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不只是你自己

▲人體只有43%的細胞屬於人類,其他部分由非人類的微生物細胞群組成。Adobe Stock
第214期
青蓮

很多人在談及健康時常常說:「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不過,科學研究的結果卻顯示,人體超過一大半是由非人類的微生物細胞群組成,只有43%的細胞屬於自己。也就是說,你的身體不完全是你自己,有一大半是屬於非人類的微生物。

微生物和人體形成「共生關係」

微生物,簡單說就是那些用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還包括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

人類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又稱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是細菌、真菌、古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與宿主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共生關係,這類細菌一般對宿主無害。

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約書亞‧雷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曾說過,人體與人體共生微生物構成了超級生物體(superorganism)。

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人體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的。人身上大約有10兆個人體細胞,但全身內外的微生物細胞卻有約100兆個,也就是說,微生物的數量大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10倍。

2016年,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對人體細菌與細胞估算,得出一個體重70公斤、身高1.7公尺的「標準參考人」,其身上的細菌對細胞比值平均為1.3:1。

不僅如此,在基因方面,人也無法與微生物相比。人體內大約有2萬個人類基因,但攜帶的微生物基因大約有200萬到2,000萬個,占人體基因的99%。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薩克斯‧馬茲曼尼亞(Sarkis Mazmanian)認為,人體中的微生物群是人們身體中的第二個基因組。每個人都是由自身的DNA,再加上人體中微生物的DNA結合起來的,這些微生物群與人體有互動並影響人體。

人體間的微生物差別很大

微生物在人體內無處不在,包含皮膚、鼻子、肺部、腸道。人們每天無論怎樣清洗,身體各個角落依然被微生物覆蓋。健康人的體內和體表,平均每人攜帶超過一萬多種微生物,重量可達數磅。

人體間的微生物差別也很大。雖然人體腸道微生物的主要組成類群非常相似,但在不同宿主個體間,不同微生物類群的相對含量和菌株種類存在著很大差異。研究認為,人體腸道微生物的相似度只有10%。

影響微生物菌群差異的因素,包括宿主的地域、年齡、生理狀況、飲食習慣等因素。在地域方面,一項對來自非洲、南美和美國的人群展開的研究表明,來自不同文化和地理位置的人們,其腸道細菌多樣性上存在顯著差異。人體間的差別也基本由微生物的不同所決定。

現代科學已經發現,微生物在人體的各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人體最龐大、最複雜的微生態系統,腸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謝產物不僅能調節人體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間起到重要的橋樑作用,例如:幫助消化、調解人體免疫功能、保護人體免受疾病攻擊,以及生產人體必須的維生素等。

 

各種微生物在人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Adobe Stock

▲各種微生物在人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Adobe Stock

 

微生物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過去,人類將人體中的微生物當成敵人,發明了抗生素和疫苗來對抗病菌和病毒,然而,在殺死病菌時,也傷害了大量益菌。

維康桑格研究所(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勞利醫生(Dr Trevor Lawley)進行了一項實驗,分別培養健康人與病人的微生物群。實驗結果顯示,病人體內可能缺乏某些細菌。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The Max Planck Institute)微生物組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人體中占了一多半的微生物,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就會打破正常菌群與宿主之間的平衡,引發人體疾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住不炒」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提及「房住不炒」,讓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今年將放開樓市的調控。3月12日,…
花蓮外海五年兩船蒸發 台灣也有「福爾摩沙三角」
一艘高雄籍砂石船「瑞太八號」,2005年2月10日下午從台灣花蓮港載滿砂石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船隻於當天晚上和船公司失去聯繫。無獨有偶,…
王如玄的「為官之道」
意外成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大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金融海嘯,帶給她非常嚴酷的試煉。…
房價跌成「白菜價」的中國城市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呈現上漲趨勢。…
神奇數字中 或暗藏宇宙祕密
數字,是我們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概念,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字接觸。但很少有人想過,看似平凡的數字背後有多少無法解釋的謎團?…
不再砍頭!純蜂蜜如何分辨?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平均需要採集1,500朵花的蜜,才能生產一公克的蜂蜜,每隻工蜂終其一生,也只能釀製約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神祕」華裔大富豪的獻金來自何方?
進入7月以來,澳洲媒體廣泛報導了一位「神祕」的華裔大富豪竟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政治獻金捐款人」的消息。在十年之中,…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五):妙用臉書連結精準客戶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臉書(Facebook)的廣告方式多達十二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以便熟悉整個臉書的廣告刊登機制。如果沒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