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項聊天技巧 讓你聊天不尷尬

想必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與人聊天時,真的不知道該聊些甚麼或不知道如何搭話,開始大眼瞪小眼。
Fotolia
第177期
康沃斯

想必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與人聊天時,真的不知道該聊些甚麼或不知道如何搭話,開始大眼瞪小眼。這時,心裡更是著急,擔心約會氣氛會冷掉、擔心客戶覺得無聊、擔心無法讓老闆有好印象……心裡吶喊著:「我到底該怎麼聊!?」其實,只要掌握五個「有」,即使面對臉色鐵青的對象,也能化險為夷,進而留給對方好印象。

 

技巧1:有頭有尾

禮貌的問候和打招呼看似簡單,卻很重要也是必須的,這是建立互動連結的開始,如同卡通《我們這一家》的主題曲歌詞般容易,「哈囉你好嗎?」「期待再相逢!」有了好的開頭,結束時也要記得為下次見面鋪陳,「下次換你請!」「甚麼時候再約?」「你推薦的書,我看過一定跟你講心得!」

 

技巧2:有興趣

如果你愁眉苦臉地聽對方說話,或是臉色鐵青地講話,應該沒人會覺得談話有趣。反之,只要你身體朝著對方、眼睛注視著對方,有時微笑、有時點頭肯定,整個人從肢體到臉部表情,都表現得對聊天有一定的好奇心與興趣,就能讓對方覺得自己被重視,從而提高你的印象分數。

 

技巧3:有回應

提問和回話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有問有答」才叫對話。提問可以很具體,也可以很簡單,也可從對方談的內容做擷取或延伸,這樣才有連貫性,一來一往才有趣。例如,可以擷取對方講的最後一段話或詞,盡量用原話來做提問,語調要上揚,很像對方的「回音」。

 

技巧4:有共鳴

「我也是,我也去過!」「真假?那你覺得怎麼樣?」物以類聚是有原因的,人都喜歡長得像自己的人,經驗與背景越相似、長得越像、動作越接近等相同點越多,就越討人喜歡。因此,談話時就得不斷思考或創造兩人的共同點。例如共同做某件事,一起打高爾夫、一起看展,或者體會對方的處境、感受,發揮同理心,以創造共鳴。

 

技巧5:有好感

就像約會一樣,想給人好感,就需要先讚美對方、講好聽的話、給對方好感。當然,要誠懇地讚美,絕不浮誇或競爭對比。讚美表示你了解對方,也在乎對方,可增加對方對自己的認同感,把你當知己,甚至當家人看待。

除了以上五個聊天技巧,話題本身也很重要。既然是聊天,內容生活化即可,「你哪裡人?」「你從事甚麼職業?」「週末過怎樣啊?」其實這些稀鬆平常的話題最可靠、最好聊,也能聊得起勁,因為馬上能讓對方分享出許多資訊,加上提問與共鳴,就能相得益彰。

 

加分小技巧

 

1. 叫對方名字:如同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名字是最重要的,要多多善用,但不能叫錯。

 

2. 說故事:神奇的故事,可以啟動人腦,吸引對方注意力,「那個時候啊,我……突然間……沒想到……」比起像報告那樣用1、2、3分點講,更能讓聽者留下深刻印象。動人的故事在於很多副詞和細節,越具體越生動。

 

3. 講笑話、幽默:談話時不見得一定要講笑話,但笑話和幽默確實成效卓著。記住至少準備兩則笑話以備不時之需,可用來化解尷尬或冷場,但最好不要開黃腔。

 

4. 講自己的挫敗:願意分享不幸,會讓人感覺貼心。揭開自己的傷疤給對方看,也能讓對方認為你很誠懇,沒有隱瞞,能拉近彼此距離。

 

5. 真心把對方當朋友: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曾說過:「這裡沒有陌生人,只有你還沒認識的朋友。」(There are no strangers here; Only friends you haven't yet met.)只要你樂於分享,願意當一名傾聽者,積極用同理心去交談,不只能相談甚歡,更能夠廣結善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9月中國大事
薄熙來判無期徒刑濟南中院9月22日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做出一審判決,薄熙來被認定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今年7月25日以來,…
中國新舊首富的政治抉擇
2011年度「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Forbes)「中國富豪排行榜」分別於9月初公布。「三一重工」…
年輕的她們,為何迷上歌仔戲?
時下年輕人對歌仔戲的印象,不外乎「俗」、「過時」或「老人看的」。也許兒時看過電視「楊麗花歌仔戲」、路過廟口鑼鼓喧天的野台戲、…
力抗電子書 日人重視「紙文化」
大家都知道,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過,當今世上將造紙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可能要算是日本人了。 在日本,…
醫學博士阮婷憶 以「福來許」重現大稻埕餐飲風華
未及晌午,迪化街尚未從前一日人聲鼎沸的倦怠中甦醒,寧靜間提供了遊客細細品味的閒情。成排的中藥店、南北貨商鋪、濃厚的年味與傳統氣息,…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1. 日本311強震 複合災難驚全球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地方外海發生規模9.0大地震,並且引發最高40.5公尺的海嘯。這是日本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及海嘯…
江湖一點訣
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除了提供經濟來源,還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的幸福感。 工作愉快與否很大部分取決於人際關係的和諧。…
高美館「光」特展 折射政治角力的年代
1919年,日本舉辦首屆「帝國美術展覽會」;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文協)隨即於大稻埕創立。文協創辦人蔣渭水、林獻堂當時為了突破日本統治…