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戰略模糊」讓台海關係失衡

▲拜登政府對台海關係的「戰略模糊」政策,令台灣安全遭受挑戰。圖為執行任務中的美國航空母艦。Adobe Stock
第223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5月以來,台灣人的安全焦慮加深,源頭是美國堅持對台海關係的「戰略模糊」政策。由於台灣整體偏左,原本期待在白宮易主之後,進步主義的拜登政府對中國更強硬,讓台灣有依靠,但3月以來發生的一切不免讓人失望。

 

《經濟學人》雜誌2021年5月1日以「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做為該週的雜誌封面議題。《經濟學人》網站擷圖

▲《經濟學人》雜誌2021年5月1日以「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做為該週的雜誌封面議題。《經濟學人》網站擷圖

 

《經濟學人》讚賞美國對華「戰略模糊」是智慧

這股焦慮之風的源頭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4月30日發表的文章,該文章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並盛讚拜登政府對台海問題的「戰略模糊」政策:「過去數十年來,藉著行使這種高素質的模糊態度,維持了美國與中國對台灣議題的平和。北京政府說,只有一個中國,也就是他們治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則是叛離的一部分。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但也用了70年確保其實為二。」這篇文章也毫不含糊地批評了美國軍方的鷹派:「時至今日,戰略性的含糊不清正在崩解。美國日漸疑懼,也許不再能阻止中國武力犯台。印太司令戴維森(Adm. Philip Davidson)3月告訴國會,他擔心中國最快2027年犯台」。

該文的主調是批評美國將中國(共)預設為敵人的想法,要求美國仍然保持對華政策的戰略模糊狀態,並稱:「政策評判是否具備第一流的智慧,就是看心智中能否同時秉持兩種互相衝突的概念,而仍然能夠正常運作。」

康貝爾的說法代表白宮嗎?

這篇文章出來之後,一些美國學者與人士呼籲美國政府應該明確表達在中共侵台時捍衛台灣的意願,但白宮國安會印太協調員康貝爾(Kurt Campbell)並不認同,他在出席《金融時報》舉辦的研討會時表示,關注台灣情勢是對的,但美中兩國都認知到,維持某種程度的台灣現狀,最符合美中雙方利益。

美國部分友台的智庫人士一直呼籲美國政府給台灣一個更明確的安全保證,會上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康貝爾回答:「我認為,你談到的所謂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會有一些非常不利的後果。……美中之間因台灣而起的任何衝突,都不可能只限一隅;我認為,衝突很快就會擴大,並從根本上毀掉全球經濟,我想沒人能預料會是什麼情況。」

坎貝爾的觀點絕非他個人想法,拜登內閣當中不少人持類似看法。4月29日,美國國家情報局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在出席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全球威脅」聽證會時說,在中國近年來加強對香港的控制後,她認為台灣整體支持獨立的觀點正在逐漸變的越來越鮮明。海恩斯說:「某種程度上,台灣正朝著獨立的方向發展,因為他們基本上在觀察香港發生的事情,我認為這是一個越來越大的挑戰。」海恩斯此前稱中國是情報界「無與倫比的優先事項」。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羅德島州參議員里德(Jack Reed)在質詢海恩斯時提到,如果美國在台灣受到攻擊時,扭轉長期堅持的「戰略模糊」的立場,會對北京和台北產生何種影響?海恩斯的回答是:「如果美國表明會協防台灣,中國將把此舉視為破壞區域穩定,而該舉動也會讓中國深信,美國執意透過各種方式限制中國的崛起,其中包含運用軍事力量。」她認為,美國若表態,會使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更加分離,並使中國四處威脅美國的利益。

迄今為止,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美國的西方盟友,一直都懷疑拜登只是個傀儡,這屆政府高官的看法釋放的信號非常強烈,應該代表操縱傀儡的那個人或者政治小集團。

美國的亞太盟友見風使舵

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必須協助台灣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美國長期遵循「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不明確表態是否會在中國侵犯的情況下,採取保衛台灣的軍事行動,嚴重影響了亞太地區國家的對華態度。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一直在高度關注美國對台海問題的態度。這個同盟實在太過脆弱,美韓同盟中的韓國主要關注朝鮮威脅,中國方面很有把握地認為,韓國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對中國有依賴,因此會與美國營造的「遏制中國的亞洲同盟」保持距離。曾在雷根政府擔任過顧問的道格‧班多(Doug Bandow)今年早些時候曾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說,韓國不會允許美國把朝鮮半島變成戰場,讓自己捲入一場戰爭。韓國人明白,美國有一天會離開,而中國永遠是他們的鄰國。

美日、美澳同盟重點則在於中國威脅,但日、澳又因自身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冷熱不同而態度不一。今年3月中旬的美日兩國防長會議中,當時美國拜登政府亟欲重塑盟友的信任,對台灣表示出積極之態,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當時提出,今後有必要探討自衛隊能為支援台灣的美軍提供何種協助。這是日本政府二戰後首次相當明確地表態,支持美國介入兩岸戰事、且明確表態提供援助。美、日防長會議還確認了「在台灣發生突發事態之際將密切合作」。隨著美國態度的變化與中國日趨強硬,日本首相菅義偉近日不得不安撫北京,明確表示日本不會軍事介入台海衝突。

澳洲因中國咄咄逼人,不得不與中國表達強硬之態,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是北京的好朋友,近日撰文抨擊現任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介入「台海衝突」幼稚言論是一場政治豪賭。

所有這些,都會加深台灣人的安全焦慮感。我認為,台灣人只要認清現在的美國政治,認清拜登政府(美國左派)對中政策的底限,不將自身的未來完全繫於美國救星身上,看清時與勢並巧妙應之,這種焦慮感就沒有那麼揪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住不炒」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提及「房住不炒」,讓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今年將放開樓市的調控。3月12日,…
花蓮外海五年兩船蒸發 台灣也有「福爾摩沙三角」
一艘高雄籍砂石船「瑞太八號」,2005年2月10日下午從台灣花蓮港載滿砂石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船隻於當天晚上和船公司失去聯繫。無獨有偶,…
王如玄的「為官之道」
意外成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大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金融海嘯,帶給她非常嚴酷的試煉。…
房價跌成「白菜價」的中國城市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呈現上漲趨勢。…
神奇數字中 或暗藏宇宙祕密
數字,是我們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概念,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字接觸。但很少有人想過,看似平凡的數字背後有多少無法解釋的謎團?…
不再砍頭!純蜂蜜如何分辨?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平均需要採集1,500朵花的蜜,才能生產一公克的蜂蜜,每隻工蜂終其一生,也只能釀製約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神祕」華裔大富豪的獻金來自何方?
進入7月以來,澳洲媒體廣泛報導了一位「神祕」的華裔大富豪竟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政治獻金捐款人」的消息。在十年之中,…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五):妙用臉書連結精準客戶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臉書(Facebook)的廣告方式多達十二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以便熟悉整個臉書的廣告刊登機制。如果沒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