐富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從患者身上抽出血液,使用離心機從中分離出血小板豐富血漿,再注射回患部,利用血小板釋放的生長因子,促進傷口癒合。

3. 手術:所有治療都無效,病況持續6個月以上,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減輕足部壓力很重要

首先,若體重過重,應先減重,以減輕足部壓力;接著,鞋子應該挑底部較軟的款式,盡量避免穿高跟鞋等。

另外,做放鬆小腿肌肉的伸展操,也很有幫助,如弓箭步,可以放鬆足底筋膜。

方法:手扶著牆壁,前腿前弓,後腿向後伸直,腳跟著地,感到後腿的小腿部拉緊,每次維持30秒,重複5次。

按摩及穴位按壓

準備一顆網球,正坐在床沿,患側腳踩住網球來回移動,按摩腳底,每次做約30秒,重複3次。

穴位按壓則可以考慮承山穴與太谿穴,這兩個穴能夠加強放鬆小腿肌肉,以及足底筋膜。

承山穴:位於小腿肚,用腳尖站立時,小腿肚會出現人字紋,那個「人」的頂端,像峰的尖端。

太谿穴:在足部內側,內踝的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按壓穴位時,坐在椅子上,以右手按壓左腿,或以左手按壓右腿的穴位,每次揉按約20下,循環3到5次。

 

責任編輯:簡偉丞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