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共利用疫情散播假消息分化台灣

哨子先生

《金融時報》專文報導,中國政府試圖利用台灣疫苗短缺和疫情爆發的時機,散播假新聞分化台灣社會。

報導指出,西方國家在疫情期間面臨內部反抗,部分人士表示反對封城、接種疫苗,甚至上街運動遊行。但在台灣,風險不只如此,「聲稱台灣屬於其領土一部分的中國,抓緊這次分裂社會的機會」金融時報如此寫道。

---

持續追蹤中國政府對台資訊戰的非政府組織「IORG研究室」共同主持人游知澔指出:「近幾週來,關於疫苗的負面報導或假新聞,佔據了最熱門話題。」

以疫苗消息為例,5月底台灣廣傳「美國沒有賣任何一瓶疫苗給台灣」。中國在6月初大肆宣傳台灣人湧向中國接種疫苗,並稱台灣政府寧可捐贈疫苗外交友邦,也不願意給國人施打,不過這些說法均被台灣政府否認。

此外,媒體放大報導接種疫苗後死亡的案例,但是否有因果關係目前還未有科學實證。然而這導致台灣疫苗接種率受到影響,許多老年人害怕接種疫苗,出現了預約不到場的情形。

---

這些假新聞透過Line群組或討論板PTT傳播,炒熱話題後進入台灣主流媒體,擴散全國。

報導分析,從去年疫情大爆發以來,中國就開始投入大量對台灣的資訊戰內容。慶幸因台灣政府防疫有成,提高台灣人的向心力,促進了大家的團結度。

然而隨著今年五月開始,台灣陸續出現本土確診,死亡人數不斷增加,這些訊息攻擊開始打在台灣人的痛處上,拉高恐慌情緒。文章認為,中共對台的武力展示威脅只是煙霧彈,近年北京選擇的武器一直是假訊息。

---

你各位啊,媒體識讀很重要!如何識別假訊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追查該新聞/消息的來源,包括媒體、作者、日期,很多低階的假新聞,光是這三點就過不了關。

另外提一個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就是使用中國用語例如「甩鍋」、「視頻」,在台灣到底適不適合,這其實是資訊戰不是最主要,但依然相關的一部分。

如果習慣了中國用語,那麼在資訊判讀上第一時間就不容易發現訊息來源。我不會說用中國流行詞就是被同化或不夠愛台灣,但是如果你想保持對新聞和消息的警覺度,那就是,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讓自己習慣中國文法、中國用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西藏態度或有歷史性轉變
在中國官員與達賴10月下旬即將舉行新一輪對話前,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發表講話,表示對與中共中央政府談判「失去信心」。…
G20針鋒為歐債 德國或債台高築
6月於墨西哥召開的G20峰會充滿了對歐債危機的抱怨與責難。美、中與新興國家紛紛對歐盟發難,認為消極的態度坐失了解決問題的契機。…
溫家寶「哀歌」亦真亦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14日在任內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上與往常一樣,高調提出「政改」。但其言談卻被外國媒體稱之為「swan song」,…
杜文正「裝飾」人文空間
從紐約到台北,從東京到北京,大城市從文化到政治,各有異同。但大都市的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都有成群的摩天大樓——從杜拜的哈里發塔,…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日本清水寺 京都の風物詩
去年寒假有機會遊覽京都,城市內留存的無數寺院、神社等歷史古蹟,與日本殊有的生活方式,讓不熟諳日本文化的我目不暇給,眼界大開。 京都…
中國「中產階級」在個稅徵收門檻前消失
最近,北京又讓世界看到了這個國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國人大將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之後,高達三、…
惠風文集 靈犬
在診所內見一女子進入,隨行的小狗被擋在自動玻璃門外,但筆直的視線沒有片刻離開過主人。看不到她時,小小的身體以各種姿勢高高低低左右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