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讀小書院 田野間的閱讀風格

晴耕雨讀小書院有「桃園最美書店」的美名。宋宜馨攝影
第193期
宋宜馨

身為桃園人,很難沒聽過「晴耕雨讀小書院」的大名。夫妻返鄉熱血創業、悠閒鄉村風格、文化沙漠中的一小處綠洲⋯⋯光是這些形容詞與網路上不斷出現的打卡照,讓在異鄉的我既羨慕又期待,迫不及待要一睹被網友稱為「桃園最美書店」,到底有何魅力。

抱著興奮的心情,頂著烈日、穿過黃澄澄的稻田,晴耕雨讀小書院就隱身在一處鄉間小路右轉彎後的盡頭。鄉村民宿的小木屋建築風格,綠油油的草地以及簡單擺放的木質桌椅,加上旁邊居民的紅磚式透天厝,古樸悠哉的步調瞬間緩解了來客風塵僕僕的煩躁情緒。
 


▲晴耕雨讀小書院悠閒的鄉村風格,宛如文化沙漠中的一小處綠洲。

 


▲晴耕雨讀主體建築以挑高木屋為基調,搭配手作書架和木質桌椅,簡樸乾淨使人放鬆。

 

雖名為「小書院」,但建築物可一點都不小,L型的木屋建築群將院子入口與書店本體巧妙連結。沿著走廊慢慢踏入小書院領地,質樸乾淨的裝潢,很難想像這裡以前是作為卡拉OK使用。書院主人保留原本的木屋樣式,並注入諸葛亮「晴天外出耕作,雨天在家讀詩書」的生活期許,取名「晴耕雨讀」。

平日中午來客不多,因此能夠自在拍照。店內分為座位區和書本展售區,如果必須使用座位,基本消費90元,提供飲料、貝果與手工餅乾等小食,書本(無論新書或二手書)必須先結帳才能拿到位置上翻閱,單純逛書店則毋須消費。選書以社會、飲食、文學小說、自然農法、兒童繪本和旅遊為主。另有一面牆專門展售台灣獨立刊物,書院主人也將自己的開店日記製成小雜誌販售,從這裡又可一窺主人文青的一面。

 


▲透光的老式窗花,引人發思古幽情。

 


▲小書院有收購二手書的服務。

 

先把書架逛過一輪後,我選了個窗邊座位,點杯仙草茶,透過老式窗花欣賞外頭的藍天綠地。坐下後,更能感受到小書院空間的神奇魔力——木造房的老式天花板和格局、勾起童年回憶的教室課桌椅、出自書院男主人之手的木造書櫃、各種文創小物裝飾的精緻角落、以及巧妙平衡大眾化與書院品味的選書路線,各種質樸中見細膩的元素串連,完美融合詩意與生活感,且一點都不矯揉造作,難怪能夠打動在地居民,迅速在書店圈引發話題。

作為龍潭地區少數的獨立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很自然成為當地的藝文據點,每週幾乎都會舉辦各種講座活動、讀書會,甚至文藝表演,為一直被視為文化邊緣地帶的南桃園鄉鎮,注入些許藝術活水。

 


▲隨處可見販售不少明信片和文創小商品。

 


▲小書院選書以文學、飲食、旅行、繪本和自然農作為主。

 

不只書院內部讓人流連忘返,與龍潭鄉野風景融合共處的小書院,周遭的田園和櫻花林,都會隨著季節變化呈現不同風貌。站在田埂中央,遠方飄來淡淡的堆肥味讓人不禁啞然,卻不至於感到嫌惡,反而無形中喚醒沈睡在我們靈魂深處,那種對悠閒生活的美好想望。

 


▲小書院的布置充滿生活感,東西豐富卻不雜亂,好像來到一處祕密基地。

 


▲小書院前的大片草地,適合親子假日來這裡活動。

 

蟲鳴鳥叫中品茶、讀書、放空,晴耕雨讀小書院不僅是兩夫妻對紙本閱讀環境的熱血守護,更珍貴的是重現了現代人早已忘懷的,在「秋去春來、歲月輪轉」中,與自然共處、培養大智慧的生活哲學。
 


晴耕雨讀小書院

電話:03-4506377、0919-032972(非營業時間請打手機聯繫)
地址:桃園市平鎮區福龍路一段560巷12號
營業時間:週三至週五10:30~19:30,星期六、日及國定假日10:00~19:30。週一、二公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農業在國家長遠發展之重要任務
農業在環境永續發展和糧食安全中,有極重要的貢獻,本文不是要重述這已是公認的事實。本文要指出,在維護環境和糧食安全之外,…
禽流感襲台 李惠仁揭開「不能戳的祕密」
今年開春伊始,農委會防檢局3月3日宣布台灣出現高病原禽流感H5N2,引發台灣社會一連串的震動。 總統馬英九點名農委會應為爆發禽流感道歉,…
美國經濟將再次繁榮
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規模曾占世界的40%。近年隨著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日本、歐盟,甚至印度、…
中台港澳多民族 齊聲反共爭人權
2018年3月24日至25日,來自香港、新疆、西藏、南蒙古、台灣等地,深受中共政權不公正對待的反共人士齊聚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暢談經歷、…
青青子衿
傍晚沿著小時候上學的小路散步,途中看到以前我的小學老師的住宅,因久無人居而牆壁崩裂,藤蔓張狂。斑駁塌陷的紅色鐵皮屋頂,像一頂鬆垮垮、…
中國銀行業玩資金遊戲
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制定者,紛紛為緊縮政策鋪平了道路,中國央行也釋放了相應的信號。 綜合陸媒3月6日報導,中國銀監會印發了《…
打造交通博物館 蘇昭旭用模型守護歷史
「嘟──嘟──」遠遠的一輛火車馳聘而來,吹起一陣陣的風。雖然一節節車箱裡,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心裡依然充滿歡喜。目送火車慢慢遠去,…
紐約市將成為胖子城市
繁華的紐約市愈來愈重了。但不過這個「重」不是來自於摩天大樓,而是紐約人的體重愈來愈驚人,從2002到2004年,全市增加了1,000萬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