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肆虐 美中經濟角力難分難解

▲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美中經濟角力不斷。Adobe Stock
第226期
天鈞政經

縱觀全球,COVID-19疫情似乎沒完沒了,感染病例在全球各地持續激增。在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下,過去一個月美國的新增感染數以及住院人數急劇上升。同時,大洋洲的病例暴增20%,中東地區增加11%,亞洲和歐洲分別上升6%和3%,非洲增加1%。

各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是強弩之末,操作空間幾無。中美兩個大國也是暗中較勁,雖然政治體制和國情不同,但是同樣面臨著疫情重創經濟和疫情過後的重整等難題。尤其是中美關係臨近冰點的情況下,雙方都在思考如何突圍。

中國資產泡沫 vs. 美國股市泡沫

中國和美國現在都有資產和金融泡沫。中國是房地產泡沫,美國則是股市泡沫。房地產市場支撐著北京政府「錢袋子」——財政,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所有城市在2020年賣地收入高達人民幣8.4兆元,占比地方財政的84%。地方政府長期依賴土地財政,在直接推高房價的同時,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隱憂,也是地方政府敢對中央政府虛以委蛇的主要原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愈發尖銳,中央政府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環境,地方政府就像吸毒上癮了一樣,根本戒不掉。因此,中共中央靠強力的行政手段「冰封」房市、減少流動性,從而維持泡沫不破。

而作為資金自由流動的國家,雖然美國股市創下最長的上漲紀錄,但是泡沫同樣越來越大。一旦股市下跌,將對美國消費和經濟成長造成衝擊,進而衝擊政府財政。美國養老基金主要投資於股市,如果股市下跌導致養老基金大量虧損,就會威脅到美國的其它福利體系,美國民眾就會採取最激烈方式抨擊聯邦政府,這甚至會影響到2022年中期選舉,因此,股市對美國的影響不言而喻。屢創新高的美國股市並非全無風險,必須提防全球股市新一輪下行壓力。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變種病毒再度肆虐,不一定會使金融市場馬上崩潰,決定股市漲跌的始終都是資金在起作用,而資金在美國依然極度氾濫,並且一旦有風吹草動,美國聯準會必定會干預,不過,會再度推升通貨膨脹。同時,北京打擊在美國上市的中企(中概股)的過程,同樣也是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一次衝擊,割了美國投資者的「韭菜」。

習近平被迫主動主擊

分析一個問題:中國經濟怎麼轉型?消費低迷、內需不振怎麼辦?房價這麼高,房子賣不動了,在房地產上游和下游的40多個產業的產品又該怎麼賣?中國央行放水,物價已經上漲,通貨膨脹嚴重;不放水,多個行業捉襟見肘。地方政府想靠投資拉動經濟,但是債務已經很高了,而且之前投資的項目基本不賺錢,如果地方政府再舉債建新城新區,可能下個月債務的利息就還不了了。多收點稅行不行?大量民營企業已經命懸一線,再加稅就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減稅的話,民營企業能好過一點嗎?公務員的薪資、軍隊薪餉,各級黨委、領乾薪不上班的人那麼多,退休官員福利待遇的資金也還沒著落,還有那麼多國家依靠大撒幣進行援助……

因此,顯而易見的是,雖然中美兩國各有各的煩惱,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互有所求。

8月9日,中共官媒《經濟參考報》發文稱,據海關總署數據,前7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人民幣21.34兆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2.3%。這也是自2020年6月起,中國外貿月度進出口連續第14個月實現增長。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增長。從產品結構來看,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增長。

暫且不說其數據灌水問題,在疫情大流行時期,北京強制的封鎖措施,提前恢復了生產,這就是美國的需求——本國產業鏈受阻、全球供應鏈沒有調整完畢,部分商品得從中國進口。所以出口是習近平手握的底牌之一。

現在中國疫情再起,變種病毒同樣快速蔓延。時局不利下,習近平被迫主動出擊。一個多月以來不斷製造聲勢,擺出似乎要魚死網破的架勢,給華爾街和美國行業組織施加壓力。因此,美國的零售商、晶片製造商、農業和其它近36個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團體代表,8月5日致信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和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呼籲聯邦政府重啟與北京的談判,並削減進口關稅。

獲得高階晶片和取消美國加徵的貿易關稅等,是北京當局夢寐以求的事情,而美國總統拜登則手握川普政府留下的底牌,利用科技和金融這兩大殺手鐧,構思著如何與習近平談判,以及控制美中關係的走向。

最後,鹿死誰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入侵喬治亞 俄羅斯陷空前孤立
俄羅斯和喬治亞於8月7日北京奧運開幕前爆發衝突,原因是喬治亞派兵試圖重新收回境內自1990年代就企圖獨立的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地區。…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周星馳在人群中「西遊降魔」
華人導演中,周星馳是我的最愛。他的作品中,我覺得《西遊降魔篇》調性獨特,內涵深刻。這部嚴肅的電影,探討的只有兩個字──修煉。 …
全球掃房潮再破紀錄 中國買家最愛紐約
中國富豪的購房熱情正在推動全世界的資產價值。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2015年中國買家在西方大城市的房屋購買量再次打破紀錄,…
走出虛擬人生
年節與家人拜訪親戚。一進門,叔叔嬸嬸立刻起身至門口迎接。大家寒暄時,我看到客廳裡坐著堂弟一家四口,除了堂弟盯著iPhone,…
香港人反送中之文化思索
香港609、616大遊行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歷經回歸之後的22年,這個東方之珠已經滿目瘡痍。一個城市之興起,有其內在的生命力,…
神奇的候風地動儀
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在古機械復原研究中,一直都是熱門的研究主題。特別在於它的機械原理和震源的感應方式,至今仍是難解之謎。根據《…
黃毓民的那些年
香港97後的第三次區議會選舉已經揭曉,泛民(泛民主派)是大敗還是小敗雖然有爭議,但是認為大敗的看法占優勢。認為小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