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共利用疫情散播假消息分化台灣

哨子先生

《金融時報》專文報導,中國政府試圖利用台灣疫苗短缺和疫情爆發的時機,散播假新聞分化台灣社會。

報導指出,西方國家在疫情期間面臨內部反抗,部分人士表示反對封城、接種疫苗,甚至上街運動遊行。但在台灣,風險不只如此,「聲稱台灣屬於其領土一部分的中國,抓緊這次分裂社會的機會」金融時報如此寫道。

---

持續追蹤中國政府對台資訊戰的非政府組織「IORG研究室」共同主持人游知澔指出:「近幾週來,關於疫苗的負面報導或假新聞,佔據了最熱門話題。」

以疫苗消息為例,5月底台灣廣傳「美國沒有賣任何一瓶疫苗給台灣」。中國在6月初大肆宣傳台灣人湧向中國接種疫苗,並稱台灣政府寧可捐贈疫苗外交友邦,也不願意給國人施打,不過這些說法均被台灣政府否認。

此外,媒體放大報導接種疫苗後死亡的案例,但是否有因果關係目前還未有科學實證。然而這導致台灣疫苗接種率受到影響,許多老年人害怕接種疫苗,出現了預約不到場的情形。

---

這些假新聞透過Line群組或討論板PTT傳播,炒熱話題後進入台灣主流媒體,擴散全國。

報導分析,從去年疫情大爆發以來,中國就開始投入大量對台灣的資訊戰內容。慶幸因台灣政府防疫有成,提高台灣人的向心力,促進了大家的團結度。

然而隨著今年五月開始,台灣陸續出現本土確診,死亡人數不斷增加,這些訊息攻擊開始打在台灣人的痛處上,拉高恐慌情緒。文章認為,中共對台的武力展示威脅只是煙霧彈,近年北京選擇的武器一直是假訊息。

---

你各位啊,媒體識讀很重要!如何識別假訊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追查該新聞/消息的來源,包括媒體、作者、日期,很多低階的假新聞,光是這三點就過不了關。

另外提一個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就是使用中國用語例如「甩鍋」、「視頻」,在台灣到底適不適合,這其實是資訊戰不是最主要,但依然相關的一部分。

如果習慣了中國用語,那麼在資訊判讀上第一時間就不容易發現訊息來源。我不會說用中國流行詞就是被同化或不夠愛台灣,但是如果你想保持對新聞和消息的警覺度,那就是,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讓自己習慣中國文法、中國用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葉建昌的中小企業經營之道
在屏東翠綠的鄉野間,錯落在省道兩旁的農田,正隨著微風搖曳出這片土地的生機,空氣中瀰漫著樸實的氣息。 屏東縣自然條件良好,農、漁、牧業發達,…
美國經濟變好還是變壞?
人類進入2010,按華人舊曆,很快將進入虎年。今年全球經濟是虎虎更有生氣,還是會虎頭蛇尾,再次衰退?這幾乎是全球經濟學家擔心和爭論的話題…
這漫長的一覺不知醒了多少回,至今還沒有完全甦醒。每一回醒來都以為自己是真的醒了,當再一次醒來時,方知以前並沒有真醒,前一回的醒,…
2-1. 真相大白(上)
本期登場人物: 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165公分高但看起來很高大。趙東董事長的戰友。出身業務,老謀深算、思慮周詳…
角落的芬芳
抬起頭,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捷運擁擠的車廂裡,乘客好容易占得僅兩個腳掌大的立足之地後,十之八九就開始滑手機,寄放躁動的心思。…
中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今年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6%,連續第三個月突破北京設定的3%…
世上最古老木乃伊的詛咒
「冰人奧茨」(The Iceman Oetzi)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冰人奧茨」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上被人發現以來,…
無家可歸的棄婦!
古有名訓:「失民心者失天下!」現在的中國社會,黨、民矛盾非常突出,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若中共黨員都表態不認「馬列」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