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中資投資外國的制度成本——福耀玻璃集團的美國遭遇

《紐約時報》中文網以〈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為題報導了曹德旺事件。網路擷圖
第180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再度成中國的新聞人物。第一度成為新聞人物,是因2016年12月,曹德旺因「跑路」(投資美國)而帶出了中國的「死亡稅率」(整體稅負高達利潤的68%)問題,贏得了中國人幾乎一邊倒的支持,最後被官方叫停;這一次,則因曹「在美國建廠換來辱駡、起訴和罰單」而聞名,中國媒體盡情施展想像,將《紐約時報》那篇〈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中談到的因素盡情誇大,意在否定中國資本到美國建廠的選擇,證明美國投資環境不佳。

對這輪新聞轟炸,曹德旺很不高興,質問:「《紐約時報》目的何在?」,批評「國內標題黨讓我驚訝。」

 

▲《紐約時報》〈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英文標題則是「Culture Clash at a Chinese-Owned Plant in Ohio」(〈發生在俄亥俄州一家中國企業的文化衝突〉)。網路擷圖

 

 

《紐約時報》說了啥?

曹德旺在美國的遭遇,其實只是中國企業在不同制度的國家投資,必須付出的制度成本。從《紐約時報》的報導內容來看,中國媒體的不少報導確實有幸災樂禍之嫌。

《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的中文標題是〈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遠比英文標題「Culture Clash at a Chinese-Owned Plant in Ohio」(〈發生在俄亥俄州一家中國企業的文化衝突〉)直接,點明了福耀公司因勞工權益與工會發生了衝突,涉及的工人權利包含四方面:

一、工作環境的安全。

一位名叫詹姆斯‧馬丁的員工表示,該公司讓他接觸到惡劣的化學物質,後來還失去了工作。其他工人投訴,設備沒有足夠好的鎖定機制,以便在工人修理或保養設備時,機器電源能夠關閉。去(2016)年11月,聯邦職業安全與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簡稱OSHA)對福耀的一些違規行為處以了逾22.5萬美元的罰款,生產環境的安全有所改善。在同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和解前,工廠就採取了很多新的安全措施。

二、工資過低。

經過抗議,前不久,該公司還將生產員工的時薪提高了兩美元。

三、管理層中,中國人的比例在增加。

員工因此懷疑廠方是否有實施美式管理制度的誠意,一位經理被解雇,控告福耀廠方種族歧視。

四、強調該工廠在規則的執行上相當隨意,直言不諱者遭到報復。

我相信這都是事實。因為上述原因,福耀面臨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發起的激烈工會運動。從工人的反應來看,雙方的磨合還算可以,廠方回應了工人的要求,有些事情,比如管理層中國人多了起來,這可能得經過漫長的談判,是個雙方互相適應的過程。至於規則的隨意性,對中國企業主來說,這是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課題。

 

▲勞工環境惡劣的問題在中國存在多年,但一直不是中國企業考慮的重點,因為這會增加環保投入,以及工人的健康保障投入。Getty Images

 

曹德旺的成本核算,漏算了「制度成本」

曹德旺投資美國時,顯然對制度成本,尤其是以勞工保護法律為核心的勞工成本估算嚴重不足。這種不足就是目前遭遇美國工會杯葛的主要原因。

曹德旺當初談到赴美投資時,最打動中國人的是他的企業成本核算:除了中國的「死亡稅率」遠比美國稅率高之外,他還談到美國電價、氣價的便宜,以及汽車玻璃就近生產節約的物流成本,甚至提到美國土地基本不要錢。他當然也會比較美國工人的工資,但他獨獨忘記了一項當初讓美國製造業流往中國的高成本,即人力成本除了工資之外,還有許多與人力有關的那些看不見的成本,比如體面的工作環境、工人加班的高費用與福利,以及為了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需要的投入,而這種投入是工人生產積極性產生的源泉之一。

