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戶籍制度」面面觀

在中國戶籍制度下,農村人口不得翻身,淪為二等公民。Getty Images
第200期
唐新元

中國大陸的戶籍制度長期以來備受詬病。中共建政初期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將農民禁錮在農村,剝奪其各項權利和自由。農村戶口幾乎不得翻身,成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 4月8日,中共各大官媒都以「重磅」、「重大政策變化」等詞語報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發布關於戶籍的一個聲明:大城市要放寬或取消落戶限制。官媒聲稱,「這意味著,在大城市落戶將會變得容易一些。對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以及想買房的外地人來說,都是一大利好。」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不是利好而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情,即中國人仍被中共以戶籍制度控制著。

中國農民難逃二等待遇

中共發改委4月8日在其網站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主要內容包括: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第二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第一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根據中共政府2014年11月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目前城區人口超過500萬人的城市有13個,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個超大城市,還有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杭州、瀋陽、長沙為特大城市。也就是說,未來除了這13個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將放開或放寬落戶限制。

官媒的報導讓人感覺這些似乎是中共的一種恩賜,一些中國民眾的評論也表現出些許的小興奮,但是稍微做個比較,相信中國民眾的心情未必就那麼好了。

網路上有篇署名汪園斐的文章〈1949年後中國人失去了哪些權利?〉一針見血的指出:民國時期,人們擁有自由遷徙的權利,不用辦暫住證,沒有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之分。農民只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身分的標誌。共產黨建政後,為了最大限度控制和監視人民,一手炮製了所謂「戶籍制度」,將公民分為三六九等。農民不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身分的標誌,農民及後代飽受各種歧視。今天,這種非人的制度依然存在著,只因為共產黨擔心廢除後會影響它的統治。在民國時期,人們在就業方面也是十分自由的,可以自由流動,沒有監視公民的檔案制度,沒有變態的檔案託管,沒有所謂的組織關係轉進、轉出。共產黨建政後則大不相同,一方面,如果沒有所謂「組織的安排」,要想調換工作難於登天,另外所謂的「檔案」跟著你一輩子,你永遠也別想逃出共產黨的魔掌。

其實,正如《九評共產黨》一書中寫道:戶籍制度是極不公正的制度,強行劃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一個國家無端製造出兩級分裂和對立。農民的子女只能再做農民,農村戶口成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

戶籍制度該「取消」而非「改革」

多年前經濟學家許小年就建議取消戶籍制度而不是改革戶籍制度,讓城市的農民工真正享受和城裡人一樣的各項待遇,人口自由流動,這樣會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化的問題。

中國經濟學家馬光遠也曾撰文認為,中國城鎮化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戶籍制度。他認為,一個存在戶籍界限,並且在戶籍下面又衍生出各種五花八門不平等福利待遇的城鎮化,不是真正的城鎮化。農民進入城市,在城市裡工作、生活,但卻又無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無法真正實現農民的市民化,這種城鎮化本質上是一種假城鎮化、掠奪式的城鎮化,其本質上是維持以前城鄉二元結構下的等級區分,從而人為製造社會的割裂。而這一切的根子,都在於難以打破的戶籍制度。

另外,放開或放寬落戶限制的一個直接原因也關乎房地產市場。近些年房地產市場怪事頻出,雖然官方多次發布調控政策,但是地方政府為了財政收入到最後都變成了「空調」。中央要求調控的時候,很多地方政府想方設法鑽空子,更有地方以吸引人才為名放開戶籍管制。

例如,在今年3月底,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市全面放開城區和城鎮的落戶限制,率先在全國做到了零門檻落戶。而在此之前,石家莊市規定在該地落戶需要有穩定住所和穩定就業,而此次全部取消了這些限定條件。

所謂的人才爭奪戰,轉變成了人口爭奪戰。搶到人的城市房價很有可能會上升,沒搶到人口的城市房價一定會降,一場零和博弈將在中國上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永遠年輕的老人
假日偷得半日閒,本想去車埕吃個懷舊便當,乘著小火車到集集感受小鎮風情,無奈遊客如織,…
萬寶祿林淑惠 國中老師變身酵素女王
處理不完的公務、接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會議,總是拿起電話來仔細交代祕書每日工作流程,每天忙進忙出的萬寶祿生技董事長林淑惠,卻依然活力十足,…
上海世博會之殤
中國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一直成為媒體鏡頭追逐的目標。只是這追逐分成中國防火牆的牆裡牆外。牆裡的中國媒體,追逐的是世博會的陽面,如它的宏大、…
川揚菜銀翼餐廳 名流俊士眷戀一甲子的美味
銀翼餐廳是不少台灣政商名流和文人雅士喜愛的聚集之地。歷任總統蔣中正、嚴家淦和蔣經國,歷任總司令和黨政軍高官,少帥張學良、趙四小姐、…
春天的甜蜜饗宴(之二)
本系列照片,記錄的是阿丹自製楓糖的「甜蜜」經驗。 上一期介紹了阿丹如何從楓樹上收集楓樹汁,本期呈現的則是他的私人「加工廠」──…
握握手 好朋友
「握握手,好朋友!」小孩子們吵架,大人往往是這麼勸架的。長大以後,慢慢兒的,「握手」成了社交禮儀,雖然有肢體接觸,可是可以完全不帶有情感…
驚爆中共內鬥最大醜聞 公安局長夜奔美國領館!
2月6日,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愛將、原重慶市公安局長、「打黑英雄」王立軍失勢降級後四天,出人意料地躲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台灣阿甘的心願
人稱「台灣阿甘」的張文彥,跑出自己人生的佳境後,也希望以自身跑步經驗提供幫助,帶動更多視障者參與盲跑運動,兩年前,張文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