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附體」是進步還是退步?

▲機器控制人腦被稱為高科技「附體」,它與另外空間的邪靈控制人體的方法何其相似。Adobe Stock
第218期
青蓮

近代以來,西方科技爆炸式發展,美國科幻大片中,外星人想要藉由高科技控制人類的場景,已經不只是出現在電影裡。

「腦機介面」監視人腦

不久前,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公司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稱,智慧手錶及手機已經是過時的技術,腦機介面技術(Neuralinks)才是未來的技術。

Neuralink是馬斯克旗下總部位於舊金山、於2016年創立的腦機介面公司,主要從事馬斯克所謂的「神經織網」(neural lace)技術開發,研發電腦與人腦融合的技術,向人腦植入也許未來能夠上傳下載思想的微型電極。

腦機對接裝置包括一個微型探頭,探頭上有三千多個電極,電極連接著比人髮還細的軟線路,用以監視一千個人腦神經元的活動。

馬斯克表示,他希望人工智慧和神經網路可以很好地與人體進行共生,也就是把生物大腦與數據智慧「完美」結合。

2020年8月28日,馬斯克通過線上直播,展示了大腦被植入腦機介面設備的一隻小豬Gertrude,Gertrude腦部活動信號可以被立即讀取。

1987年,蘇格蘭作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在他的科幻小說首次描述神經織網。在小說裡,這是一種覆蓋人類大腦的未來神經網路,透過這個網路,人們可以對神經元進行編程,從而最終達到控制人體的作用。

高科技「附體」更可怕

人的思維被外來物體所控制,在中國人眼裡並不陌生。古代修煉界稱之為「附體」,民間又叫做「鬼上身」。被附體的人通常不再有人的正常思維和行為,不能辨別善惡是非,完全是魔或鬼的表現。

在傳統宗教中,認為人是神創造的,具有神性與人性,不可褻瀆。佛家講人身難得,輪迴千百年才能得到一個機會轉生成人,只有人才能聽聞佛法,在佛法中修煉,提升生命層次。修煉界有一句名言:「千年不得正法,也不修一日野狐禪。」隱喻人體難得,修煉人不能因為求正法不得,就以珍貴的人體去修煉歪門邪道。因為平行空間或另外空間的一些靈體,無時無刻不在覬覦著人體,只要人一念所求,就可能被魔靈附體,失去神性與人性,導致千萬年修來的人身毀於一旦。

機器控制人腦因而被稱為高科技「附體」,它與另外空間的邪靈控制人體的方法何其相似。事實上,它比傳統上僅限於修煉人的「附體」和民間極少數的「鬼上身」更可怕。現代人普遍迷信科學,當高科技以「造福人類」的幌子出現,它將引導人類走上怎樣的一條不歸路?

如果人的行動舉止、一思一念都被機器背後的力量控制,人將再也無法做回自己,神賜予給人的天性蕩然無存,將徹底淪為魔的工具,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一切,身在其中的人卻很難看清。

高科技帶來更多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將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欲望放大到了極限。傳統的道德觀、價值觀逐漸被拋棄,人類千萬年來對神的信仰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反智、反科學。這正是高科技背後神祕力量的最終目的──毀滅人類。

 

在美國電影《駭客任務》中,所有人都在一個機器控制的世界裡淪為電池而不自知。Adobe Stock

▲在美國電影《駭客任務》中,所有人都在一個機器控制的世界裡淪為電池而不自知。Adobe Stock

 

《駭客任務》不只是電影

在美國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中,所有人都在一個機器控制的世界裡淪為電池而不自知,只覺得生活安定,歲月靜好。而程式設計師尼歐(Neo)在有機會面臨繼續過這樣的生活或看清現實世界的抉擇時,最終選擇了後者,以「天選之子」的宿命,踏上為人類重獲信仰、自由而戰的生死之路。

事實證明,很多科幻小說、電影,幾乎都是對未來的預言。也許已經到了人類「看清現實」的時候了,遠離高科技「附體」,保住神創造的人身,留住上天賜予的人性,才是對未來最好的選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甚麼是好工作?職涯顧問告訴你
時機歹歹,面對22K的青年低薪就業環境,年輕人該如何選擇工作?而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好的機會又在哪裡?…
日劇《社長不是人》 職場新鮮人必看
每個人內心總有些真心話。只是敢講真心話的人不多,敢聽真心話的人更少。因為真心話很容易戳破人們習以為常的迷思,挑戰人們的固有觀念。日劇《…
從全球金融大海嘯談起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
研究生創辦網站 將有毒食品「擲出窗外」
近日,中國大陸出現了一個專門曝光有毒食品的網站──「擲出窗外」,推出後非常火爆,點擊高到網站一度癱瘓。該網站共記錄了2004年以來,…
護髮大戰
小時候最喜歡猜謎語。有一道謎題:和尚撑傘。謎底是:無法無天。 三千煩惱絲要照顧好煞費周章,最常見的是掉髮、禿頭、頭髮很油及白髮等。中醫認為…
懷舊與復古
即將入秋了,這陣子的氣候還是熱得叫人受不了。 在埔里圖書館翻看一本《老台灣柑仔店》。這樣的書或許只是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閒。…
中國機場人臉識別令人不安
一名外籍行動電話網路技術分析師馬修‧布倫南(Matthew Brennan)日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體驗「臉部識別系統」,並發推文說,「…
從夜市攤車到加盟體系 串燒品牌「焦糖楓」串出2億營收
全家便利商店也吃得到的熟食「焦糖楓」串燒,漢方回甘,口味獨特,讓全家高層主動找上門談合作。焦糖楓創立15年,如今是台灣平價串燒連鎖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