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市是台灣投資人的必修課

國際股市是台灣投資人的必修課。Fotolia
第180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前些天,財經資訊傳來亞馬遜(AMZN)宣布將以137億美元購併生鮮超市Whole Foods Market(WFM)的消息,一時間,我手機上有幾個群組就熱烈討論起來。線上通路購併實體通路,不論是福是禍,美國資本市場的活力和精采程度,都令人激賞。投資性質的社群討論此事,沒甚麼好意外的,但很多和投資無關的群組也反應熱烈,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認為,除了亞馬遜名氣大之外,應該是有很多人關心國際股市,進一步說,就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投資美股或海外基金。

從統計數字,也不難看出老百姓很努力地把錢拿到海外去投資。

投資海外很健康

今年5月央行發布的國際收支數字,台灣已經連續27季呈現金融帳淨流出,為史上最長紀錄。儘管許多股市聞人大聲疾呼,資金外流是當前資本市場最大問題之一,要求政府能有效改善,根據《鉅亨網》的報導,我國「今年第一季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了341.7億美元,同樣續創高點」。這裡所謂的證券投資,包括「股權和投資基金」及「債務證券」二項,而這次的增加,主要來自債務證券的投資。

至於「股權和投資基金」,量體雖然沒有債務證券龐大,但根據央行統計,其金額從2000年底的12,478百萬美元,一路增加到2016年底的199,881百萬美元,16年間剛好成長為16倍,除2008金融海嘯那年減少之外,每年都在成長。這就是說,16年來,我國人民到海外買股票買基金的金額擴大成16倍。

我認為這是一個健康的趨勢,政府不需憂慮,更不該阻擋。因為我們是外銷導向國家,每年都有巨額的經常帳盈餘,如果不透過金融帳讓資金適度流出,而任其在國內各要素市場或金融市場竄流,恐怕會重演1980年代的金錢遊戲泡沫,造成經濟嚴重失序,一發不可收拾。

當年投資管道有限,加上諸多法規限制,資金無路可去,只能困在國內。現在投資管道多元化,流動障礙極低,在自由機制下,人民當然會自行選擇最有效率的配置。國外如果有好的投資機會,就到國外去。簡單說,這就等於台灣人每年輸出商品到國外,賺了外國人的錢,然後再把這筆錢拿到世界各國去投資。這總比胡亂花掉,或是放在國內當熱錢炒作好。現在台灣投資環境不好,投資意願低落是事實,但解決之道應該是改善投資環境,而不是阻止資金到國外去做更有效的投資。

此外,由人民以螞蟻雄兵的方式,自行執行對外投資,也比外匯受到管制,統一由央行或主權基金操作來得更符合市場經濟的精神。

說起來,投資國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期甚至只有少數金字塔頂端的人物才有能力。因為整個過程充滿了障礙和未知數,需要許多的專業和資金。如今隨著海外基金、指數基金、複委託交易、國際網路券商以及匯兌電子化等等,交易面的障礙已經降到很低,實務上和國內交易相差無幾。只剩下各國法規、開戶身分限制和稅制差異等這類的問題。而且網路上有很多熱心人士撰寫部落格,講解如何投資海外、如何一步一步完成開戶交易和解決各種可能的問題,只要你願意,跨出第一步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總之,對一個普通的台灣投資人來說,投資眼界已經沒有必要再侷限於台灣股市了,透過國際網路券商加上ETF,可以經濟而有效地投資於美國、日本、歐洲、澳洲、香港、新加坡等,當然也可以投資中國大陸,就看你怎麼搭配。

需突破「近鄉偏誤」

然而最大的阻力還是投資人自己的心理障礙,業界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做「近鄉偏誤」(home bias),指投資人在一般情況下,會偏向於投資本國股市,甚至於偏重在自己家鄉的公司,而較少或完全不投資外國股市。基本上這是「只投資自己所了解的股票」的自然延伸,出發點並沒有錯。但過分保守,只把眼光放在國內,放棄龐大的國際股市投資機會,最後會造成投資效益的減損——不是承擔較大的風險,就是獲得較低的報酬。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存在的偏誤,有研究甚至指出,由於普遍的近鄉偏誤,造成國際股市的價格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而有套利空間。不過這是題外話了,重點是近鄉偏誤是個普遍現象。

以筆者個人投資海外十多年的經驗,只要能跨出第一步,近鄉偏誤其實很容易破除。困難在於如何踏出第一步。很奇特的,台灣投資人似乎已經不約而同地跨出第一步,並完全破除心理上的近鄉偏誤,特別是這幾年。

這幾年雖然國內不景氣,投資環境似乎也每況愈下,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幸好我們有一個相對自由的金融環境,讓這一大群投資的螞蟻雄兵,可以帶著有限的資金和無比勇氣,透過國際投資平台,突破近鄉偏誤,尋找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投資機會。

好比當年台灣的中小企業主帶著一只皮箱到世界各地開發市場,精神完全相同。過程也許辛苦,甚至要繳一些學費,但我相信,假以時日,這群螞蟻雄兵將會闖出一片天,並帶回豐碩的果實,開創另一個經濟奇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超級業務員 日相安倍全球拚業績
在10月29日全球最深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底隧道峻工通車典禮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人意料地出現,他不但是當日唯一受邀的外國元首,…
最豪華的同學會──仁班帝寶
這一屆北一女三十重聚,擔任總召的ING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怡芬,當年就是仁班的「超級管家婆」。畢業後,熱心的她一直扮演仁班「訊息中心」角色…
「李克強經濟學」可以紅多久?
最近國際媒體將「李克強指數」炒成了「李克強經濟學」,在7月中旬的20國集團財長會及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會議上表示,…
北京奧運 準備好了嗎?
2001年7月13日,北京市市長劉淇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會第112次全體會議上,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北京奧運的理念為「綠色奧運、…
小城市太「拼爹」 大陸漂族逃回北上廣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指國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面臨巨大生活壓力,一線城市經濟和健康壓力遠高於其他城市,而小城市則需要「拼爹…
救貧助人 從小培養子女同情心
  在美國,志願者以各種方式向他們的社區提供幫助。他們捐款、給窮人送去食物、為無家可歸的人建造住房等等。志願者認為,…
H7N9疫情加劇 SARS恐慌再現
在上海首例患者死亡二十多天後,3月31日中國官方首次通報H7N9禽流感病例並告知疫情。截至4月23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稱,…
來宜蘭生態綠舟遊冬山河
冬山河「生態綠舟」開園剛滿一年,是宜蘭縣繼冬山河親水公園後,另一座大面積綠色示範公園。延續友善生活、綠色旅遊的主旨,看似新興景點的生態綠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