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東晉生活故事

晉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圖版⊙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第197期
謝安安

故宮這一、二年的數位化,增加了不少年輕族群,加上數十年前已將所有展品都數位存檔、製成動畫,透過網路就能看到珍品。

透過極高倍數的攝影,觀賞者比親自去故宮看還清楚百倍,連印章、字句的一氣呵成都看得清楚極了,不若以前還要自己扛著小凳子上山、拿出望遠鏡,努力地貼著玻璃窗,在黑暗中把眼睛瞇成小小的,追蹤著名人下筆的氣息。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為紙本,十分脆弱,列為限制展覽,已經七年未曾公開展出,在2018年10月才又重新展出,彌足珍貴。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是唐朝「雙鉤填墨」的摹寫作品,「所以不是王羲之的真跡?」

答案是肯定的,但大家不要太失望,有興趣的讀者可上YouTube頻道,故宮有支拍攝何謂雙鉤填墨的影片,個人非常推薦,從這支影片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朝人如何重視王羲之的作品。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尺寸約是A3大小,是王羲之跟朋友報平安、問候朋友、年節送禮的紙條等生活瑣事而寫下的內容,因此頂多只有數十字。

〈平安帖〉

釋文:此粗平安。脩載(王羲之堂兄弟)來十餘╳。╳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由同增慨。

〈何如帖〉

釋文: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泠無賴。尋復白。羲之白。

大意:我是羲之,不知道你近日如何?抱歉這麼晚才回信,最近羲之身體受寒,正在休養,甚麼事都做不了,等我們有空再聊聊了。羲之。

〈奉橘帖〉

釋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大意:奉送三百顆橘子,這可是未降霜前摘的,再也沒有了。

其中的〈平安帖〉多毀損,╳即是標示毀損的字。從其中也可以看出,東晉王氏是大家族,過年送禮一次就是三百顆橘子。王獻之後來也有〈送梨帖〉,雖然都是三百顆,但從動詞「奉」、「送」大概可猜出送禮對象不太一樣。

而東晉除了王氏,還有謝氏、郗氏、桓氏等家族,史上許多耳熟能詳的名人都出身世家。大家族對禮數十分重視,逢年過節迎來送往是常有的事情,因此王羲之送出三百枚橘子,應該不是送給朋友,而是送給某個有往來的家族。

讀者可能想問,為甚麼取名〈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這個名字當然不是王羲之本人取的,而是後人為了購買收藏或研究方便而為書帖作品取的名字。取名的原則一般都是取頭二字作為帖名,或容易辨識的內容作為題名,因此〈何如帖〉也稱為〈不審尊體帖〉。

當然也只有王羲之有這樣的地位,我們一般人寫個字條,朋友看過就扔紙桶裡了,哪還會仔仔細細地斟酌著紙上的一筆一畫呢?王羲之的書法生動靈巧,變化多端,堪稱行書典範,因此連一張隨手寫的便條都彌足珍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9月中國大事
薄熙來判無期徒刑濟南中院9月22日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做出一審判決,薄熙來被認定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今年7月25日以來,…
中國新舊首富的政治抉擇
2011年度「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Forbes)「中國富豪排行榜」分別於9月初公布。「三一重工」…
年輕的她們,為何迷上歌仔戲?
時下年輕人對歌仔戲的印象,不外乎「俗」、「過時」或「老人看的」。也許兒時看過電視「楊麗花歌仔戲」、路過廟口鑼鼓喧天的野台戲、…
力抗電子書 日人重視「紙文化」
大家都知道,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過,當今世上將造紙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可能要算是日本人了。 在日本,…
醫學博士阮婷憶 以「福來許」重現大稻埕餐飲風華
未及晌午,迪化街尚未從前一日人聲鼎沸的倦怠中甦醒,寧靜間提供了遊客細細品味的閒情。成排的中藥店、南北貨商鋪、濃厚的年味與傳統氣息,…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1. 日本311強震 複合災難驚全球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地方外海發生規模9.0大地震,並且引發最高40.5公尺的海嘯。這是日本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及海嘯…
江湖一點訣
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除了提供經濟來源,還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的幸福感。 工作愉快與否很大部分取決於人際關係的和諧。…
高美館「光」特展 折射政治角力的年代
1919年,日本舉辦首屆「帝國美術展覽會」;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文協)隨即於大稻埕創立。文協創辦人蔣渭水、林獻堂當時為了突破日本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