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斯多葛哲學」

▲股票投資之路充滿了荊棘和障礙,無人例外。Adobe Stock
第224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這陣子幾位多年老友分別找我提供意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就是在股市這波的大多頭裡太早獲利出場,而預期的回檔修正卻一直沒有出現,不知道現在進場會不會風險太高,買在泡沫的最高點?如果堅持等大幅回檔再進場,會不會等到天荒地老,錯失良機?對於這些問題,筆者當然沒有答案,事實上,世上恐怕沒幾個人事先知道未來會怎麼走。

我只能委婉地告訴老朋友們,其實,這是投資策略或投資理念上的問題,如果不從這個方向去思考,永遠會有買了股票怕暴跌,賣了又怕一直漲的疑惑。反過來說,很多成功的投資人,根本就不在意股市怎麼走。這些投資人用事實證明,你不需要神奇的技巧和預測能力,也可以在股票投資上獲得滿意的報酬。

 

蒙格(右)是巴菲特(左)的長期夥伴。Getty Images

▲蒙格(右)是巴菲特(左)的長期夥伴。Getty Images

 

巴菲特為何青睞「斯多葛哲學」?

現在,請先把股市是否處於高點的問題放到一邊,看看巴菲特的長期夥伴,蒙格(Charlie Munger)在Daily Journal公司2019年股東會時,談到莫札特的故事。他說,有些人就是特別有才華,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還是差這些高人一大截。可是才華洋溢的莫札特也不是十全十美,他揮霍無度,缺乏財務紀律,而且憤世嫉俗,因而英年早逝。這和投資有什麼關係呢?原來,人們不必是頂尖高手也可以在投資上有所收穫。另外,蒙格還有一個祕訣,就是不亂花錢、生活簡單、以及活久一點。他說,他和巴菲特就是一個例子,和莫札特剛好形成強烈對比。

這段談話的重點在於,我們不必是頂尖高手!蒙格認為他和巴菲特投資如此成功的關鍵,並不是因為善於處理困難的事,而是善於避開困難的事,善於找出簡單的事去做。有些事情,即使花再多的功夫也沒有用,對此,他們絕不會不懂裝懂,而是乾脆承認「這太難了」,擺到一邊去,專心研究他們能夠理解並能掌握的案子。

這是一種「斯多葛哲學」(Stoicism):人生是困難的,面對困難時,對於吾人無法改變或控制的因素,不要困在裡面生悶氣或沮喪抱怨,而是積極找出吾人可以有所作為的事,努力去做。斯多葛哲學源自希臘,以正面、理性、務實的方式面對人生,不斷精進。今天,許多偉大的企業家都深受其影響,包括蒙格。

投資當然是一件困難的事。如果你相信有一種投資法,或是有某個投資高手可以一路順遂,精準進出,買了就漲、賣了就跌,那就太天真了。投資之路充滿了荊棘和障礙,無人例外。沒有經驗的生手,經過幾次震撼教育,很容易就失去信心,更失去方向。他們會覺得投資需要高深的學問和技巧,自己實在技不如人。這時,斯多葛哲學正好能帶給投資人莫大的啟發。

不要花心思在我們難以理解也無法掌握的問題上了。股市什麼時候崩盤?多少華爾街高手拼命研究還是不得要領。這波通貨膨脹將會有多嚴重?即使全球經濟學家和中央銀行作深入研究,答案常常刻意保留一個模糊空間,不然就是逐期做滾動修正,因為問題太複雜了。這些問題,連頂尖高手都覺得困難,更不用說個別投資人。請別誤會,我不是說這些問題不重要,而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太難了!把心思放在上面,對我們的投資不會有任何助益的,只會帶來更多的迷惑和挫折。

多數投資人有能力做什麼?

那麼,哪些才是我們有能力,而且容易做的呢?

首先,研究重點要放在我們感興趣的個別公司或產業。多去研究公司的經營、獲利、財務等,並盡可能地蒐集關於這家公司的資訊反覆思考驗證,最後再斟酌什麼價位買進,設定價格的安全邊際等。現在有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覺得選股太難的投資人甚至可以省略個股研究,直接把重點放在ETF上。

其次,股票最實在的獲利基礎來自企業所產生的利潤,所以,投資的基本功,除了研究公司之外,還要實際買進並長期持有,分享企業每年的獲利。至於股市的多空漲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我們既不能控制,也無法預測。簡單說,就是長期投資!

第三,如果擔心我們的股票在長期持有期間出現重大問題而導致巨額虧損,我們所能做的,不是事先預測哪一檔會出問題(這太難了),而是適度的分散投資,避免一檔股票出問題,導致全盤皆輸。這倒是簡單易行。

把簡單的事做好

所以,儘管股市詭譎多變,處處陷阱,斯多葛哲學不會有負面情緒,也不會怨天尤人,只管專心研究個股,或是乾脆買ETF,買進並長期持有。不要寄望買進之後便一路增值。道路依然崎嶇,但只要堅持下去,終究會有豐碩成果。

蒙格本人就公開表示受斯多葛哲學很大的影響。而拙著〈「買進持有」股票的隱形富翁〉(請參閱《看》雜誌第219期本專欄)一文中所提的幾位素人,也許從未接觸過斯多葛哲學,但他們的實際行動和斯多葛哲學如出一轍。他們很多持股達數十年之久,甚至半個世紀以上,經歷過大景氣,也經歷過大崩盤,依然堅守原則。

傲人成果,只因為他們把簡單的事做好而已。

所以朋友,與其到處打聽、捉摸股市什麼時候要崩盤、什麼時候美國要升息等,不如回歸基本功,一步一腳印地投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