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獨立精神指標 阿姆斯特丹雅典娜書店

從外觀看就很有時代感的雅典娜書店。宋宜馨攝影
第189期
宋宜馨

曾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文指標城市,阿姆斯特丹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自17世紀以來吸引不少藝文人士在此定居,直到現在仍是各種藝術、思想百發齊放的水上之都。

來到這裡,怎麼可以錯過當地的代表性書店──「雅典娜書店」。成立於1966年,至今仍是荷蘭最大的獨立書店,悠久的歷史和具有獨特精神的藏書,是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與學生們最愛逛的書店。


▲雅典娜書店是荷蘭最具代表性的獨立書店。

 


▲來自歐美各地的雜誌,從主流到小眾皆有。

 

造訪時正值初春,氣候一向多變難測的阿姆斯特丹難得陽光普照,將書店門口成排的雜誌曬得閃閃發光。來自南國的我竟有點看不順眼,不怕雜誌被曬到發黃、變形嗎?隨後又轉念一想,陰冷了整個冬季,讓書出來透氣一下好像也不為過。

說也奇怪,在陽光的加持下,每本雜誌好像都在大喊:「選我、選我!」又或許是因為我一樣太久沒曬到太陽了,加上難得看到整排書大咧咧敞著的場景,心情大好的關係,讓人忍不住想每本都拿起來翻翻看。
 


▲占滿整座牆面的雜誌販售區,氣勢磅礡。

 


▲書店採用各種夾層空間,沒有特別區分樓層,圖中是攝影書籍專門區。

 


▲塞得滿滿的書店,難得清出一個大空間展示舊地圖。


書店分成兩個入口,在轉角處的舊門口,各種推薦和暢銷書擠在門口吸引過路人目光,看來和一般書店沒有甚麼不同。倒是另一側的雜誌專區則寬敞許多,除了門口曬著雜誌,室內的牆上同樣將當期雜誌放得滿滿滿,從主流到小眾,各類雜誌盡收眼底。第一次看到將所有當期雜誌這樣從上到下一字排開、氣勢磅礡賣著的書店,讓我嘖嘖稱奇了一下。只不過對我這種身高不高的人來說,要拿取翻閱實在有點麻煩,可能身為全球平均身高最高的荷蘭人並沒有這種煩惱吧!

雅典娜書店的空間配置頗有特色,初次造訪者可能會感到有點困擾。書店內使用大量夾層空間,沒有明確的樓層分別,只以類別領域區分圖書置放空間。店內坪數其實不小,但是這樣上上下下,一下是旋轉樓梯,一下又通往地下室,然後又出現陽台,逛到後來還真的有點迷路了。如果真心要來找書的客人,建議還是直接開口問店員會快一點。

奇妙的是,即使空間配置讓我這位初訪者並不太舒適,但光是從書本封面和種類,就可以感受到書店對於書籍的熱愛和用心。繞著繞著,好像走進知識的迷宮,令我驚喜連連、欲罷不能。先不論雜誌,雅典娜書店收藏最多的是語言類書籍,然後是歷史學以及思想哲學類,其次是攝影和藝術設計,逛完一圈,對於理解阿姆斯特丹的文青們在關注甚麼議題,大約可了解個七成以上。
 


▲書店沒甚麼閱讀空間,這張椅子似乎是店內唯一一張。

 


▲雅典娜書店以收藏豐富的語言和歷史學類書籍著稱。

 

店內可坐下閱讀的空間不多,應該說幾乎沒有,來這裡的人大多都是書買了就走,像我這樣花大量時間晃來晃去的人非常少。不過看起來店員也習慣像我這類,把書店當觀光景點的不速之客,並沒有特意前來搭話,倒也逛得更自在。

事後瀏覽官網,我還發現雅典娜書店提供阿姆斯特丹大學(UvA)和阿姆斯特丹應用科學大學(HvA)的學生選書服務,提供課程指定書單和獨家推薦書單的線上購買,甚至可以直接寄送到府。一間獨立書店可以做到如此規模,說是阿姆斯特丹學術圈的專屬選書師,一點也不為過。

 

雅典娜書店Athenaeum Nieuwscentrum
電話:020-5141470
地址:Spui 14-16, 1012 XA, Amsterdam, Netherlands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09:00~20:00 週日12:00~18:00
官網:www.athenaeum.nl/winkels/nieuwscentru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菜鳥、老鳥與離職率
常有人開玩笑說,員工和公司的關係,好比情侶在談戀愛,經常是「因陌生而相聚,因瞭解而分離」。由於離職對企業影響很深,…
中國經濟成長7.4% 創24年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
水產進口批發商 轉型直播拍賣「珊珊來吃」
網路直播崛起後,直播購物「即刻引流、即刻變現」的特性,成為不少品牌趨之若鶩的行銷手法。加上疫情催生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實體零售受到波及,…
解析十八大後 中共七人權力核心脈絡
中共在11月15日進行權力交接,核心領導層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
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 童話故事般的閱讀場所
來到一個城市,我最喜歡去逛當地的公設圖書館,這裡通常最能快速傳達一個城市及其居民對於建築、閱讀、公共空間想像與期待的真實體現。…
遊子吟
幾年來離家在外的我,戲稱自己與同伴們為遊子。 有機會回鄉,每天清晨我定會打開簾後的落地窗,盼陽光能恣意穿透,深吸一口氣,…
台灣能做中國的中心和門戶嗎?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而台灣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允許兩岸經貿往來之後,台灣該和中國發展怎樣的經濟關係,一直是台灣政策爭議的核心。…
北京冬奧在即 各國加大抵制力道
2008年,當中共熱鬧舉辦奧運,煙火一發又一發照亮北京的夜空時,該國的人權問題就一直是爭議焦點。但當時西方國家還對中國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