許多美國員工抱怨福耀工廠環境不良,讓他們健康受損。勞工環境惡劣的問題在中國存在多年,但一直不是中國企業考慮的重點,因為這會增加環保投入,以及工人的健康保障投入,包括醫療保險費用,結果會大大增高企業成本。但來到認真執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標準的美國,這幾乎是道鐵門檻。

在國際勞工組織當中,對工人的工作環境有個專用詞彙,叫做「體面的工作環境」,美國更是將其量化,發起了一項促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SKF行為規範行動。該規範明確規定:應尊重員工和他們的權利,為員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場所,不得有任何歧視行為,並幫助員工發展各項技能以便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創造一個讓員工滿意的可以實現其事業目標的工作環境。違反或不遵守行為規範將導致嚴重後果。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在本世紀最初十年處於鼎盛時期,國際勞工組織(實際上主要是美國工會代表)去中國考察,中國方面非常反感,很直接地表達過,如果按照這一標準,中國企業基本無法通過。所以當時中國有種專業機構,收取一定費用,幫助企業通過檢查。至於是否真正達標,那是另一回事。

這套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以及美國相關的法律,成為美國工會手中的必殺利器。而俄亥俄州的主要工會組織,恰好是美國最有戰鬥力的工會組織,即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美國汽車行業工人工資高、福利好,在製造業中非常有名,一度堪稱「工人貴族」。但最後汽車製造業企業為了不被工人的高工資與高福利壓垮,只好外遷,汽車製造業集中之地成了鐵銹地帶,「工人貴族」成了高失業群體。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遭遇工會,在「玻璃大王」曹德旺之前,有數百家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國企。曹德旺的福耀公司為俄亥俄州的失業者提供了1,500個工作崗位,美國工會也會吸取教訓,不能再以鬥垮企業為目標,會掌握與資本家鬥爭的節奏。曹德旺如果聘請到合適的公關諮詢機構,以雙贏為目標,化解危機是有希望的,但他得知道,應付工會長期鬥爭,是他今後經營企業的一項基本工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永遠年輕的老人
假日偷得半日閒,本想去車埕吃個懷舊便當,乘著小火車到集集感受小鎮風情,無奈遊客如織,…
萬寶祿林淑惠 國中老師變身酵素女王
處理不完的公務、接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會議,總是拿起電話來仔細交代祕書每日工作流程,每天忙進忙出的萬寶祿生技董事長林淑惠,卻依然活力十足,…
上海世博會之殤
中國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一直成為媒體鏡頭追逐的目標。只是這追逐分成中國防火牆的牆裡牆外。牆裡的中國媒體,追逐的是世博會的陽面,如它的宏大、…
川揚菜銀翼餐廳 名流俊士眷戀一甲子的美味
銀翼餐廳是不少台灣政商名流和文人雅士喜愛的聚集之地。歷任總統蔣中正、嚴家淦和蔣經國,歷任總司令和黨政軍高官,少帥張學良、趙四小姐、…
春天的甜蜜饗宴(之二)
本系列照片,記錄的是阿丹自製楓糖的「甜蜜」經驗。 上一期介紹了阿丹如何從楓樹上收集楓樹汁,本期呈現的則是他的私人「加工廠」──…
握握手 好朋友
「握握手,好朋友!」小孩子們吵架,大人往往是這麼勸架的。長大以後,慢慢兒的,「握手」成了社交禮儀,雖然有肢體接觸,可是可以完全不帶有情感…
驚爆中共內鬥最大醜聞 公安局長夜奔美國領館!
2月6日,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愛將、原重慶市公安局長、「打黑英雄」王立軍失勢降級後四天,出人意料地躲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台灣阿甘的心願
人稱「台灣阿甘」的張文彥,跑出自己人生的佳境後,也希望以自身跑步經驗提供幫助,帶動更多視障者參與盲跑運動,兩年前,張文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